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命》第二章 天命旨在从人类中建立天堂

《天命》第二章 天命旨在从人类中建立天堂

第二章 天命旨在从人类中建立天堂

27# 通过与天使和灵界诸灵的长期持续交往,我已获知并得到证实:天堂并非由最初被创造的天使组成,地狱也并非源自某个被创造为光明天使而后从天堂被驱逐的魔鬼;相反,天堂与地狱皆源自人类——天堂由那些处于爱良善并因此理解真理的人组成,而地狱则由那些处于爱邪恶并因此理解伪谬的人组成。关于这一主题,读者可参阅《天堂与地狱》第311-317节所述内容,以及《最后的审判》第14-27节,和《最后的审判(续)》全文。

【2】既然天堂来自人类,并且天堂与主永恒同在,由此可知天堂是主创世的目的;既然是创世的目的,那也是其天命的目的。主创造宇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将与祂在天堂中同在的人;因为灵性之爱的本质就是愿意将自己的给予他人,只要能如此行,它就处于其本质中、其平安中和其福乐中。灵性之爱的这些特性源自主的圣爱,而主的圣爱则是无限地如此。

由此可知,圣爱,因而圣治,皆以由已成为天使和将成为天使之人所组成的天堂为目的,主能将属于爱与智慧的一切福乐与喜悦赐予他们,通过祂自己在他们里面的同在而赐予。祂也不能以其他方式行事,因为自创世以来,祂的形像与样式就在他们里面:他们里面的形像是智慧,他们里面的样式是爱;在他们里面的主就是与智慧结合的爱和与爱结合的智慧,或者说,是与真理结合的良善和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关于这种结合,在前一节已有论述。

【3】然而,天堂在总体上或对多数人而言是什么,以及天堂在个别方面或对某个人而言是什么,这些并不为人所知;灵界中的天堂是什么,自然界中的天堂又是什么,这些也不为人所知;然而,因为这是圣治的目的,所以有必要了解这些知识;我将按以下顺序阐明这些内容:

一、天堂是与主的结合。

二、人从创造之初就具有这样的本质:他能与主越来越紧密地结合。

三、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就变得越有智慧。

四、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就变得越幸福。

五、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就越清晰地感到自己是自己的,同时越明显地意识到自己是属于主的。

28# 一、天堂是与主的结合。

天堂并非因天使而成为天堂,而是因主而成为天堂;因为天使所处于并构成天堂的爱与智慧并非来自他们自己,而是来自主,实际上,就是他们里面的主。因为爱与智慧是主的,主就在其中,而且爱与智慧构成天使的生命,由此也清楚可知,天使的生命是主的,实际上就是主。天使自己也承认他们是靠主而活;由此可以确知,天堂是与主的结合。

然而,由于与主的结合有各种不同程度,因此一个人的天堂与另一个人的天堂并不相同,由此也可知,天堂的性质取决于与主结合的程度;这种结合既有越来越近的,也有越来越远的,这将在下一节中阐述。

【2】在此将讨论这种结合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的性质如何。这是主与天使之间的结合,也是天使与主之间的结合,因此是相互的:主流入天使生命的爱中,天使则在智慧中接受主,并通过这智慧反过来使自己与主结合。但必须清楚地知道,虽然在天使看来,他们是通过智慧使自己与主结合,但实际上是主通过智慧将他们与自己结合;因为他们的智慧也是来自主的。同样地,可以说主通过良善将自己与天使结合,而天使则反过来通过真理使自己与主结合,因为一切良善属于爱,一切真理属于智慧。

【3】然而,这种相互结合是一个奥秘,如果不加以解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因此我要尽可能地用容易理解的方式来阐述它。在《圣爱与圣智》第404-405节中,已经说明了爱如何与智慧结合,即通过求知的情感,由此产生对真理的爱慕;通过理解的情感,由此产生对真理的感知;以及通过看见所知道和理解之物的情感,由此产生思维。主流入所有这些情感,因为它们是每个人生命之爱的衍生物,而天使则在对真理的感知和思维中接受这流入,因为流入在这些方面对他们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情感中则不然。

