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课程学习 圣经内义问答(问题25-问题26)

圣经内义问答(问题25-问题26)

答:以下内容只是总体上的回应,供参考:

帐幕的核心属灵含义

整体象征

帐幕 = 人的属灵生命结构

•外院:外在行为和初步的属灵认知

•圣所:内在的属灵生活和敬拜

•至圣所:与神最深的联合,心灵的最深处

你的帐幕——个人属灵生命的建造

1. 建造的原则:完全按照神的指示

摩西的榜样:

“要谨慎作这些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25:40)

属灵应用:

•你的帐幕必须按照神的话语(圣经)建造

•不能凭自己的想象或喜好

•每个细节都要顺服神的旨意

实际操作:

日常生活中:

– 读经时问:神要我如何建造我的属灵生命?

– 祷告时求:主啊,按你的样式塑造我

– 行事时想:这符合神的设计吗?

2. 帐幕的结构与你的属灵层次

外院(铜祭坛+洗濯盆)

摩西的帐幕:

•铜祭坛:献祭赎罪

•洗濯盆:洁净礼仪

你的帐幕:

•铜祭坛 = 悔改认罪的生活

每日省察自己的罪

靠基督的宝血得洁净

•洗濯盆 = 神话语的洁净

用神的话洗净心思意念

”你们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弗5:26)

圣所(金灯台+陈设饼桌+香坛)

摩西的帐幕:

•金灯台:照明

•陈设饼:神的供应

•香坛:祷告

你的帐幕:

•金灯台 = 属灵的光照

圣灵的引导和启示

神话语的亮光

•陈设饼 = 属灵的粮食

每日灵修读经

神话语的供应

•香坛 = 祷告生活

不住的祷告

与神的交通

至圣所(约柜+施恩座)

摩西的帐幕:

•约柜:神的同在

•施恩座:神的恩典

你的帐幕:

•约柜 = 心灵的最深处

神居住的地方

完全的顺服和献身

•施恩座 = 与神面对面

最深的属灵经历

完全的合一

建造过程的属灵原则

1. 材料的选择

摩西用的材料:

•金:属天的爱

•银:属灵的智慧

•铜:自然层面的良善

你的帐幕需要:

•用最好的心意献给神

•用纯正的真理建造

•用坚定的信心作根基

2. 工匠的技巧

神赐给比撒列智慧:

“我也以我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能做各样的工。”(出31:3)

你需要:

•求圣灵赐智慧建造属灵生命

•学习属灵的技巧(祷告、读经、默想)

•在各样事上寻求神的指导

与摩西帐幕的属灵关系

1. 同一个设计师

•摩西的帐幕:神亲自设计

•你的帐幕:同一位神在你心中的工作

2. 同一个目的

•摩西的帐幕:让神住在人中间

•你的帐幕:让神住在你心里

3. 同一个过程

•都需要完全按照神的旨意

•都需要精心建造,不能马虎

•都是神与人同在的地方

实践建议

每日建造你的帐幕:

晨祷(外院):

主啊,今天帮助我:

– 在铜祭坛前认罪悔改

– 用你的话语洁净我的心思

日间(圣所):

– 让你的话语成为我脚前的灯

– 以感恩为祭献在你面前

– 不住地与你交通

晚祷(至圣所):

– 安静在你面前

– 让你完全掌管我的心

– 经历与你的深度联合

检验建造的质量:

1.是否按照神的话语?

2.是否有神的同在?

3.是否能荣耀神?

4.是否能服侍他人?

