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宇宙万物皆由神人之圣爱与圣智创造
52、宇宙万物皆由神人(神性之人的简称,上帝这个“人”,下同)之圣爱与圣智创造。
宇宙无论在其最大或最小之处,在其最初或最终之处,都充满了圣爱与圣智,以至于可以说它是圣爱与圣智的映像。这一点从宇宙与人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可以清楚看到:整个受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以至于可以说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他的意志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与动物界的一切相对应,他的理智及由此产生的思维与植物界的一切相对应,他的最终生命表现(或行为)与矿物界的一切相对应。
【2】这种对应关系在自然界中并不显而易见,但在灵界中,任何留意的人都能看到;在灵界中存在着自然界三界中的一切事物,它们是意志及其情感的对应物,是理智及其思维的对应物,也是那里居民生命最终状态的对应物;这些事物呈现在他们周围,其样态与受造宇宙相似,只是规模较小。
【3】由此天使们清楚地看到,受造宇宙是神人的代表性映像,他的爱与智慧在宇宙中以映像的方式呈现。这并非说受造宇宙就是神人,而是说它源于神人;因为在受造宇宙中,没有任何事物本身就是实体和形式,也没有任何事物本身就是生命,或者本身就是爱与智慧,甚至人本身也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一切都源于作为人、智慧、爱、形式和实体本身的上帝。凡本身存在的,都是非受造的和无限的;而凡源于他的,因不含任何本质上属于自身的东西,故为受造和有限之物,它们呈现出他的映像,因为它们的存在与显现皆来自于他。
53、关于受造和有限的事物,可以说它们有存在和显现,也有实体和形式,甚至有生命、爱和智慧,但这一切都是受造的和有限的。之所以可以这样说,并非因为它们本身具有任何神性,而是因为它们在神性之中,且神性在它们之中。因为一切受造之物,就其本身而言,是无生命和死寂的,但通过神性在其中的存在,以及它们在神性之中,它们才得以被赋予生命和活力。
54、上帝在一个对象中的存在方式与在另一个对象中并无不同,但一个受造对象与另一个是不同的,因为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因此它们有不同的形式;由此,上帝在其映像中呈现出多样性。关于他在对立事物中的临在,将在后文中讨论。
十四、宇宙万物都是接受神人之圣爱与圣智的容器
55、宇宙万物都是接受神人之圣爱与圣智的容器。
众所周知,宇宙中的一切,无论整体还是个别,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因此在圣经中,宇宙及其中的一切,无论整体还是个别,都被称为耶和华手中的工作。人们说世界及其整体是从虚无中创造的,对这虚无的观念完全是空无;然而从完全的空无中什么也不能产生,这是不变的真理。因此,作为上帝的映像,因而充满上帝的宇宙,只能在上帝之中由上帝创造;因为上帝是存在本身,存在的事物必来自存在;从非存在的虚无中创造存在的事物,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
【2】但是,在上帝之中由上帝所创造的事物,并非从他连续而出,因为上帝是自在的存在,而在受造物中没有自在的存在。如果在受造物中有自在的存在,那就会是从上帝连续而出的,而从上帝连续而出的就是上帝。天使对此的观念是这样的:在上帝之中由上帝所创造的事物,可以比作人体内由生命产生的东西;虽然生命已经抽离,这东西仍然与生命相符,但已不再是生命本身。天使们从他们天堂中的许多事物证实这一点。他们说他们在上帝之中,上帝在他们里面,然而在他们的存在中却没有任何作为上帝的神性。更多的证实将在后文中提出;这里只是先提出这个观点。
56、一切受造之物从其本源而言,其本性就是要接受上帝,但不是通过连续性而是通过邻接性。受造之物通过邻接性而非连续性与上帝结合,这是恰当的,因为受造之物是在上帝之中由上帝创造的。正因为受造之物是如此被创造的,所以是类比的,并且通过这种结合,受造之物就像镜中的上帝之像。