【4】如今,因为感知和思维在天使看来似乎是他们自己的,尽管它们来自主所赐的情感,所以表面上看来,天使是在相互地与主结合,而实际上是主将他们与自己结合。因为正是情感产生了这些感知和思维,情感是它们的灵魂,属于爱;没有人能够没有情感而有所感知和思考,每个人都是按照情感来感知和思考的。由此可见,天使与主的相互结合不是出于他们自己,而只是看似如此。主与教会、教会与主之间的结合也是这样,这种结合被称为”属天和属灵的婚姻”。

29# 灵界中的一切结合都是通过关注而发生的;当有人在那里出于与他交谈的情感而想到另一个人时,那人立即出现,他们面对面地看见彼此;同样,当有人出于爱的情感而想到另一个人时,也会如此;但通过这种爱的情感产生的是结合,而通过前一种情感产生的只是临在。这是灵界特有的现象,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是灵性的;物质世界则不同,那里的一切都是物质的。在物质世界中,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人们灵性的情感和思维中;但由于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空间,而在灵界中空间只是表象,因此在灵界中,每个人灵性的思维中所发生的事情会成为实际。

【2】提及这些是为了让人知道主与天使的结合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天使与主看似相互的结合是怎么回事。所有天使都面向主,主注视他们的前额,天使则用眼睛注视主;原因是前额对应爱及其情感,眼睛对应智慧及其感知。然而,天使并非自己转向主,而是主将他们转向自己,通过流入他们生命之爱,并通过这爱进入他们的感知和思维,从而使他们转向祂。

【3】这种从爱到思维、再从思维回到爱的循环,存在于人类心智的一切事物中;这个循环可以称为生命的循环。关于这些,在《圣爱与圣智》中也有一些论述,如:天使始终将脸面转向主,如同面向太阳(129-134节)。天使的一切内在事物,无论是心智的还是身体的,同样转向主如同太阳(135-139节)。每个灵,无论其品性如何,都同样转向他的主导之爱(140-145节)。爱将自己与智慧结合,并使智慧反过来与之结合(410-412节)。天使在主里面,主在他们里面;由于天使是接受者,所以唯有主是天堂(113-118节)。

30# 主在自然中的天堂被称为教会,这个天堂的天使就是与主结合的教会之人;此人在离开世界后也会成为灵性天堂的天使。由此可见,凡是关于天使天堂所说的,也应当理解为适用于被称为”教会”的人类天堂。这种与主的相互结合构成了人里面的天堂,主在福音书中用这些话揭示了这一点: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4-5,7)

31# 由此可知,主是天堂,不仅在共同层面上与那里所有人同在,也在特殊层面上与那里的每一个人同在;每位天使都是最小形式的天堂;总体的天堂是由众多天堂构成的,有多少天使就有多少个天堂;关于这一点,可参见《天堂与地狱》51-58节。既然如此,就不应该再有人持有这种常见的错误初始观念:主在天堂中住在众天使之间,或者祂与他们同在,如同国王在自己的国度中一样。事实上,就他们的视觉而言,主在天上的太阳中高居他们之上;但就他们爱与智慧的生命而言,主在他们里面。

32# 二、人从创造之初就具有这样的本质:他能与主越来越紧密地结合。

这一点可从《圣爱与圣智》有关层级的章节中看出,尤其是关于以下主题的阐述:自创造起,人里面就有三个离散层级或高度层(230-235节);每个人生来就有这三个层级;当它们被打开时,人在主里面,主在他里面(236-241节);随着并依照这些层级(依次被打开),一切完美程度随之增长和上升(199-204节)。由此清楚可知,自创造起,人就如此:他能通过这些层级与主越来越紧密地结合。