美好的应许

正如神对摩西说:”他们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出25:8),神也要住在你用心建造的属灵帐幕中。

记住:

•建造需要时间,要有耐心

•每个细节都重要,不要忽略

•最终目标是神的同在和荣耀

愿你的属灵帐幕成为神喜悦居住的地方,成为他人的祝福!🙏✨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林前6:19)

答:你的理解方向基本正确:主耶稣(“人子”)作为“安息日的主”,确实揭示安息日的真实成全在祂里面;进入祂就是进入真正的“安息”。不过,为避免误解,还需在经文字义、教会传统与圣经内义三个层面上加以澄清与细化。以下分三部分说明。

一、圣经字义

1. 关键经文

– 马太福音 12:8 / 马可 2:27-28 / 路加 6:5:“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 创世记 2:2-3:神“歇了”。祂创造的工,并赐福第七日。

– 出埃及记 20:8-11;申命记 5:12-15:安息日既与创世完成有关,也与救赎(从埃及奴役得释放)有关。

– 以赛亚书 58:13-14:安息日的“享受耶和华”。

– 马太福音 11:28-29:“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 希伯来书 第 3–4 章:把“进入安息”与信心与顺服连结,指出“另有一安息”为神子民存留。

– 歌罗西书 2:16-17:安息日等都是“影儿”,实体(本体)是基督。

– 约翰福音 19:30:“成了”,与“已完全了”呼应。

2. 字词与结构

– “安息日” 其核心含义:停止、歇息、完成后的安定。

– “主” 表明耶稣对律法之日的解释权与成全权,而非单纯废除。

– 耶稣在马可 2:27 强调:“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 然后紧接“人子是安息日的主”,显示祂乃安息的源头与目的。

3. “进入祂”与“停止自己的做工”

– 圣经所谓“停止自己的工”在希伯来书 4:10 并不是否定一切善行,而是停止那种基于不信、律法主义、靠自我称义的劳苦,转而进入信靠基督与顺服所产生的“安息状态”。

– 你说“人的劳苦、重担、忧愁,进到祂里面,就会得以完全”,可修正为:这些在祂里面得安息、得转化;“完全”属于神恩典成全的过程(成圣),而不是我们经验上的立刻全然无忧。

4. 结论(字义层面)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表示祂:

– 解释与成全创世与救赎意义上的“安息”;

– 自身成为神与人之间终极的安息领域;

– 呼召人以信心与顺服进入祂所完成(已成就)并正在施行(持续应用)之救赎中。

你的理解“祂就是安息”在字义与神学线上是有根基的,但需避免把“停止自己的做工”误读为属灵被动或不再行善;经文强调的是“从自我依凭与劳作的义”转向“在基督里出于信的爱心之工”(加拉太书 5:6)。

二、基督教传统教义

1. 早期教父

– 多将安息日之完成指向基督复活日(主日)与末后的“永恒安息”。

– 奥古斯丁:人心安息在神里(“不安直到安息于你”)——与“进入基督”理念相通。

2. 中世纪与天主教

– 安息日道德层面被转化为“主日”敬拜与神圣休止的原则。真正安息是与神在恩典生活中交通。

– 行善(慈爱之工)不是违背安息,而是与安息协调(参见耶稣医治、行怜悯)。

3. 宗教改革(特别是加尔文、路德)

– 强调“唯独基督”与“因信称义”带来的良心安息;律法对定罪与自义的劳苦在福音里停息。

– 同时强调善行是“在基督里”自然流出的果子,不是废弃行动。

4. 东正教

– “安息”被视为进入“神化”旅程中的平安,在礼仪与祷告中与基督合一。

– 安息不是消极,而是心灵从私欲翻腾转入神同在的“和平”。

5. 加尔文主义与清教徒

– 将“属灵的安息”与“守主日”双重应用:外在分别时间敬拜,内在在基督完成的救赎里得安息。

6. 第七日复临等传统

– 强调安息日继续的创造纪念与救赎记号,但也承认基督为安息核心意义的成全。

7. 系统神学要点

– 基督论:基督是律法与影像(预表)的成全。

– 救恩论:安息关系(称义的平安) + (成圣中越来越多“从自我劳苦转入神的运行”) + (末后完整安息,新天新地)。

– 你的说法可以在此框架中表达为:称义中得地位的安息 + 成圣中学习“停下自我中心的工” + 将来进入完全荣耀的安息。

三、基于圣内义的理解

1. 基本原则

– 圣经(特别是旧约仪文)在内层都指向主(基督)与祂的国度;