57、由此可知,天使不是自己成为天使的,而是通过与神人的那种结合而成为天使。这种结合是按照对圣善与圣真的接受而实现的——这圣善与圣真就是上帝,看似从他发出,但实际上是在他里面。这种接受是按照他们对秩序法则(这些法则就是圣真)的运用而实现的,他们能按照主赐给他们的理性自由地思考和意愿。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接受圣善与圣真,仿佛是出于他们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爱的互动,因为如前所述(参48节),若无互动就没有爱。地上的人也是如此。从以上所述可以首先看出,宇宙的一切受造物都是接受神人之圣爱与圣智的容器。
58、宇宙中除了天使和人类之外的其它事物,比如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中的一切,也都能接受来自神人的圣爱与圣智。不过,这个道理现在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因为我们需要先了解生命的不同层级,以及接受生命的不同层级。
这些事物与上帝的结合是按照它们的功用来实现的。一切善用都源于与上帝的类似结合,只是因为层级不同,结合的方式也不同。随着层级的下降,这种结合逐渐失去自由性,因为没有了理性,因此也就没有了生命的表象。但它们仍然是接受者,既然是接受者,它们也就能做出反应,因为作为接受者,它们也能承载。
至于那些不善之用与上帝的结合问题,我们要等到讲解恶的来源之后再讨论。
59、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神性存在于受造宇宙的一切事物中,无论整体还是个体。因此,如圣经所说,受造宇宙是耶和华手的工作,也就是圣爱与圣智的作品,因为这就是”耶和华的手”所表示的。尽管神性存在于受造宇宙的一切事物中,无论整体还是个体,但在它们的本质中却没有任何神性本身。受造宇宙不是上帝,而是出于上帝;既然是出于上帝,其中就有上帝的形像,就像人的形像出现在镜子中一样,虽然人的形像确实出现在镜中,但镜中却没有人的任何实质。
60、我听到灵界中几个人在我周围说,他们愿意承认在宇宙的一切事物中,无论整体还是个体,都有神性,因为他们在其中看到上帝的奇妙之处,而且越是深入观察,就越觉奇妙。然而当他们听说神性实际存在于受造宇宙的一切事物中时,他们却感到愤慨。这表明他们虽然嘴上这么说,却并不真信。
因此有人对他们说,难道他们看不到每颗种子中都有这种奇妙的能力,能按秩序生长出植物直到结出新的种子吗?每颗种子中都有无限和永恒的理念,因为它们都有向着无限繁衍和永恒结果的倾向。
【2】还有,即便是最小的动物,其中也有感官器官、大脑、心脏、肺部等器官,还有动脉、静脉、纤维和肌肉,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活动,更不用说它们那令人惊叹的本性了,关于这些已有整部书籍记载。所有这些奇迹都来自上帝,而它们所穿的形式则来自地上的物质。植物和按其秩序而言的人类都是如此。因此,论到人说,他是用尘土造的,是地上的尘土,生命之气被吹入他里面(创2:7)。由此可见,神性并非人自己所有,而是与人相邻。
十五、一切受造物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形象
61、一切受造物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形象。
这一点可以从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的一切事物中得到印证。就动物界而言,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所有动物都有用来移动的肢体、用来感知的器官以及维持生命的内脏,这些都和人类一样。它们也有欲望和情感,很像人类的自然情感。它们还具有与这些情感相对应的天生知识,有些动物甚至表现出类似精神的特质,这一点在陆地上的动物、天空中的鸟类、蜜蜂、蚕和蚂蚁等身上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因此,那些纯粹按照自然本能生活的人会觉得这些动物和他们很相似,只是不会说话罢了。
【2】植物界的一切事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它们都是从种子开始生长的,并逐渐发展到不同的生长阶段;它们有类似于婚配的现象,之后能够繁衍后代;它们的植物生命就体现在它们的用途上,这决定了它们的形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都显示出与人类的关系,这些关系已有学者详细描述过。