【2】然而,有必要确切地了解什么是层级,还当了解这些层级分为两类——离散层级(或高度层级)和连续层级(或宽度层级),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此外,还当知道,自创造起,因而每个人生来里面就有这三个离散层级或高度层级,人出生时首先进入被称为”自然”的第一层级,并能通过连续增长而发展这一层级,直至变得理性;若他按照属灵次序之法则(也就是圣真)来生活,他就会进入被称为”属灵”的第二层级;若他按照属天次序之法则(也就是圣善)来生活,他也能进入被称为”属天”的第三层级。

【3】这些层级在人里面照着他在世的生活确定被主打开,只不过在离世之前并不能明显地察觉。随着这些层级逐渐被打开,然后变得越来越完美,也就越来越近地与主联合。因着不断地靠近,与主的联合也持续加增,直到永远;对天使来说,它的确如此加增;但是,没有天使能达到或者哪怕接近主之爱与智慧的最高层级,因为主是无限的,而天使是有限的,无限与有限之间无法以比率的关系来对比。

如果不先了解有关这些层级的知识,就无法理解人所处的状态以及他被提升并亲近主的情形;可透过《圣爱与圣智》第173-281节咨询相关信息。

33# 现在将简要说明人如何能与主越来越亲近地结合,以及这种越来越亲近的结合如何显现。人与主越来越亲近地结合,这不是单靠知识,也不是单靠聪明,甚至不是单靠智慧,而是通过与这些相结合的生活:人的生活就是他的爱,而爱有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有对邪恶的爱和对良善的爱。对邪恶的爱是对奸淫、报复、欺诈、亵渎和剥夺他人财物的爱;对邪恶的爱在思考和行动这些事时感到快乐和愉悦;这爱的衍生物,即其情感,与它所确定要行的邪恶一样多;而这爱的感知和思想,与那些助长并确认这些邪恶的伪谬一样多。这些伪谬与邪恶合为一体,如同理智与意志合为一体;它们彼此不能分离,因为一者属于另一者。

【2】主流入每个人生命的爱,并通过爱的情感流入人的感知和思想,而不是相反,如前所述。由此可知,主与人的结合程度取决于邪恶之爱及其情感(即各种欲望)被移除的程度。这些欲望居于人的自然层面,人从这一层面行事时,总感觉是出于自己而行。因此,人必须如同出于自己来移除这些邪恶的爱;他移除多少,主就越亲近他,与他结合就越紧密。

任何人凭理性都能明白,欲望及其愉悦会阻碍并关闭通向主的门。只要人自己紧闭着门,并从外面用力顶着不让门打开,这些欲望就无法被主驱逐。人自己应当打开门,这从《启示录》中主的话清楚可见: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示录》3:20)

【3】由此可见,一个人越是逃避邪恶,将其视为魔鬼和阻碍主进入的障碍,就越能与主亲近结合。那些彻底厌恶邪恶,如同厌恶一群黑暗燃烧的魔鬼的人,与主的结合最为紧密。这是因为邪恶与魔鬼本为一体,邪恶的伪谬与撒旦也是一体的。

主的流注进入良善的爱及其情感,并通过这些情感进入人的感知和思想。这些感知和思想都源于人所处的良善,因而是真理。同样地,魔鬼(即地狱)的流注则进入邪恶的爱及其情感(即各种欲望),并通过这些欲望进入人的感知和思想。这些感知和思想都源于人所处的邪恶,因而是伪谬的。

【4】这种结合如何变得越来越亲近呢?通过逃避和厌恶自然人中的邪恶,这些邪恶越被移除,人就越亲近地与主结合。因为爱与智慧,即主自己,不在空间中,爱的情感和智慧的思想与空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所以主按照通过爱与智慧的结合而显得更亲近;反之,按照爱与智慧被拒绝的程度而显得更远离。

