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第四十四章 什么是灵界

《天堂与地狱》第四十四章 什么是灵界

中篇 灵界以及人死后的状态

第四十四章 什么是灵界

421、灵界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或状态。人在去世后,首先会来到这里,并根据其在世时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随后,他将被提升至天堂,或者被投往地狱。

422、灵界位于天堂与地狱之间,是人死后所经历的一种中间状态。之所以称其为“中间地带”,是因为地狱位于其下方,天堂位于其上方;而称其为“中间状态”,则是因为人在灵界期间,既未进入天堂,也未降入地狱。

当一个人处于天堂的状态时,意味着其内心的良善与真理达成结合;而当一个人处于地狱的状态时,则是其内心的邪恶与伪谬形成结合。当良善与真理在某人内心结合时,他便进入天堂,因为这种结合构成了他的内在天堂;反之,当邪恶与伪谬结合时,他便进入地狱,因为这种结合构成了他的内在地狱。

这种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灵界,因为此时人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这种结合的机制类似于理智与意志的结合,或真理与良善的结合。

42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理智与意志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与良善和真理结合之间的相似性,因为这种结合是在灵界中完成的。人类既有理智,也有意志;理智负责接纳并由此构建真理,而意志则接纳并由此构建良善。因此,人所理解并思考的一切被视为真理,而人所愿望并思考的一切则被视为良善。

人可以通过理智进行思考,从而感知何为真理以及何为良善,但只有当这种思考源于意志时,他才真正认同它。当人愿意并按照意志行动时,这种思考便同时存在于理智与意志之中,从而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理智或意志单独存在都不足以定义一个人,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完整地构成人。因此,只有同时存在于理智和意志中的事物,才真正属于个人并被个人所拥有。

424、人之所以能够仅凭理智进行思考而无需同时动用意志,是为了让他有可能被改造。人是通过真理得以改造的,而真理正是理智的领域。因为人天生在意志方面倾向于一切邪恶,因此他不会自发地希望他人比自己过得更好。那些只关心自身利益的人,往往会因他人的不幸而感到愉悦,尤其是当这种不幸能为自己带来好处时。他们渴望将他人的荣耀和财富据为己有,并在此过程中寻求满足。

为了纠正这种自私的意志并对其进行重塑,人被赋予了理解真理的能力,从而能够通过真理来抑制源自意志的邪恶情感。这就是为什么人在尚未重塑之前,能够仅凭理智来思考、表达和实践真理。然而,只有当人变成那种从内心出发愿意并实践这些真理的人时,他才能基于意志来思考它们。

当一个人达到这种状态时,他基于理智的思考就转化为了他的信仰,而基于意志的思考则转化为了他的所爱。因此,在这样的人身上,所信与所爱就如同理智与意志一样紧密结合在一起。

425、因此,理智中的真理与意志中的良善结合得越紧密,人内心就越拥有天堂,因为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构成了天堂。相反,理智中的伪谬与意志中的邪恶结合得越紧密,人内心就越拥有地狱,因为伪谬与邪恶的结合便形成了地狱。而当理智中的真理没有与意志中的良善结合时,人就处于一种中间状态。

现今,几乎每个人都处于这种中间状态。他们知道真理,并通过知识和理智进行思考,但在实践中可能会多多少少遵循这些真理,或者完全不遵循,甚至反其道而行。这取决于他们对邪恶的爱及其所产生的对伪谬的信仰。因此,为了确定一个人最终是归属于天堂还是地狱,他在死后首先进入灵界。在那里,那些将升入天堂的人实现了良善与真理的结合,而那些将被送入地狱的人实现了邪恶与伪谬的结合。

在天堂或地狱中,人不可能持有矛盾的心智,也就是说,理智与意志必须一致。因此,在天堂中,善人意愿良善,并且理解真理;而在地狱中,恶人意愿邪恶,并且理解伪谬。因此,在灵界中,对于善人而言,不符合其良善的伪谬将被剔除,而与其良善相一致的真理将被赋予;而对于恶人而言,与其邪恶不符的真理将被剔除,而与其邪恶相一致的伪谬将被赋予。

426、灵界中人数众多,因为它是所有人初次汇聚的地方。在那里,每个人都将接受审查并为其最终归属做好准备。在灵界的停留时间并无固定期限;有的人刚进入灵界便立即被提升至天堂或被投入地狱;有的人停留数周;有的人则停留数年,但最长不会超过三十年。停留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这取决于个人内在与外在是否相符。至于人在灵界如何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并得到预备,将在后续部分进一步讨论。

