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道》第十六章 圣餐

《天道》第十六章 圣餐

第十六章 圣餐

210# 圣餐由主所设立,其目的在于通过圣餐使教会与天堂结合,从而与主结合。因此,圣餐是最神圣的敬拜形式。

211# 然而,那些对圣言的内义或灵义一无所知的人,无法理解通过圣餐如何实现结合,因为他们的思想局限于外在意义,即字义。从圣言的内义或灵义中可以得知,“身体”和“血”象征什么,“饼”和“酒”象征什么,以及“吃”象征什么。

212# 在这个意义上,主的“身体”或“肉”象征仁爱之善,“饼”也是如此;主的“血”象征信仰之善,“酒”也是如此;而“吃”象征归属与结合。天使与领受圣餐的人同在时,只会以灵性的方式理解这些事物,因为他们以灵性的方式感知一切。因此,仁爱的神圣与信仰的神圣通过天使流入领圣餐的人,从而通过天堂从主流入,由此实现结合。

213# 由此可见,当人领受饼(即“身体”)时,是通过从主而来的对主之爱的良善与主结合;当人领受酒(即“血”)时,是通过从主而来的对主之信仰的良善与主结合。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圣餐与主的结合,结合仅发生在那些拥有从主而来的对主之爱与信仰之良善的人身上。对于这些人来说,圣餐带来的是结合;而对于其他人来说,仅仅是主的临在,而不是结合。

214# 此外,圣餐包含并总结了以色列教会所设立的一切神圣敬拜形式。因为该教会的敬拜主要体现在燔祭和祭献中,而这些祭礼被统称为“饼”,因此圣餐也成为其圆满的完成。

如果不了解圣餐中每一元素的象征意义,就无法理解圣餐所包含的内容。由于这些元素对应属灵事物,因此需要说明“身体”和“肉”象征什么,“饼”象征什么,“酒”象征什么,“吃”和“喝”象征什么;同时还需要解释以色列教会敬拜的核心——祭献为何被称为“饼”。

215# (摘自《天堂的奥秘》) 关于圣餐。

“宴席”和“晚餐”象征通过爱而产生的结合(3596,3832,4745,5161,7996)。“逾越节的晚餐”象征天堂中的结合(7836,7997,8001)。“无酵节”或“逾越节”象征主带来的从定罪中的解脱(7093,7867,9286-9292,10655);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它象征对主成为人性荣耀的纪念,因为正是通过这一荣耀实现了解脱(10655)。

216# 关于身体和肉体。

主的“肉(体)”象征祂神性之爱中的神性良善,这正是祂的神性人性(3813,7850,9127,10283)。“身体”也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2343,2359,3735,6135)。 “肉(体)”一般象征人的意志部分,也就是人的自我本性,而从自身来看,这本性是邪恶的;但当被主赋予生命时,它就象征良善(148,149,780,999,3813,8409,10283)。因此,在圣言中,“肉(体)”象征整个人类或每一个人(574,1050,10283)。

这里以及后续内容中所提到的象征意义,皆源于事物的对应关系;因为任何与某物对应的事物,便象征该物(2890,2896,2971,2179,2987,2989,3002,3225)。 圣言完全是通过对应关系写成的,因此具有其内在或灵性的意义;而没有对应关系的知识,就无法理解圣言的内在意义,甚至难以明白它的存在(3131,3472-3485,8615,10657,10687)。 因此,通过圣言,天堂与教会中的人得以结合(10687)。 (关于这些内容的更多细节,请参阅《天堂与地狱》303-310节,其中论述了通过圣言实现的天堂与教会之人的结合。)

217# 主的“血”象征从祂神性之爱中的神性良善所流出的神性真理(4735,4978,6978,7317,7326,7846,7850,7877,9127,9393,10026,10033,10152,10204,10210)。洒在祭坛四周和基座上的“血”象征主内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结合(10047)。“葡萄汁的血”象征从仁义之善产生的信仰之真(6378),而“葡萄”和“葡萄串”象征属灵之善,即仁义之善(5117)。此外,“流血”象征对神性真理施加暴力(374,1005,4735,5476,9127)。主肋旁流出的“血和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9127),而主通过“祂的血”救赎人类的含义则在深层意义上揭示了祂神性之爱的伟大工作(10152)。

218# 关于饼。

在提到上帝时,“饼”象征上帝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以及食用者的回应(《创世记》2165,2177,3478,3735,3813,4211,4217,4735,4976,9323,9545)。“饼”包含并象征所有食物(2165,6118),而“食物”则象征一切滋养人灵性生命的东西(4976,5147,5915,6277,8418)。因此,“饼”象征所有属天和属灵的食物(276,680,2165,2177,3478,6118,8410),正如《马太福音》第四章第四节中主所言:“凡从上帝口中所出的。”