在灵性世界中没有空间,那里的距离和存在是根据情感的相似和不同而产生的表象。因为,如前所述,爱的情感和智慧的思想本身是属灵的,不在空间中。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圣爱与圣智》第7至10节和第69-72节,以及其它地方所示。

【5】主只会与那些诸恶已除之人相联合,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5:8)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我要与他同住。(《约翰福音》14:21,23)

”有了命令”表示知道,”遵守命令”表示爱;因为这些经文中还说:”遵守我命令的,就是爱我的。”

34# 三、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就变得越有智慧。

自受造时起,因而人一出生时起,他里面就有生命的三个层级(参32节所述),在他里面尤其存在智慧的三个层级。这些层级依结合的程度——也就是照着爱,因为爱是结合本身——在人里面被开启。然而,照着这些层级,爱的提升只能以模糊的方式被人感知到;不过,在那些知道并看出何为智慧的人里面,智慧的提升能被清楚感知到。智慧的层级能如此被感知到,是因为爱经由情感进入感知和思维,这些向心智之内在视觉展现自己,内在视觉又对应身体的外在视觉。以此方式显现的是智慧,而不是产生它的爱之情感。由人实际行出的一切事与此同理——能感知到的,是身体如何行事,而不是灵魂的运作。因此,一个人如何思考、理解和思想也能被感知到,只是感知不到这些活动的灵魂——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如何产生这些思考、理解和思想。

【2】但智慧有三个层级,即自然的、属灵的的和属天的。人在世上生活时处于自然层级的智慧,这层级可以在他里面被完善到最高程度,但仍不能进入属灵的层级,因为属灵的层级不是通过连续性与自然层级相连,而是通过对应关系与之结合。人死后处于属灵智慧的层级,这层级也可以被完善到最高程度,但同样不能进入属天智慧的层级,因为属天层级不是通过连续性与属灵层级相连,而是通过对应关系与之结合。从这些可以看出,智慧可以在三个不同层级上逐步提升(从自然到属灵再到属天),而在每一个层级内部,智慧都可以从低到高不断完善直至达到该层级的最高境界。

【3】理解了智慧这些层级如何提升和完善的人,就能稍微领会为何天使的智慧被称为”不可言表”。天使智慧的深奥程度确实超出想象:即使将天使基于其智慧产生的一千个思想观念合并起来,也无法形成人类基于自身智慧产生的一个完整思想。这是因为天使的999个思想观念无法进入人类思维,它们属于超自然领域。这一点已经通过多次真实的经历得到证实。

但是,如前所述,没有人能进入那天使不可言表的智慧,除非通过与主的结合,并按照那结合而行。因为唯有主开启属灵层级和属天层级,而且只为那些从祂获得智慧的人开启;那些从主获得智慧的人,就是那些从自己身上摒弃魔鬼,即摒弃邪恶的人。

35# 但我们不应认为智慧仅仅是知道许多事物,在某种光照中感知它们,或能够明智地谈论它们。这些只有与爱结合,才构成真正的智慧,因为爱通过其情感产生智慧。若智慧未与爱结合,它就如同空中稍纵即逝的流星,或如同坠落的星辰;而与爱结合的智慧,则如同持久的阳光,如同恒定的星辰。一个人拥有智慧之爱的程度,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远离魔鬼般的群体,即远离邪恶与伪谬的欲望。

36# 能被人感知的智慧,是从对真理的情感而产生的对真理的感知,特别是对属灵真理的感知。真理分为社会真理、道德真理和属灵真理;那些能从对属灵真理的情感而感知属灵真理的人,也能感知道德真理和社会真理,因为对属灵真理的情感是这些其他真理的灵魂。