427、人们死后,一旦抵达灵界,便会由主明确加以区分:恶人立刻被归入他们在世时因主导之爱而隶属的地狱群体;善人则迅速被归入他们在世时因爱、慈善和信仰而隶属的天堂群体。尽管他们被如此区分,但在灵界中,他们仍可相遇并交谈。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与生前的朋友和亲人交流,尤其是配偶、兄弟姐妹。我曾见证一位父亲与他的六个儿子交谈并认出他们;也见过许多人与他们的亲属和朋友交流。然而,由于他们在世时的心性不同,他们很快便分离了。

那些从灵界上升到天堂或下降到地狱的人,之后便再也不会见面,也无法彼此相识,除非他们拥有相似的心性和相似的爱。他们之所以能在灵界相遇,而在天堂或地狱中却无法相见,是因为灵界中的人会经历与他们在世时相似的状态变化,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但最终,每个人都会被引导到与其主导之爱相一致的固定状态。在这种固定状态中,人们仅能通过爱的相似性彼此认出;正如之前所述(参41-50节),相似性使人结合,而差异性使人分离。

428、灵界不仅在人内心中处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中间状态,其地理位置也同样居中:地狱位于其下方,而天堂则在其上方。所有地狱都被封闭,仅通过岩石般的洞穴、裂隙以及宽阔的裂口向灵界开放。这些出口均受到严密看守,以防任何人未经允许擅自离开。然而,在某些特殊需要的情况下,许可离开是可能的,这一点将在后续部分中进一步说明。天堂则被完全环绕封闭,进入任何天堂群体的唯一通道是一条狭窄的路径,而这条路径的入口也受到严格看守。这些出口和入口在圣经中被称为天堂与地狱的“门”或“门户”。

429、灵界宛如位于群山与岩石之间的山谷,其间不时出现低洼与高地。通往天堂的门通常隐秘,仅向那些已准备好进入天堂的人显现,而对其他人则难以发现。从灵界通向每个天堂群体的入口是独一的,通往入口的道路在上升过程中会分岔成多条路径。地狱的门同样仅对即将进入者显现,一旦开启,便露出深邃而如烟尘般黑暗的洞穴,这些洞穴斜向深处延伸,内部还有更多的门。

从这些洞穴中散发出恶臭与污秽的气味,善灵因厌恶而避之不及,而恶灵却因愉悦而被吸引。这是因为每个人生前所喜爱的恶习,在死后会与其相应的气味相联系。对此,可以将恶灵与那些被尸体或污秽气味吸引的食腐动物相比较,例如乌鸦、狼和猪。我曾听到有人因感受到来自天堂的气息而痛苦地呼喊,这股气息对他而言本应是宁静而愉悦的;而当他感受到来自地狱的气息时,却感到无比的舒适与欣喜。

430、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两扇门:一扇通向地狱,对邪恶与伪谬敞开;另一扇通向天堂,对良善与真理敞开。地狱之门向那些沉溺于邪恶及其衍生伪谬的人开放,但仅通过上方细小的缝隙,微弱的天堂之光才能渗透进来。人正是依靠这道微光,才能思考、推理和交流。而天堂之门则向那些行良善并从中衍生真理的人开放。

通往人理性心智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上层或内在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善与真从主引入;另一条是下层或外在途径,通过这条途径,恶与伪从地狱流入。理性心智位于两条途径的中央,二者皆指向此处。人接纳天堂之光的多寡,决定了其理性的程度;光线越少,其理性程度越低,即使他自认为极其聪明。

这些说明旨在阐明人与天堂及地狱之间的对应关系:人的理性心智在其形成过程中,与灵界相对应;上层对应天堂,下层对应地狱。对于那些即将升入天堂的人而言,上层途径被打开,而下层途径被关闭,这取决于邪恶与伪谬的流入被阻止;而对于那些即将降入地狱的人而言,下层途径被打开,而上层途径被关闭,这取决于良善与真理的流入被拒绝。因此,前者只能向上看,即朝向天堂;后者则只能向下看,即朝向地狱。