【3】矿物界的一切事物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们努力产生与人相关的形态上,这些形态,如前所述,就是植物界的一切事物,从而发挥它们的用途。例如,当种子落入土壤中时,土壤会孕育它,并从各个方面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发芽,最终呈现出代表人类的形态。这种努力在干燥的矿物中也存在,这可以从海底的珊瑚、矿井中的花朵状矿物以及各种金属中看出。生长并发挥用途的这种倾向,是造物中神性的最终体现。
62、正如矿物有生长的倾向一样,植物也有使自身充满生机的倾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昆虫与植物散发的芳香气息相对应。这种现象并非仅仅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通过太阳的热量,来自生命本身,并根据接受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这一点将在后文中得到进一步阐述。
63、宇宙万物与人类的关系,从前面提到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有所了解,但这种认识仍然是模糊的。然而,在灵界中,这种关系就变得清晰可见了。在灵界中同样存在着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的所有事物,而天使处于其中心。天使能看到周围的这些事物,并且知道它们是自身的表象。更进一步说,当天使的内在智慧被开启时,他不仅能认识自己,还能在周围的事物中看到自己的形象,这种体验几乎就像照镜子一样清晰。
64、从以上所述,以及其他许多在此无法一一列举的对应关系中,我们可以确知一个事实:上帝是人,整个受造宇宙是他的形象。因为万物与上帝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关系,正如具体事物与人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一样。
十六、一切受造物的功用逐层上升,从最底层事物到人类,再通过人类到诸用之源的创造者上帝
65、十六、一切受造物的功用逐层上升,从最底层事物到人类,再通过人类到诸用之源的创造者上帝。
如前所述,最低层级包括矿物界的所有事物。这些物质种类繁多,包括石质、盐质、油质、矿物质和金属质等。它们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由植物和动物腐烂形成的极细微的土壤。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物质中,隐藏着所有源自生命的用途的目的和原理。所有用途的终极目的体现为一种产生作用的倾向,而其原理则是这种倾向所产生的作用力。这些特性构成了矿物界的本质。
【2】 中间层级包括植物界的所有事物。这包括各种草本植物、各类灌木和所有种类的树木。它们的用途是为动物界的所有成员,无论是较低等还是高等动物,提供服务。它们滋养动物,使动物愉悦,并赋予动物生机。它们用自身的物质滋养动物的身体,用味道、气味和美丽愉悦动物的感官,并激发动物的情感。这些植物本身也具有源自生命的倾向。
【3】最高层级包括动物界的所有成员。其中最低等的被称为蠕虫和昆虫,中等的是鸟类和兽类,最高等的是人类。因为在每个界中都有最低等、中等和最高等的层级,较低等的为中等的服务,中等的为最高等的服务。因此,所有受造物的功用都按照这个顺序从最低层级上升到人类,而人类在这个秩序中居于首位。
66、在自然界中有三个上升的层级,在灵界中也有三个上升的层级。所有动物都是生命的接受者;较完善的动物能接受自然界三个层级的生命,较不完善的动物能接受该界两个层级的生命,而最不完善的动物则只能接受一个层级的生命。但唯有人类不仅能接受自然界的三个层级,还能接受灵界的三个层级的生命。
正因如此,人类能够超越自然界,这是任何其他动物所不能做到的。人类能够对自然界中的公民事务和道德问题进行分析性和理性的思考,也能思考超越自然界的灵性和天界事物,甚至能在智慧中提升自己直至看见上帝。
关于所有受造物的用途通过六个层级按其秩序上升到造物主上帝的具体细节,将在适当的地方详细讨论。从这个概要中可以看出,所有受造物都在向着那位唯一是生命本身的”第一因”上升,所有事物的用途都是生命的接受器,因此也是功用的形式。
67、人类出生在自然界的最低层级;然后通过知识提升到第二层级;当他通过知识完善自己的理解力时,就提升到第三层级,成为理性的人。
灵界的三个上升层级在人内部高于这三个自然层级,但在人脱离尘世肉体之前并不显现。当人脱离肉体时,第一个灵性层级向他开放,之后是第二个,最后是第三个。但第三个层级只对那些成为第三层天的天使的人开放;这些人能够看见上帝。那些成为第二层天和最低层天的天使的人,只能开放第二和最低层级。
