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八章内义2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八章内义2

【2】在犹太教会中献为祭物的雏鸽和斑鸠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可从描述这方面的经文看出(利未记1:14-17;5:7-10;12:6,8;14:21,22;15:14;29,30;民数记6:10,11;路加福音2:22-24)。这些象征的意义并非显而易见,只有深入理解它们不可能仅仅是无意义的象征才能领会其真谛。如果它们没有内在的意义,那么这些仪式便成了空洞无物,失去了其神圣的本质。教会的外在形式或许无生命,但其内在却是生动活泼的,这种生命力源自于主的赋予。

【3】“鸽子”在总体上象征对信仰的理解,可从先知书中看出:

以法莲好像鸽子愚蠢无知,他们求告埃及,投奔亚述。(何西阿书7:11)

他们必如雀鸟从埃及急速而来,又如鸽子从亚述地来到。(何西阿书11:11)

在这些话中,“以法莲”象征聪明,“埃及”象征知识,“亚述”象征理性,“鸽子”象征关于对信仰的理解内容;那里讨论的也是属灵教会的重生。还有:

耶和华啊,不要将你斑鸠(与鸽子同一词)的性命交给野兽。(诗篇74:19)

“野兽”在此象征那些没有仁义的人,“斑鸠的性命”象征信仰的生活。

可参阅前文对鸟类的说明(参40,776,777,778节),它们用来代表与理解相关的事物。温顺、美丽、洁净、有用的鸟代表对真理和良善的理解;凶猛、丑陋、不洁、无用的鸟代表相反的内容,即伪谬,例如乌鸦,它在这里与鸽子形成鲜明对比。

871、“他从自己那里放出一只鸽子去,要看看”象征对信仰的真理和良善的接受状态;这一点可以从事情的连贯性中清楚地看出,也可以从接下来的部分看出,其中讨论了这个人在受试探后经历重生的三个状态,这些状态通过他三次放出鸽子来象征性表示。这里的描述直接与探索相关,因为他放出鸽子是“要看看”,紧接着是“水退了没有”,意即是否仍有大量的伪谬,从而无法接受信仰中的真理和良善。但在主那里没有探索,因为他知道一切;因此,在内在意义上,这不象征探索,而是一种状态;这里是指第一个状态,即伪谬仍然阻碍,这通过“水退了没有”的表述来象征。

872、“土地的表面”象征该教会之人里面的事物,而之所以称之为“土地”,是因为当人成为教会时的第一个阶段,这一点从“土地”的象征意义中可以明确看出,前文已有所提及,即教会中的人,在被称为“土地”时,是因为可以在其内播种信仰的良善和真理;在此之前被称为“地”。就像在创世记的第一章中,在人成为属天之前,他被称为“地”;但在成为属天之后,在第二章中,他被称为“土地”和“田地”,在本章中也是如此。仅从“地”和“土地”这两个词就可以看出,在内在意义上它们分别代表什么,这不仅适用于此处,也适用于圣经的其他部分。广义上,“土地”象征着教会,因为它代表教会,所以也象征教会中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构成教会的一部分,正如之前所提到的。

873、第九节 鸽子找不着脚掌停息的地方,就回到方舟他那里,因为遍地的表面上都是水。他就伸出手,接住它,带它进到方舟他自己那里。

“鸽子找不着脚掌停息的地方”象征信仰的良善与真理还不能扎根;“就回到方舟他那里”象征良善和真理在他那里显得好像是信仰的良善和真理;“因为遍地的表面上都是水”象征伪谬依然泛滥;“他就伸出手”象征他自己的力量;“接住它,带它进到方舟他自己那里”象征性表示凭自身力量去实践良善和思考真理。