向上看即是朝向主,因为主是所有天堂的共同中心;向下看则是背离主,朝向相反的中心,而那里正是所有地狱所指向和倾向的地方(参123-124节)。

431、那些在灵界中的,在前文中被称为“灵”;而那些在天堂中的,则被称为“天使”。

第四十五章 就其内在而言,每个人都是一个灵

432、深思熟虑的人会意识到,身体无法思考,因为它由物质构成;而思考的是灵魂,因为它属于灵性。人的灵魂,即许多人已经探讨过其不朽性的那个部分,就是人的灵。这灵在其所有方面都是不朽的,也是在身体中进行思考的主体,因为它属于灵性,能够接收灵性事物,并以灵性方式生活,即思考和意愿。因此,身体中表现出的所有理性生命都属于灵,而非身体本身。如前所述,身体是物质的,而身体特有的物质部分被添加并几乎像是附着于灵上,目的是让人的灵能够在自然界中生活并发挥作用,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物质的,本身不具生命。

由于物质本身不具生命,只有灵性事物才有生命,因此可以确定,人内在的一切生命力量都源自他的灵,而身体仅仅是灵的工具,完全如同工具服务于驱动它的生命力一样。虽然我们常说工具在行动、移动或敲击,但若相信这是工具本身的作用,而非操作工具之人的作用,那就是一种错觉。

433、在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和感知唯一的源泉是灵,与身体本身无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灵本质上就是人,或者说,从内在本质来看,人即是其灵,并且具有相似的形态。因为在人之内,一切生命和感知的活动都源自其灵,而人体从头到脚的每一部分都充满了生命和感知。由此,当身体与灵分离,即人之死亡时,人依然是完整的个体,并继续存在。我从天堂得知,有些人在临终之后躺在灵柩之上,尽管身体已寒冷,他们依然能够思考,而且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已经离世,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无法移动身体的任何一部分。

434、人类无法思考和意愿,除非有一个作为基础的实质主体,在其中并通过其发生;若认为思想能脱离实质主体而存在,那只是虚无。这可从以下事实得知:人若没有作为视觉主体的器官就无法看见,没有作为听觉主体的器官就无法听见;没有这些器官,视觉和听觉就不存在。同样,思考(内在视觉)和感知(内在听觉)若不存在于并源自于那些作为主体的有机形态实质,就绝不可能存在。

由此可知,人的灵同样具有形态,且是人形,并且当灵与身体分离后,仍能享有感官和感知,如同它在身体中时一样。人所有的眼睛生命、耳朵生命,简言之,所有感官生命,都不属于他的身体,而是属于他的灵,存在于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其最微小的部分中。因此,灵能够像人一样看、听、感觉,但在与身体分离后,它们不再是在自然世界中感知,而是在灵性世界中感知。当灵在身体中时所经历的自然感知,是通过与之相连的物质实现的,但同时它也通过思考和意愿在灵性层面上进行感知。

435、这些论述旨在使理性的人确信:人从本质上看就是灵,而附加在他身上的肉体部分仅是为了在自然和物质世界中发挥功能,身体本身不构成人的本质,只是灵的工具。然而,经验证明往往比理论更有说服力,因为许多人难以理解纯理性的论证,而那些已在相反观点上根深蒂固的人,会通过基于感官错觉的推理将真理转变为疑问。

那些坚持相反观点的人常常这样推理:动物也同样活着和感知,因此它们也必定拥有类似于人的灵性,只是这灵性随着身体一同死亡。但这种比较是错误的,因为动物的灵性本质与人的灵性完全不同。人类拥有一种动物所没有的至内层,神性流入这一层,将人提升到自己那里,并通过它与人结合。正因如此,人能够思考神和天堂与教会的神性事物,并从这些事物中爱神,从而与祂结合。能与神性结合的事物不会被消散,而不能与神性结合的则会消散。

关于人类相较于动物所独有的这一至内层,前面(39节)已经讨论过,这里有必要再次提及,因为重要的是要消除那些因知识不足和理解力未开启而无法对此作出理性判断的人所持有的谬误。以下是那里的原文:

“我想分享一个关于三层天堂中天使的深奥秘密,这是之前没有人思考过的,因为他们没有理解层级的概念(参38节)。每个天使和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至内或最高的层级,这是主的神性首先或最直接流入的地方,并从这一层级指导他们的其他内在层级,这些层级按照次序依次排列。这个至内或最高的层次可以被认为是主进入天使和人的入口,也是主自己在他们当中最真实的居所。

有了这个至内或最高的层级,人才得以成为人,并与野兽区分开来,因为动物没有这样的层级。正因如此,人与动物不同,他的所有的内在层级——心智或灵——都可以被主向着他自己提升,能够信仰主,被主的爱所感动,从而见到主,能从主接收聪明与智慧,并能够基于理性来说话。这也是人能够永生的原因。然而,主在这至内层级的布局和安排,并不会明显地潜入任何天使的感知中,因为这超越了他的思维,并超出了他的智慧。”