人的每一个灵性层级的开放程度取决于他从主接受圣爱与圣智的程度。那些接受一些的人进入第一或最低的灵性层级;那些接受更多的人进入第二或中间的灵性层级;那些接受很多的人进入第三或最高的灵性层级。但那些什么都不接受的人,仍然停留在自然层级,从灵性层级只获得能够思考并因此说话,以及意愿并因此行动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具有智慧。
68、关于人的内在(即其心智)的提升,我们还需要知道以下内容:
一切被上帝创造的事物都具有反作用,唯有生命本身具有主动作用,反作用是由生命的作用激发的。这种反作用看似来自被造物本身,因为它在行动时出现;因此在人看来,这反作用似乎是属于他自己的,因为他感觉不到生命不是属于他的,然而人只是生命的接受者。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因其遗传的邪恶而对上帝产生反作用。但是,当人相信他的所有生命都来自上帝,相信生命中的一切善来自上帝的作用,而一切恶来自人的反作用时,这反作用就会变成作用,人就会如同从自己出发那样与上帝同行。
万物的平衡来自作用与反作用的共同运作,一切都必须处于平衡之中。之所以说这些,是为了让人明白,他不是靠自己上升到上帝那里,而是靠主的引导。
十七、神性充满宇宙的所有空间而不占据空间
69、神性充满宇宙的所有空间而不占据空间。
自然界有两个基本属性:空间和时间。在自然界中,人基于这两者形成思维的观念,从而形成理解。如果人停留在这些观念中,不能将心智提升到它们之上,就永远无法理解任何灵性和神性的事物,因为这些观念都被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所束缚。人越是执着于这些观念,其理解力就越局限于自然层面。从这种状态去思考和推理灵性与神性的事物,就像在夜晚的黑暗中观察只有在日光下才能看见的东西一样,这就是自然主义的由来。
但是,能够将心智提升到超越空间和时间的思维观念之上的人,就能从黑暗进入光明,理解灵性和神性的事物,最终看到这些事物中的真理及其衍生的真理。然后,他就能用这种光明驱散自然之光的黑暗,将其错谬认知驱逐到边缘。
每个具有理解力的人都能够超越这些自然属性去思考,而且实际上也确实这样思考,因此他能确认并看到:神性因其无所不在而不受空间的限制,他也能确认并看到上述所说的一切。但如果他否认神性的无所不在,而将一切归于自然,那么即使他有能力提升,他也不愿意这样做。
70、如前所述,那些离世成为天使的人会脱离自然界的两个基本属性,即空间和时间。他们进入灵性之光,在那里,思想的对象是真理,视觉的对象虽与自然界相似,但与他们的思想相对应。他们思想的对象,也就是真理,完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影响;而他们视觉的对象虽然看似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但他们并不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去思考。原因在于,那里的空间和时间不像自然界中那样固定,而是根据他们的生命状态而变化。
因此,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取代空间的是与爱的状态相关的事物,取代时间的是与智慧状态相关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灵性思维和由此产生的灵性语言与自然思维和语言有如此大的差异,除了事物的内在本质(都是灵性的)之外,它们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关于这种差异,我们将在其他地方详细讨论。
现在,由于天使的思想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影响,而是源于生命状态,所以当我们说”神性充满空间”时,他们无法理解,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空间。但是,当我们不用任何空间的概念,只说”神性充满万有”时,他们就能清楚地理解。
71、为了说明纯粹属自然之人如何从空间的角度思考灵性和神性事物,而属灵的人则不受空间概念的限制,让我们用以下例子来说明:纯粹属自然之人通过从视觉对象获得的观念来思考,这些对象都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形态,以及由这些维度构成的或方或圆的形状。这些特征明显存在于他对地上可见事物的思维观念中,同样也存在于他对不可见事物的思维观念中,如公民事务和道德问题。虽然这些事物本身是看不见的,但这些空间特征仍然作为连续性存在于他的思维中。