874、此处描述试探过后该教会之人被重生的第一个状态,这个状态是所有被重生者共有的经历,他们认为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善行和思考真理。由于他们处于极度的无知中,连主也允许他们持有这种看法。但是只要他们在这种观念下做出的所有良善和思考的一切真理,不是信仰的良善和真理;因为任何人自己产生的东西,不能是善的,因为它源于自己,这是一个不纯净和极污秽的源头。从这样一个不纯净且极其污秽的源头,无法产生善,因为他总是在思考自己的功绩,总是自以为义。某些人甚至更为极端,对他人表现出轻蔑,就像主在《路加福音》(18:9-14)中所教导的那样;而其他人则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自我的欲望掺杂其中,使其外表看起来像是善,但内在却是肮脏的。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人所实践的良善,并不能算作信仰之善。当谈及他们所思考的真理时,情况也是如此。即便他们的思考非常真实,只要它源于自我,那么尽管它本身属于信仰的真理,但却不包含信仰的良善。要使一个真理成为信仰的真理,它必须含有由主赋予的信仰的良善,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良善与真理。

875、“鸽子找不着脚掌停息的地方”象征信仰的良善与真理还不能扎根;这一解释源于“鸽子”象征着信仰的真理,而“脚掌停息”象征着生根。良善和真理之所以未能生根,其原因在后文中有所说明,即伪谬仍然泛滥。然而,要充分理解这一过程,就必须了解属灵人的重生是如何进行的。

【2】对于这个人而言,从主的话语或由此衍生的教义中得到的信仰认知,这些教义是古教会从上古教会所获得的启示,需要被植入他的记忆,并据此培养他的理性思维。然而,只要那里有伪谬泛滥,信仰的真理即使被播种,也无法深入生根;它们仅仅留在表层或记忆中。只有当伪谬被驱散,不再显现,如前所述,土地才会变得适合真理的生长。

【3】在这个人心中,“土地”是在他的理性思维里被准备的。当这一“土地”准备就绪时,主就会在其中注入仁义之善,进而形成良心。人便通过这良心行事,即通过它,主作用于信仰的善与真。因此,主将这个人的理智与其意志分开,使它们永不相合。如果这两者相合,人将无法避免永远的灭亡。

【4】在上古教会中,人的意志与理智是结合的,正如属天的天使那样。然而,在古教会中,人的意志与理智并不结合,同样在属灵人中也是如此。尽管看似他所行的仁义之善出自他自己的意志,实际上这只是表象和错觉。他所有的仁义善行实际上全是主的作为,不是通过意志,而是通过良心来实现的。如果主即使稍微放松,让人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那么他会以仇恨、报复和残忍代替良善。

【5】属灵人在思考和表达真理时,情况也是如此。除非他们的思考和表达基于良心,因此来自主的良善,否则他们将无法以其他方式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真理,而只会像那些伪装成光明天使的恶魔一般。这一点在来生中非常清晰。由此可以理解,重生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属灵人的重生是什么意义;也就是说,通过主在其理智部分所形成的良心,实现理智和意志部分的分离。由此产生的行为,虽然看似出自个人的意志,实则源自主。

876、“就回到方舟他那里”象征良善和真理在他那里显得好像是信仰的良善和真理,这可从之前所说和接下来的内容看出。就内义而言,“回到方舟”并不意味着得自由,“放出鸽子去,鸽子就不再回来了”才是得自由,正如随后的内容所说明的那样。例如,在第12节提到,“他放出鸽子,它就不再回到他那里了”;以及第15和16节提到的,他还被吩咐“出方舟”;并且在第18节,他“出来了”。当他还在方舟之中时,表示他被重生之前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他被邪恶和伪谬包围,就像被洪水淹没一样。因此,“就回到方舟他那里”意味着通过“鸽子”所理解的良善与真理再次回到他身边。任何人认为自己所行的善,都会回到他自己身上,因为这与他自己有关。不管是为了在世人面前表现,还是在天使面前,或是为了上天堂,或是为了在天堂中为大。尽管这些想法在外在形式上看似信仰的良善与真理,但实际上它们植根于每个人的自我以及由此产生的每一观念。信仰的良善与真理是从内在流露出来的,即由主通过人的内在所注入的良善与真理。当行为源自人的自我或出于功利时,内心则是污秽的,而外表看起来却完全干净,就像外表美丽但内心腐朽的妓女。或者像古实人的黝黑被白色的外衣包裹,更确切地说,就像被白衣裹身的埃及木乃伊。