436、我通过大量的亲身经验得知,人在其内在本质上确实是灵。如果要详述这些经验,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将会填满无数页纸。我曾以灵的身份与灵交流,也曾以肉身之人的身份与他们交谈。当我以灵的身份与他们交流时,他们完全认为我就是一个灵,并且我像他们一样具有人的形态。这样,我的内在本质在他们面前完全显露,因为当我作为灵与他们交谈时,我的物质身体对他们而言是不可见的。

437、人的内在本质是灵,这一点可以通过以下事实得到证明:当身体与灵分离,也就是人死亡之后,人仍然像以前一样继续存在和生活。为了让我对这一真理深信不疑,我被赐予机会与几乎所有我在他们世间生活时认识的人进行交流。与一些人交谈数小时,与另一些人交谈数周或数月,还有一些人则交谈长达数年。这些经历主要是为了坚固我的信念并使我能够为这一真理作证。

438、值得补充的是,每个人即使在肉身生活期间,其灵已经与灵界的群体相联,尽管他本人并不知晓这一点。善良之人通过灵与天使的群体相连,而邪恶之人则与地狱的群体相连;死后,人也将进入与生前相同的群体。这一真理已多次向那些死后进入灵界的人阐明并展示。

人在世间生活时,由于其思考方式仍属自然层面,因此不会以灵的形态出现在其所属的灵界群体中。然而,那些能够超脱肉体进行思考的人,因为此时是在灵的状态中,有时会在他们所属的群体中显现。一旦显现,他们就会被那里的灵清晰地辨认出来。这些人行走时常沉浸在冥想中,保持沉默,不与他人目光接触,仿佛看不见周围的灵一般。而当任何灵试图与他们交谈时,他们便会立即消失。

439、为了进一步阐明人在其内在本质上是灵的真理,我愿意分享一些亲身经历,描述人与身体暂时分离时所发生的情况,以及一个人的灵被带往另一处地点时的经历过程。

440、关于第一种现象,即从身体中脱离的体验,其过程如下:人被引导进入一种介于睡眠与清醒之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无法感知到自己处于任何非清醒的状态,所有感官都保持着极度的敏锐,如同身体处于最清醒时一样——视觉、听觉皆是如此,更为奇妙的是,触觉在此时比在任何正常清醒状态下都要敏感得多。

在这种状态中,人能够以极其生动的方式看见并听见灵体与天使,更令人惊异的是,还能触摸到他们,而此时身体几乎完全不参与这些感知过程。这正是人们所描述的”从身体中脱离”的状态,此时人不知道自己是处于身体之内还是之外。我个人曾三至四次被引导进入这种状态,目的是让我了解其本质,同时认识到灵体与天使确实拥有所有类型的感觉,正如人的灵在从身体脱离时所具有的那样。

441、关于第二种现象,即被灵带往另一个地方的体验,我通过亲身经历得以了解其本质及发生方式,尽管这样的经历仅有两三次;在此我只想分享这些真实体验。

当我在城市街道和乡间漫步,同时与灵交谈时,我完全不知道自己与平常一样保持着清醒和正常视力,行走时毫无偏差;然而,我同时处于一种特殊的视觉状态中,能够看到树林、河流、宫殿、房屋、人群以及许多其他景象。但在这样行走了数小时后,我突然恢复了正常的身体感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令我极为震惊。

此时我意识到自己曾处于那种被称为”被灵带往另一处”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持续期间,人不会关注自己所走的路程,无论距离有多远;也不会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无论经过了多少小时或天数;更不会感到任何疲劳。在这种状态下,人会被引导沿着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路径,准确无误地到达预定目的地。

442、然而,这两种人的状态——即当人处于其内在,或者说当人在灵里的状态——是极为特殊的。这些状态之所以向我显示,仅仅是为了让我了解它们的本质,因为这些现象在教会中已是众所周知的。

而与灵交谈并如同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相处的能力,则是在我身体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赐予我的,这种能力我已经拥有多年。

443、关于人就其内在本质而言是一个灵这一点,可以从前文(参311-317节)中所阐述和展示的内容得到进一步证实,那里详细讨论了天堂和地狱皆源自人类的道理。

444、当我们说人在其内在本质上是灵,这是指人的思维和意愿的层面,因为正是这些内在要素使人成为人,并决定了一个人的特质——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特定的那个人,正是由于他在这些内在方面的特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