但属灵的人,尤其是天上的天使则不同。他们的思维与源自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形态和形状毫无关系,而是基于事物的状态和生命的状态。因此,对于空间的长度,他们从生命之善思考事物之善;对于空间的宽度,他们从生命之真思考事物之真;对于高度,则思考这些善与真的程度。这样,他们是通过对应关系来思考的,这种对应关系存在于灵性事物与自然事物之间。正是由于这种对应关系,圣经中的”长度”表示事物之善,”宽度”表示事物之真,”高度”表示善与真的程度。
由此可见,天上的天使在思考神性无所不在时,只能想到神性充满万有而不占据空间。天使所想的就是真理,因为照亮他们理智的光就是圣智。
72、这是认识上帝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么关于神人创造宇宙,以及圣治、全能、全在、全知等内容,即便能够理解,也无法深植于心。因为纯粹属自然者即使一度理解这些真理,一旦重新陷入世俗生活的爱欲中(这是他内心所喜好的),就会逐渐遗忘曾经理解的真理,思维又会沉浸在空间概念中。在这种状态下,他的眼界变得狭隘,尽管他自己认为这就是”理性”。他没有意识到,他越是否定这些真理,就越是远离真正的理性。
这一点可以通过对”上帝是人”这一真理的理解来证明。请认真阅读前文第11至13节及其后续内容,你就能领悟”上帝是人”这一真理。但是,如果你任由思维退回到源自空间的自然观念中,就会认为这种说法不合逻辑,甚至荒谬。如果继续任由思维这样发展,最终你会完全否定这些真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神性充满宇宙一切空间”,而不说”神人充满宇宙一切空间”的原因。因为后一种说法,纯粹属自然者的理解无法接受。但说”神性充满”却能得到认同,因为这符合神学家们所说的”上帝无所不在,能听见并知晓一切”的说法。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前文第7至10节。
十八、神性存在于一切时间之中却超越时间
73、正如神性独立于空间之外、在一切空间中,神性也独立于时间之外、在一切时间之中。自然界的属性不适用于上帝,而空间和时间都是自然界的属性。自然界的空间和时间都是可以测度的:时间以日、周、月、年、世纪来测度,以小时来测量一天,以天来测量一周和一月,以四季来测量一年,以年来测量一个世纪。自然界中的这些量度制源于尘世太阳的公转和自转。
【2】但在灵界则不然。其生活看似也以同样的方式在时间中持续,如同世人一样,怎么看都有时间的存在。但这时间不像自然界的时间那样划分成段,因为在灵界,上帝的圣爱向天使们显现为一轮红日,它位于东方,恒古如常,从不移动。因此天使没有日、周、月、年、世纪的变更,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状态的转变。他们不知何为时间,当提到某个时间,他们理解为某种状态。既然状态决定时间,那么时间就只是个表象而已,因为快乐的状态使时间显得短暂,不快乐的状态使时间显得漫长。由此可见,时间在灵界之中不代表别的,只是状态的性质而已。
【3】因此在圣经中,时间的各个单位如时、日、周、月、年都象征着不同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当谈到教会的时间时,早晨表示教会的初始状态,正午对应其全盛时期,黄昏象征教会的衰落,而夜晚则代表教会的终结。同样,春夏秋冬四季也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
74、由此可见,时间与源自情感的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人的状态正是由此产生。在灵界中,空间距离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是同步的,这一点可以通过许多例子来证明:那里的路程会随着愿望(即源自情感的思维)而实际缩短或延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时间的空间性”。不过,当思维与人的情感脱节时,就不会有时间的感知,就像在做梦时的情况一样。
75、既然自然界中的时间在灵界表现为纯粹的状态(因为天使和灵都是有限的存在,所以这些状态在那里显现为进程),那么我们就能明白在上帝那里并不存在这种进程,因为他是无限的,在他里面的一切无限事物都是合一的,正如在前文第17至22节中所证明的那样。由此可知,神性虽然存在于一切时间之中,却又超越时间之外。