877、“因为遍地的表面上都是水”象征伪谬依然泛滥,从洪流之“水”象征伪谬可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正如之前已经充分阐述的那样;从这些词本身所表明的意义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878、“他就伸出手”象征他自己的力量;“接住它,带它进到方舟他自己那里”象征性表示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践良善和思考真理,这可以从“手”的象征意义中明确,即它代表力量,这里是指他自己的力量。“他就伸出手,接住它,带它进到方舟他自己那里”,将通过“鸽子”理解的真理应用于自身并归给自己。“手”用来象征力量、权能以及由此而来的信心,这一点在多处经文中得到体现。例如:

我必罚亚述王自大的心和他高傲眼目的荣耀……因为他说:我所成就的事是靠我手的能力和我的智慧,我本有聪明。(以赛亚书10:12,13)

此处的“手”明显象征他自己的力量,他将所作之事归因于此,这正是他受罚的原因。

【2】在同一先知书中还说:

摩押人必在其中伸开手,好像洑水的伸开手洑水一样,但耶和华必使他的骄傲和他手所行的诡计一并败落。(以赛亚书25:11)

“手”象征人自己的力量,自视高于他人,傲慢自大。还有:

所以其中的居民因手短而惊惶羞愧。(以赛亚书37:27)

“手短”象征没有力量。还有:

泥土岂可对抟弄他的说:“你做什么呢?所做的物岂可说:你没有手呢?”(以赛亚书45:9)

“没有手”象征没有能力。在《以西结书》中写道:

君要悲哀,王要披凄凉为衣,国民的手都发颤。(以西结书7:27)

“手”象征力量。在《弥迦书》中还说:

祸哉,那些在床上图谋罪孽,造作奸恶的,他们在早晨的光明中行事,因为他们的手代替了神。(弥迦书2:1)

“手”象征自己的力量,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神那样信赖这力量。在《撒迦利亚书》中说:

无用的牧人丢弃羊群有祸了;刀必临到他的膀臂和右眼上;他的膀臂必全然枯干,他的右眼也必昏暗失明。(撒迦利亚书11:17)

【3】因为“手”象征力量,所以人的邪恶与伪谬在圣经各处被称为他们“手所做的”。邪恶来自意志中的自我,伪谬来自理智中的自我(参39,41,141,150,154,210和215节)。因为“手”一般象征力量,所以在圣经中也经常用于耶和华或主,在那些地方,“手”的内在意义是全能。如在《以赛亚书》中写道:

耶和华啊,你的手高举。(以赛亚书26:11)

“手”象征神性的力量。在同一卷书还说:

耶和华一伸手……都一同灭亡。(以赛亚书31:3)

同样象征神性的力量。还有:

我手的工作,你们可以吩咐我……我亲手铺张诸天,天上万象也是我所命定的。(以赛亚书 45:11,12)

这里的“手”象征神性的力量;圣经中经常称呼被重生之人为“耶和华手的工作”。还有:

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以赛亚书48:13)

这里的“手”和“右手”象征全能。

【4】在同一卷书写道:

我的手岂是缩短,不能救赎吗?我岂无拯救之力吗?(以赛亚书 50:2)

这里的“手”象征神性的力量。在《耶利米书》中写道:

你曾用神迹奇事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领你的百姓以色列出了埃及。(耶利米书 32:17,21)

这代表神性的力量;第17节用“大能”,第21节用“手”。经上常说以“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带以色列出埃及(申命记4:34;5:15;7:19;26:8;诗篇136:11,12)。在《以西结书》中写道:

主耶和华如此说:当日我拣选以色列,向雅各家的后裔举手,在埃及地将自己向他们显现……我向他们举手,必领他们出埃及地。(以西结书20:5,6,23)

在摩西五经中写道:

以色列人看见耶和华向埃及人所施展的大能的手。(出埃及记14:31)

【5】从上述经文可明显看出“手”象征力量。“手”的如此象征意义,以至于手成为力量的代表,从埃及所施行的诸多神迹中可看出,那时摩西被吩咐伸出他的杖或他的手,事情就得以成就。例如,摩西伸手,埃及落冰雹(出埃及记9:22);摩西伸手,埃及地黑暗(出埃及记10:21,22); 摩西向海伸手,海水分开,成了干地;他再伸手,海水仍旧复原(出埃及记14:21,27)。 理智健全的任何人都不会相信摩西的手或手中的杖有如此能力,而是因为“举手”或“伸手”象征神性的能力,这成为犹太教会中的一个代表。

【6】约书亚伸出他手里的短枪也代表这个意义:

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你向艾城伸出手里的短枪,因为我要将城交在你手里;约书亚就向城伸出手里的短枪,约书亚没有收回手里所伸出来的短枪,直到把艾城的一切居民尽行杀灭。(约书亚记8:18,26)

由此还可看出那些形成犹太教会外在仪式的那些代表性的动作和事物是怎么回事。对圣经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圣经外在意义的细节就是主和他国度的代表,正如此处的“伸手”以及类似的一切事。当心智只是锁定在文字意义的具体历史事件时,代表和象征的事物就不会显明。

由此还可看出犹太人已远离对圣经以及教会仪式的理解,因为他们认定一切敬拜只在于外在的形式,甚至将能力归因于摩西的杖和约书亚的短枪,但事实上这些东西的能力跟一根木头没分别。是因为这些物件代表主的全能,当他们抻出手或杖时,在天上就是如此理解,于是神迹奇事就发生了。正因如此,当摩西在山顶举起手,约书亚就得胜;当他把手放下,约书亚就败;于是他们扶稳他的手(出埃及记17:9-13)。

【7】因此,为了力量的传递,按手在那些被祝圣之人身上,例如百姓按手在利未人头上(民数记8:9,10,12);当约书亚取代摩西的位置时,摩西按手在约书亚头上(民数记27:18,23)。这也是如今的就任圣职和祝福等仪式中有按手这一动作的起源。

从乌撒和耶罗波安的故事可进一步看出“手”象征和代表能力。关于乌撒,经上说乌撒伸向神的约柜,扶住它,为此而死(撒母耳记下6:6,7)。约柜代表主,因而代表一切神圣和属天的事物。乌撒伸向神的约柜代表人自己的力量,或者代表人的自我。因为人的自我是亵渎的,所以“手”这个字并未在原文中出现(不过可以理解他所伸出的是手),免得被众天使理解为这亵渎的事物已接触神圣的事物。因为乌撒这么做了,所以他死了。

【8】 关于耶罗波安,经上说:

耶罗波安王听见神人向伯特利的坛所呼叫的话,就从坛上伸手,说:拿住他吧。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王对神人说:请你为我祷告,求耶和华你神的恩典使我的手复原。于是神人祈祷耶和华,王的手就复了原,仍如寻常一样。(列王纪上13:4-6)

此处的“伸手”同样象征人自己的力量,或者象征他的自我(这个是亵渎的)。伸手要拿住神人代表人的自我想要冒犯神圣的事物,因此所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过,因为耶罗波安是偶像崇拜者,所以他还犯不了亵渎之恶,他的手才得以复原。

“手”象征和代表力量,还可从灵界的代表性事物看出。在那里有时会显现出一只手,一只裸露的手臂,足有力量粉碎一个人的骨头,碾尽其中的骨髓,引发的恐惧足以让心消化。事实上,它真的拥有这样的力量。

879、第十节、第十一节 他又等了七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看哪,在它嘴里有一片刚摘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水从地上退了。