“饼”一般象征爱的良善(2165,2177,10686),类似于制作饼的“麦子”(3941,7605)。在圣言中提到“饼和水”时,象征爱的良善和信仰的真理(9323)。在古教会中,掰饼代表相互的爱(5405)。

灵性的食物是知识、聪明和聪慧,因此是良善和真理,因为这些源于前者(3114,4459,4792,5147,5293,5340,5342,5410,5426,5576,5582,5588,5655,8562,9003),并且滋养心灵(4459,5293,5576,6277,8418)。通过食物的滋养,象征灵性上的滋养,以及来自上帝的良善和真理的流入(4976,5915,6277)。

帐幕中的桌上“饼”象征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3478,9545)。祭祀中的“供物”,如饼和薄饼,象征从爱的良善而来的敬拜(4581,10079,10137)。各种“供物”在具体上有不同的象征意义(7978,9992-9994,10079)。古人提到“饼”时,通常指所有食物(参《创世记》43:16,31;《出埃及记》18:12;《士师记》13:15,16;《撒母耳记上》14:28,29;20:24,27;《撒母耳记下》9:7,10;《列王记上》4:22,23;《列王记下》25:29)。

219# 关于酒。

“酒”在提到上帝时,象征从上帝神性良善中流出的神性真理,与“血”具有相似的意义(《创世记》1071,1798,6377)。“酒”一般象征仁义的良善(6377)。“新酒”象征自然层面中来源于良善的真理(3580)。“酒”被称为“葡萄的血”(6378)。“葡萄园”象征教会在真理方面的状态(3220,9139)。

在献祭中,“奠祭”(即酒)象征属灵的良善,也就是神圣的真理(1072)。主是唯一的圣者,因此一切神圣都来自于主(9229,9680,10359,10360)。从主流出的神性真理在圣言中被称为“圣”(6788,8302,9229,9820,10361)。

220# 关于吃与喝。

“吃”象征通过仁爱与仁义使某物归于己有并与之结合(2187,2343,3168,3513,5643)。因此,“吃”也象征联合(8001)。“吃”用于象征良善的归属与结合,而“喝”则象征真理的归属与结合(3168,3513,3832,9412)。例如,“在主的国里吃喝”象征属灵意义上的结合与分享(3832)。因此,在圣言中,“饥饿”与“干渴”象征出于情感对良善与真理的渴求(4958,10227)。天使理解这些内容时,仅根据内在或属灵意义,因为他们身处灵性的世界(10521)。因此,当教会中的人以圣洁的态度领受圣餐时,天上的神圣会流入其中(6789)。由此,人与主之间形成结合(10519,3464,3735,5915,10521,10522)。

221# 关于献祭。

“燔祭”和“祭物”象征一切源于爱之良善与信仰真理的敬拜(923,6905,8680,8936,10042)。它们象征教会内在的神性属天事物,这些事物构成了敬拜的基础(2180,2805,2807,2830,3519)。根据敬拜的不同形式,这些象征具有变化和差异(2805,6905,8936)。

因此,存在多种类型的献祭、不同的献祭过程,以及不同种类的动物作为祭品(2830,9391,9990)。这些献祭在总体上象征的内容,可以通过内在意义逐一解析而得出(10042)。献祭的动物各自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10042)。献祭的仪式与过程包含了天堂的奥秘(10057)。

总体而言,这些献祭包含了主神性之人性得荣耀的奥秘;在对应的意义上,它们也揭示了人从邪恶与伪谬中被重生与洁净的奥秘。因此,不同的献祭形式用于各种罪过、过犯与洁净的目的(9990,10022,10042,10053,10057)。

“按手于献祭的动物”象征某种归属与转移(10023)。在燔祭中,“将动物的下部放置于上部之下”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10051)。“素祭”,即同时焚烧的供物,也有其特殊意义。“奠祭”则象征其他属灵内容(4581,10137)。“盐”,作为献祭的一部分,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10300)。

“祭坛”及其所有部分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921,2777,2784,2811,2812,4489,4541,8935,8940,9388,9389,9714,9726,9963,9964,10028,10123,10151,10242,10245,10344)。“祭坛的火”象征某种神圣的属天之爱(934,6314,6832)。“吃圣物”象征与神圣之物的结合(2187,8682)。

需要注意的是,献祭并非被直接命令,而是作为一种许可,真正被要求的是仁义与信仰(922,2180)。献祭之所以被许可,有其原因(2180,2818)。

燔祭与献祭,包括用羔羊、山羊、公羊、小山羊、公山羊、小牛与公牛进行的祭献,在整体上被称为“耶和华的火祭之粮”,如以下经文所示:

祭司要在坛上焚烧,这是耶和华火祭的粮。(《利未记》3:11,16)

亚伦的子孙要归于他们的神为圣,不可亵渎他们神的名,因为他们献耶和华的火祭,就是他们神的粮……你要使他成为圣,因为他献你神的粮……亚伦的后裔中,凡有残疾的,不可近前献耶和华的粮。(《利未记》21:6,8,17,21)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我的供物,我献给耶和华的粮,就是献给耶和华馨香火祭,你们要按日期献给我。(《民数记》28:2)

凡摸不洁之物的,不可吃圣物,直到用水洗净身体……然后可以吃圣物,因为这是他的粮。(《利未记》22:6,7)

你们将污秽的粮献在我的坛上。(《玛拉基书》1:7)

因此,如前文所述(214节),圣餐包含并总结了以色列教会中所有神圣的敬拜形式,因为该教会的敬拜主要以燔祭与献祭为中心,而这些被统称为“粮”。因此,圣餐是这些敬拜的补充与完成。由此可以理解《约翰福音》中“粮”的意义: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不是摩西赐给你们从天上来的粮,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信我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粮……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约翰福音》6:31-35,47-51)

由此可见,“粮”象征一切从主而来的良善,因为主本身就在他的良善之中。因此,圣餐中的“饼与酒”象征一切源于爱与信仰的敬拜。

222# 摘录自《天堂的奥秘》第9127节:

不了解圣经内在或属灵意义的人,通常会认为圣言中提到的“肉”和“血”仅指物质层面的肉体和血液。然而,在圣经的内在或属灵意义中,并非讨论身体的生命,而是讨论灵魂的生命,即人永恒的灵性生命。圣言在字面意义中,通过描述身体生命的事物(如“肉”和“血”),来描绘灵魂的生命。

因为人类的灵性生命由爱之良善和信仰真理所维系,所以在圣言内在意义中,“肉”象征爱的良善,“血”象征信仰的真理。在天堂中,“肉”和“血”也具有这一象征意义。同样,“饼”和“酒”也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因为“饼”象征爱的良善,“酒”象征信仰的真理。然而,那些不具备灵性理解的人难以领会这些意义。因此,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只需相信圣餐和圣言具有神圣性,因为它们出自主(耶和华)。即便他们不明白其中的神圣性所在,那些具有某种内在感知能力的人可以思考以下问题:在这些经文中,“肉”是否真的指肉,“血”是否真的指血?

我又看见一位天使站在日头中;他向天空所飞的鸟大声喊着说:‘你们聚集来赴神的大筵席,可以吃君王的肉、将军的肉、勇士的肉、马和骑马者的肉,并一切自主的、为奴之人的肉,就是大小人的肉。(《启示录》19:17-18)

如果不了解“肉”在内在意义中的象征,又如何理解这些话呢?此外,“王”“千夫长”“勇士”“马”“骑马者”“自由人”和“奴仆”又象征什么呢?

主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对各类飞鸟和田野的走兽说:你们聚集来吧,要从四围聚集,到我为你们献的祭物上,就是在以色列山上大献的祭物,吃肉喝血。你们要吃勇士的肉,喝地上首领的血……你们要吃脂油,吃到饱足;喝血,喝到醉;这是我为你们所献的祭物。你们必在我的筵席上饱食马匹和战车上的人,勇士和一切争战的人……我必在列国中显出我的荣耀。(《以西结书》39:17-22)

这里实际上讨论的是召集所有人进入主的国度,特别是外邦教会的复兴。经文中“吃肉”和“喝血”象征将神圣的良善和真理归为己有,也就是接受从主的神性人性中流出的圣洁。显然,这里的“肉”和“血”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肉和血。例如,“吃勇士的肉”“喝地上首领的血”,以及“喝血直到醉酒”,还有“饱食马、战车、勇士和一切战士”的说法,显然需要从内在意义中加以理解。关于“天上的飞鸟”和“地上的野兽”在属灵意义中的象征,可以参考《天堂与地狱》第110节及相关注释。

《约翰福音》中主说:

我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约翰福音》6:50-58)

“肉”象征主的神性良善,“血”象征主的神性真理,这两者都来自主本身。这一点可以从属灵生命的维系中看出,因为灵性的生命依赖于神圣的良善和真理。因此,主说:“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此外,由于人通过神圣的良善和真理与主结合,主又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他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在同一章中,主还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约翰福音》6:27)。“住在主里面”就是爱主,这一点主在《约翰福音》第15章2-12节中清楚地教导了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