76、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如何在思考上帝时摆脱时间的概念,他就完全无法理解”永恒”,只能把它理解为时间上的永恒。这样一来,当他思考上帝从永恒以来的存在时,就会陷入混乱,因为他是从”开始”这个概念出发的,而”开始”纯粹是时间的属性。他的混乱在于认为上帝是自己产生了自己,由此很容易滑向认为自然界是自己产生自己的观点。要摆脱这种想法,唯一的方法就是采用灵性的或天使的永恒观念,这种观念超越时间。当摆脱了时间的束缚,永恒就与神性合一了。神性是自在的(“在自己”为神性),而不是自生的(不是“从自己”为神性)。
天使们说,他们能够理解来自永恒的上帝,但完全无法理解来自永恒的自然,更不用说自生的自然了,最不可思议的是自在的自然。因为凡是自在的,都是万物本源的存在本身,而存在本身就是生命本身,也就是圣智中的圣爱,以及圣爱中的圣智。
对天使们来说,这就是永恒,它超越时间,就像非受造的区别于受造的,无限的区别于有限的一样,这些概念之间甚至不存在任何可比性。
十九、神性在最大和最小中是相同的
77、神性在最大和最小中是相同的。
这一结论源自前面两个论点:神性充满宇宙的所有空间而不占据空间,神性存在于一切时间之中却超越时间。因为空间有大有小,从最大到最小,而且如前所述,空间和时间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时间也是如此。神性在这些方面保持一致,是因为神性不像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或自然界中的一切那样变化多端,而是永恒不变的。因此,神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始终如一。
78、看起来神性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身上并不相同,比如在智者与愚者之间,在老人与婴孩之间是不同的;但这种表象是虚幻的。人是不同的,但神性在他们身上是相同的;人是接受者,而接受者或容器是各不相同的;智者更恰当地接受神性之爱与神性智慧,因此比愚者接受得更充分;而既有智慧的老者比婴儿和儿童接受得更多;但是神性在这一个和那一个人身上仍然是相同的。同样,认为神性在天使与地上的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也是一种虚幻的表象,因为天使具有难以言表的智慧,而人却不然;但这种表现出的差异在于主体接受神性的品质不同,而不在于主本身。
79、神性在最大和最小中是相同的,这可以从天堂和其中的天使得到说明;整个天堂中的神性和天使中的神性是相同的;因此,整个天堂可以显现为一个天使。教会和其中的人也是如此,神性所在的最大者是整个天堂和整个教会;最小者是天堂的天使和教会中的人。我曾多次看见整个天堂社群显现为一个人形天使;据说它可以显现为一个巨人那样高大的人,也可以显现为一个婴儿那样小的人:这再次说明神性在最大和最小中是相同的。
80、神性在一切被造物中都是相同的,不论其大小,也不论其是否有生命,因为它存在于这些事物一切功用所具有的善中。它们之所以没有生命,是因为它们不是生命的形式,而是功用的形式,而形式则根据功用的善而有所不同。但是神性如何存在于这些事物中,将在后面讨论创造时阐述。
81、抽离空间,完全否定真空,然后思考圣爱和圣智,它们是抽离了空间和否定了真空后的本质本身。然后从空间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神性在空间的最大和最小中是相同的;因为在抽离了空间的本质中,不存在大小之分,只有同一性。
82、这里要谈一谈关于真空的事。我听说天使们曾与牛顿讨论真空,他们表示绝不能接受把真空等同于虚无的想法。他们解释说,在他们所在的灵界,虽然超越了自然界的时空,但他们仍然可以感知、思考,能够产生情感,也能去爱、有意愿、呼吸,甚至能说话和行动。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在完全虚无的真空里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虚无就是什么都没有,而从无中不可能产生任何东西。牛顿说,他现在明白了作为第一存在的上帝充满万有。他对那种把真空看作虚无的想法感到害怕,因为这种想法会导致一切归于虚无。他告诫那些和他讨论真空的人,一定要当心虚无这个概念,他把这种想法比作精神恍惚,因为在虚无中,心智是无法真实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