我曾与天使们谈论智慧,他们告诉我,智慧就是与主的结合,因为主本身就是智慧的源泉。人越是从自己身上摒弃地狱,就越能进入这种结合。

天使们说,他们将智慧想象为一座宏伟华丽的宫殿,需通过十二级台阶攀登。没有人能靠自己到达第一级台阶,只有通过与主的结合才能做到。每个人都按照与主结合的程度而上升,随着上升,他会意识到没有人能凭自己而有智慧,智慧全来自主。此外,他所知道的事物,相比他不知道的事物,就像几滴水对比一个大湖泊。

这通往智慧宫殿的十二级台阶象征着与真理结合的良善,以及与良善结合的真理。

37# 四、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就变得越幸福。

正如前面第32和34节所述的生命和智慧程度随着与主结合而增长一样,幸福的程度也是如此。随着人心智中被称为属灵和属天的更高层次的开启,幸福、福乐和喜悦也随之上升,而这些层次在人离世后将永远继续增长。

38# 任何沉浸在邪恶欲望之乐的人,都无法理解天使天堂中良善情感之乐,因为这两种快乐在内在本质上完全对立,尽管在表面上它们几乎没有区别。每种爱都有其特有的快乐,即使是邪恶之爱在那些被欲望驱使的人中也能产生快乐,例如通奸之爱、报复之爱、欺诈之爱、偷窃之爱、残暴之爱,甚至在那些最邪恶的人当中,还有亵渎教会神圣事物的快乐,以及肆意诋毁神的快乐。

这些快乐的源泉是出于自我之爱的统治欲望。这些快乐源自占据心智内部的欲望,随后流入身体,在那里激起不洁之物,使神经纤维感到瘙痒,因此从心智的欲望快乐产生了身体的快乐。

【2】那些使他们身体纤维感到瘙痒的不洁之物的本质和特性,每个人在死后进入灵界时都能了解。这些不洁之物通常如同尸体、排泄物、粪便、恶臭和尿液般污秽,因为他们的地狱充满了这类不洁之物。关于这些对应关系,可以参考《圣爱与圣智》第422-424节。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肮脏的快乐在他们进入地狱后会转变为痛苦。提及这些是为了帮助理解天堂的幸福是什么以及具有什么性质,这将在接下来讨论;因为任何事物都能通过其对立面更清晰地被认识。

39# 天堂的各种幸福——无论是福乐、幸运、快乐还是愉悦——都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只能在天堂中通过感觉来体验。这是因为纯粹靠感觉体验到的事物无法被描述,它们不能被思想概念化,因此也就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们的理智只能看见与智慧或真理相关的事物,而无法直接感知与爱或良善相关的事物。正因如此,天堂的幸福是无法言表的,尽管它们会随着智慧一同提升。这些幸福有着无限的变化,每一种都超出了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这些都是我亲自听到并感知到的。

【2】当我们努力摆脱对邪恶和伪谬之爱的各种欲望时,天堂的幸福就会进入我们的心灵,虽然看似是我们自己在努力,但实际上是主在帮助我们完成这个过程。这是因为天堂的幸福源于对良善与真理的热爱,而这种热爱与对邪恶和伪谬的欲望是完全对立的。

这种幸福最初来自主,从我们内心最深处开始,然后逐渐向外扩散,最终遍及我们整个存在的各个层面,使得天使整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这样的幸福在每一种对良善与真理的热爱中都有着无限丰富的变化形式,尤其是在对智慧的热爱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40# 邪恶欲望带来的快乐和良善情感带来的快乐完全是两回事,无法相提并论。这是因为邪恶欲望的快乐背后隐藏着魔鬼的影响,而良善情感的快乐背后则有主的同在。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邪恶欲望的快乐就像池塘里青蛙的淫叫或蛇在腐烂物中的满足感;而良善情感的快乐则像人们漫步在美丽花园中所体验到的那种心灵愉悦和平静。

这种区别存在的原因很简单:那些吸引青蛙和蛇的东西,同样会吸引那些在地狱中沉迷于邪恶欲望的人;而那些让我们在花园中感到心旷神怡的美好事物,也同样让天堂中充满良善情感的人感到喜悦。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不洁净的事物会影响邪恶的人,而纯净美好的事物则会影响良善的人。