– 安息日象征:

a. 主在世时将祂的人性完全神化(神性之人与本体 神性本质的合一)

b. 天国中的“平安”与“善与真之婚”

c. 人在重生过程达到一个阶段,不再被属己(自我,自爱与自智)驱策,而在主的秩序中运作。

2. 相关著作(常见编号,供查阅)

– 《天界的奥秘》(AC)8480-8495(吗哪与安息日:安息象征主的临在与属天状态;自取与留存表示依靠自我 vs. 信靠主)。

– AC 8893(第四诫之内义:安息日在至内义上指主;在对人内层次指“重生时内在与外在的秩序安定”)。

– AC 10356(安息日为“圣”因其代表主的联合与国度和平)。

– 《天国与地狱》284-289(“天堂的平安”是来自主对善与真的主宰;平安是最内的喜乐)。

– 《启示录阐释》(AE)397, 449(安息日及“休息”象征内在平安状态与善真合)。

3. 核心属灵含义整合

–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在瑞学内义中=主在世时使其人性与神性合一之过程的完成,使一切仪文律例(影像)在祂里终止为影,而升华为真实。

– “进入祂”=让自我意志的冲动(自爱、自智)静息,使主的爱与真理在心智结构中排列、主导。

– “停止自己的做工”不是放弃行善,而是“从属己发动之功”转向“从主经由内在良善、出于仁爱之功”。

– 真正的“安息”是一种属灵秩序已建立的状态:善(意志层)与真(理解层)不再冲突,而协调运作,这就是“平安”。

-不与邪恶争战(属灵争战)之前不会进入真正安息;因此安息是一种得胜后安定的内层状态,而非逃避。

4. 针对你的陈述的评估

– “进到祂里面=停止自己的做工”在内义上应表达为:停止从自我爱、功德心或属世骄傲出发的工;却积极允许主借着我们行仁义的工。

– “劳苦重担忧愁得以完全”更精确应说:“被提升与转化,进入平安”;‘完全’是无穷趋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心理经验。

四、容易出现的误差与平衡

1. 误差:将“安息=被动或消极无为”

平衡:圣经与瑞学都指出真正安息中仍有活泼的爱与真理的流出(活的顺服)。

2. 误差:把“成了”误作信徒无需成长

平衡:“成了”(救赎客观完成)与“应用”(主在我们里主观建立秩序)须区分。

3. 误差:把“心理舒适”当作“属灵安息”

平衡:属灵安息是与神秩序一致的深层和平,即便外在有争战或患难。

五、总结回答你的问题

– 可以说:基督就是安息的成全,进入祂便进入真正安息。你的核心把握是对的。

– 需补充:

a. 停止的是自我凭靠、律法主义与自义的劳作,不是仁爱之工。

b. “完全了”指基督救赎与成全律法的客观事实;我们主观进入仍是历程。

c. 传统与瑞学都强调安息之内在含义:神的同在、和平、善真合一。

六、可作的属灵操练(实践建议,三向对应)

– 圣经维度:默想马太 11:28-30 与希伯来书 4 章,将“进入安息”与“今天若听他的话”连结。

– 传统操练:主日或固定时段安排“停止功利性劳作—敬拜—怜悯之工”三合一节奏。

– 瑞学操练:日终省察分辨今日所行之善,是出于求自我功德,还是出于爱主爱邻;用祷告求主“重新排序”内在意念与情感,使之安静受引导。

七、简要一句话整合

“基督为安息日之主”=祂自己就是神创造与救赎目的的完成点;我们借信与爱脱离自我凭靠的劳作,在祂内得着由善与真协调所形成的平安状态,并在活泼的仁义行动中保持这安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