“他又等了七天”象征重生的第二个状态的开始;“七天”象征神圣,特别是在讨论仁义的情境中;“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象征对信仰的真理和良善的接受状态;“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象征一点点开始显现;“晚上”在此是指早晨之前的黎明;“看哪,在它嘴里有一片刚摘下来的橄榄叶子”象征有一些信仰的真理;“叶子”是真理;“橄榄”是仁义的良善;“刚摘下来”由仁义之善而来的信仰真理;“在嘴里”是让它显现;“挪亚就知道水从地上退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形成阻碍的伪谬不再像以前那样多。

880、“他又等了七天”象征重生的第二个状态的开始,这可以理解为,该状态是连接第一个状态(第8-9节)和第二个状态(第10-11节)的中间状态。为了维持叙事的连贯性,被描述为“他又等”。关于重生的第二个状态的特点,可以从对第一状态的描述中部分理解。第一状态的特征是,由于伪谬的阻碍,信仰的真理还未能扎根。只有当人开始接受并相信真理时,信仰的真理才真正开始生根。在此之前,人们从圣经中听到的教诲,仅仅是种子的播种。但真正的生根过程不会开始,直到人承认并接受仁义之善。信仰的真理是因仁义之善而生根。这一过程就像种子被撒入土壤,在冬天或土壤冷冻时,种子虽然存在,但并不生根。只有当春天的阳光开始温暖土壤时,种子才开始在其内部生根,并进一步扩展到土壤中。灵性的种子也是如此,它不会生根,直到被仁义之善激发,然后才开始在内部生根并展开生长。

【2】人有三个层级,它们相互关联并融合在一起,分别是自然层级、属灵层级和属天层级。自然层级只从属灵层级获得生命,属灵层级只从属天层级获得生命,而属天层级仅从主获得生命,主即是生命本身。为了深入理解,自然层级可以被视为一个接受容器,用于接收属灵层级;属灵层级则是接收属天层级的容器。因此,生命通过属天层级从主流入。这就是生命的流入方式。属天层级包含信仰中的所有良善,而对属灵人来说,它是仁义的良善。属灵层级是真理,而真理只有在包含信仰的良善或仁义的良善时,才成为信仰的真理,这其中包含了来自主的生命。为了更明确了解其运作方式,人的自然层级是实践仁义的行为,不论是通过手还是口,即通过身体器官;但这本身是死的,除非在行为中有来自属灵层级的作用,而属灵层级也不是活的,除非有来自属天层级的,属天层级的生命又是来自主;因此而称行为是善行,除主之外再无良善。

【3】正因为情况确实如此,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在所有仁义的行为中,行为本身只是一种物质形式,但其生命则来自于行为中的信仰真理。此外,信仰中的真理本身也只是一种无生命的存在,除非它被信仰的良善赋予了生命;而信仰的良善只有当它来源于主时才真正有生命,因为主是良善本身和生命本身。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属天的天使不愿意谈论信仰,更不愿提及行为(参202节),因为他们将信仰和行为都看作是爱的延伸,将信仰视为爱的一部分,而将信仰中的行为视为爱的体现,从而对他们来说,行为和信仰都消失了,只留下爱和由爱所生的良善,而主就存在于这爱之中。这些天使由于具有如此属天的观念,因此与被称为属灵的天使有所不同;他们的思考和交流方式比属灵天使更为深奥和难以理解。

881、“七天”象征神圣,特别是在讨论仁义的情境中,这可以从“七”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中清晰地看出(参395和716节)。在这里,同样地,“七”的使用是为了保持故事的历史连贯性。在内在意义上,“七”和“七天”只是为这第二个状态增添了一种神圣性,这种神圣性源自属天层面,即源自仁义。

882、“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象征对信仰的真理和良善的接受状态,这可以从前文第8节的类似表述中理解。但在那里有所不同,那里的描述是“他从自己那里放出鸽子”,这是因为当时他自行实践真理和良善,或者认为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这些,这就是所说的“从自己那里”。