41# 从这些道理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人越亲近主,就会变得越幸福。不过,这种幸福在我们现世生活中很少能完全体验到。这是因为我们在世时处于物质的状态,而物质与灵性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一种”对应关系”来实现的。

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特别是在我们与内心的邪恶欲望斗争之后才能体验到这种宁静。只有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脱离物质状态进入灵性状态后,我们前面所描述的那种真正的幸福才会逐渐完全地展现出来。

42# 五、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就越清晰地表现出他似乎是自己的主人,同时越明显地意识到他属于主。

从表面看来,似乎人越接近主,就越不是自己的主人;这种表面现象存在于所有邪恶之人中,也存在于那些出于宗教信仰认为他们不受法律约束,且没有人能靠自己行善的人中。

这些人持有一种错误观点:他们认为”如果不被允许思考和意愿邪恶,只能思考和意愿良善,那么就失去了自我的真正存在”。同样,那些与主结合的人也可能产生误解——因为他们已不愿意也不能思考和意愿邪恶,他们根据自身的表面经验可能会得出”这不是真正的自我”这一结论。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正是在与主的结合中,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43# 人有两种自由:地狱的自由和天堂的自由。

地狱的自由是什么?就是随心所欲地想坏事、做坏事,只要法律和社会道德不禁止,就说出来、做出来。

天堂的自由又是什么?就是自由地想好事、做好事,有机会就说出来、实践出来。

无论我们从哪种”自由”出发,我们所做的事都会感觉是”自己的选择”。这是因为自由总是与我们内心的爱相连。所以,爱邪恶的人认为”做坏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爱良善的人则认为”做好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他们会觉得前一种所谓的”自由”其实是一种束缚。

但实际上,这两种”自由”不可能同时都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它们互相对立。被良善引导是真正的自由,因为这是被主引导;而被邪恶引导实际上是一种束缚,因为这是被魔鬼控制。

当我们与主建立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感到真正的自由,因而更能体验到真实的自我。与主的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自由,也就越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圣爱有一个特性:它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给予他人。所有属灵的爱都是如此,特别是圣爱。此外,主从不强迫任何人,因为被强迫做的事不会感觉是自己的选择,不是自己选择的就不能成为自己所爱的,也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主总是在尊重我们自由的情况下引导我们,也是在自由中改变和重生我们。

44# 人越清晰地认识到能为自己做主,就越能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属于主。这是因为当人与主的关系越亲密,就会变得越有智慧,正如前文第34-36段所阐述的。这种智慧不仅教导人这一真理,还使人能够亲身体验它。

第三层天的天使是所有天使中最有智慧的,他们完全感知到这一点,并称这种状态为真正的自由;相反,他们把被自己引导称为奴役。他们这样解释:主并不直接流入他们的智慧使他们能领受和思想的事物之中,而是流入们热爱良善的情感中,通过这些进入前者。他们在情感中领受流入,由此获得智慧;于是,出于智慧所思考的一切看似出于他们自己,因而就象是他们自己的。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人与主之间建立起相互的结合关系。

45# 主的天命以从人类中形成天堂为终极目的,因此它必然以人类与主自身的结合为目标,正如28-31节所阐述的。为了这一目的,天命致力于使人与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如32-33节所述,这样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天堂生活。

同时,天命也旨在使人通过这种与主的结合变得更加智慧,如第34-36节所解释的;并因此变得更加幸福,如37-41节所阐明的。因为人只有通过智慧才能获得天堂生活,天堂是按照人的智慧程度而赐予的,幸福也是通过这种智慧而来的。

最终,天命的目的还在于使人在显得更能自主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属于主的,这点在42-44节有所论述。所有这些都是主的天命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天堂,而天堂正是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