883、“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象征一点点开始显现;“晚上”在此是指早晨之前的黎明;从第8节已经说过的,以及从这里被称为“晚上”的事实,这种类似的方式就清楚了。关于“晚上”的象征意义,请参阅创世记第1章中六次提及“有晚上,有早晨”的说明。“晚上”是重生的一个状态,特别是处于模糊不清或仅有一丝光明开始显现时;接下来的第13节通过“他撤去方舟的盖观看”来描述早晨。因为“晚上”意味着黎明前的暮色,所以犹太教会中多次提到晚上。这也是安息日和节期从晚上开始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何亚伦被命令从晚上开始点燃圣灯的原因(出埃及记27:21)。

884、“看哪,在它嘴里有一片刚摘下来的橄榄叶子”象征有一些信仰的真理;“叶子”是真理;“橄榄”是仁义的良善;“刚摘下来”由仁义之善而来的信仰真理;“在嘴里”是让它显现,这些意义可从“橄榄”的含义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而从这些文字本身也可以清楚看出。至于只有“一点点”,因为只是一片叶子而已。

885、“叶子”象征真理,从圣经各处明显看出,在那里将人比作树或实际地称为“树”。在这种情况下,“果子”象征由仁义产生的良善,而“叶子”则象征由此产生的真理,因为它们确实就像果子和树叶。正如在《以西结书》中说:

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树木,可作食物,叶子不枯干,果子不断,每月必结新果子,因为这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树上的果子必作食物、叶子可以治病。(以西结书47:12,启示录22:1)

这里的树代表教会成员,主的国度在他们心中;果子代表源于仁爱和仁义的良善;叶子代表源于良善的真理,用于人的教导和重生,因此叶子被说成“可以治病”。在同一卷先知书还说:

岂不拔出它的根来,摘光它的果子,使它枯干,连长出的嫩叶都枯萎了吗?(以西结书17:9)

这里所论的是葡萄树,也就是教会;当它被荒废了,它的良善或“果子”和它的真理或“长出的嫩叶”因此枯萎了。

【2】在《耶利米书》中写道:

倚靠耶和华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一无挂虑;并且结果不止。(耶利米书17:7,8)

青翠的叶子代表信仰的真理,因而代表由仁义生发的信仰。诗篇1:3也表达了这层意义。在同一位先知书中说:

葡萄树上必没有葡萄,无花果树上没有果子,叶子也必枯干。(耶利米书8:13)

葡萄树上的葡萄代表属灵层面的良善;无花果树上的无花果代表自然层面的良善;叶子代表真理,也相应地衰落了。在《以赛亚书》(74:4)中有类似的表达。

另外,耶稣看见的“无花果树”也代表类似的意义,当他在其中什么都没找到时,树就枯干了(马太福音21:20;马可福音11:13,14)。犹太教会在那时的情形就是“无花果树”意义的体现;在该教会中,不再有任何自然层面的善,唯一存留在他们当中的就是所谓的“叶子”,也就是与信仰相关的教义或真理。一个已荒废的教会就是知道真理但又不愿理解。那些声称知道信仰的真理却没有仁义之善的人,只是“无花果树的叶子”,并且会枯萎。

886、至于“橄榄”象征仁义的良善,可从“橄榄”和“油”在圣经中的意义看出。橄榄油除了用于香料,还用于膏抹祭司和君王(出埃及记30:24),也用于灯油(出埃及记27:20)。橄榄油用于膏抹和点灯的原因在于它代表属天层面的事物,因此代表所有关于仁爱与仁义的良善。油本质上是树的精华,就像树的灵魂一样,正如属天的事物或关于仁爱和仁义的良善是信仰的本质或灵魂;由此产生了它的象征意义。“油”象征属天层面的事物,或关于仁爱和仁义的良善,可以通过多处圣经证实。这里提到了橄榄,只需引用一些与橄榄相关的经文,例如在《耶利米书》中写道:

耶和华给你起名叫青橄榄树,又华美又结好果子。(耶利米书11:16)

此处所说的名字是给上古教会或属天教会起的名,它是犹太教会的基准。因此犹太教会的一切代表和象征都指向属天的事物,并通过属天的事物指向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