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12:3-4
712、启12:3–4.天上又现出迹象来;看哪,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他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把它们摔在地上;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之后,要吞吃她的孩子。
“天上又现出迹象来”表示关于给新教会的教义受攻击、被谁攻击的神性启示(713节);“看哪,有一条大红龙”表示所有因对自我和世界的爱而纯属世和感官化,却又从圣言和由此而来的教义,以及讲道中获得或多或少的知识,认为只通过脱离生活的知识或科学就会得救的人(714节);“七头”表示他们已经玷污的圣言圣物的知识或科学(715节);“十角”表示大能(716节);“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表示在秩序终端中的神性真理,也就是被玷污和亵渎的圣言字义的真理(717节)。
“他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表示对圣言的一切真理的歪曲和玷污(718, 719节);“把它们摔在地上”表示它们的灭绝和毁灭(720节);“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表示“龙”所指的那些人对那些将从主处于教义,并由此处于爱与仁之生活的人里面的教会的仇恨(721节);“等她生产之后,要吞吃她的孩子”表示叫他们可以在该教会一开始出现时,就可以摧毁它的教义(722节)。
713、启12:3. “天上又现出迹象来”表示关于给新教会的教义受攻击、被谁攻击的神性启示。这从“大迹象”的含义清楚可知,“大迹象”是指神性的启示、显现和证明(对此,参看AE 706节);它与攻击给新教会的教义,以及被谁攻击有关,这一点从描述这迹象的下文明显看出来。“大红龙,古蛇”是指那些即将攻击这个教义的人;攻击本身由这些话来描述:“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要吞吃她的孩子”,后来“龙与米迦勒争战”、最后“他把妇人追到旷野,在那里就在妇人后面吐出水来,像河一样”;以及下文进一步的描述。不过,以下章节会解释“龙”所指的人是谁;我们在此只说明,他们是那些只通过外在事物,不通过内在事物与天堂天使交流的人,因为经上说,这龙出现在“天上”;那些与天堂没有交流的人不可能出现在天上,因为他们都在地狱;他们就是那些否认神,尤其否认主,轻视圣言并毁谤它,不信永生的人;总之,他们都是那些爱自己和世界胜过一切,过着一种敌意、仇恨、报复、欺骗的生活,并以这些为快乐的人。说这些话是为了让人们知道,“龙”不是指这些人,而是指那些在世时与天堂有一种外在交流,却没有照主的诫命生活的人,他们从阅读圣言、由此而来的讲道和照其教会的条例所举行的外在敬拜中获得这种交流;这就是为何这些人虽拥有与天堂的交流,但却没有内在交流。下文也会解释为何这些人被称为“魔鬼和撒但”。
714a、“看哪,有一条大红龙”表示所有因自我之爱而纯属世和感官化,却又从圣言和由此而来的教义,或讲道中获得或多或少的知识,认为只通过脱离生活的知识或科学就会得救的人。这从“龙”和“大红”的含义清楚可知:“龙”是指一个纯属世而感官化,却又有本身属灵的事物的知识或科学,无论这知识或科学来自圣言、讲道,还是来自宗教的人(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大红”是指处于自我之爱及其邪恶;因为在圣言中,“大”论及良善,在反面意义上论及邪恶,正如“多”论及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论及虚假(参看AE 336, 337, 424节),“红”论及两种意义上的爱,即属天之爱,也就是对主之爱,在反面意义上论及魔鬼之爱,也就是自我之爱(对此,也可参看AE 364节)。这表明,“大红龙”表示所有因自我之爱而纯属世和感官化,却又从圣言,或由此而来的教义,或讲道中获得或多或少的知识,认为只通过没有仁爱生活的知识就会得救的人。这些人之所以认为他们只通过没有仁爱生活的知识就会得救,是因为所有为身体和世界,不为神和天堂生活的人都变成纯属世和感官的;事实上,每个人都从内在照着他的生活而得以形成;为身体和世界生活就是过一种属世和感官的生活,为神和天堂生活就是过一种属灵生活。
每个人从父母生来就是感官的;通过在世上的生活越来越内在地变得属世,也就是说,照着道德和文明的生活,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光而变得理性;后来,他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或取自圣言的教义,以及照着这些真理生活而变成一个属灵人。由此可见,一个知道圣言、教义或牧师的教导,却不照之生活的人,无论他显得多么学识渊博,仍不是属灵的,而是属世的,甚至是感官的,因为知识(或科学)和推理能力不会使人变得属灵,使人变得属灵的,是生活本身。其原因在于,知识和由此而来的推理能力是纯属世的,因而也能被恶人所享有,甚至被最坏的人所享有;但来自圣言的真理和和照之的生活却是那使人变得属灵的,因为生活就是出于对真理的爱而意愿并实行真理;这种生活不可能只来自属世人,而必须来自属灵人,来自属灵人进入属世人的流注。事实上,热爱真理,出于热爱意愿它们,并出于这种意愿实行它们来自天堂,也就是通过天堂来自主,在性质上是属天堂的,是神性;这一切不能直接流入属世心智,只能通过属灵心智间接流入,属灵心智能为了接受天堂的光和热,也就是为了接受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而被打开和形成。这些不能直接流入属世心智,因为属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的人的遗传之恶就居于属世心智;因此,就本身而言,属世人只爱自我和世界,并出于爱去意愿,出于意愿去行这些恶,这些恶阻止了从天堂流入属世人的任何东西,以及在那里对它的接受。因此,主规定,这些邪恶可以通过打开并形成在属世心智之上的属灵心智,并通过从主经由属灵心智进入属世心智的天堂流注而被移除,从而为属灵之爱的真理和良善提供一个地方。
说这些话,是为了让人们知道,知道圣言和教会教义的事物并不使人变得属灵,使人变得属灵的,是照主在圣言中所吩咐的去生活;因此,尽管这些人从圣言知道许多东西,却仍是属世和感官的。在圣言中,这些人由“龙”来表示。他们之所以由“龙”来表示,是因为龙是一种不仅能在地上爬行,还能飞的蛇,它因此出现在天上;正是由于在天上的这种飞行和出现,龙才表示那些处于来自圣言的真理的知识(或科学),却没有照之生活的人,“蛇”一般表示人的感官事物(参看AE 581节),这就是为何在启12:9和20:2,“龙”被称为“古蛇”。
714b、由于本章其余的经文和后面都论述了龙,所以要说明它总体和具体地表示哪种人。总体上说,它表示那些或多或少属世,却又处于来自圣言的属灵事物的知识之人。但具体地,它表示那些通过教义和生活确认与仁分离之信的人。这些人构成龙的头。那些出于自我聪明从圣言为自己孵化出教条的人构成龙的身体,而那些不藉着教义研究圣言的人构成龙的外在部分。所有这些人也都歪曲和玷污了圣言,因为他们处于自我之爱,因而处于自我聪明的骄傲,由此变成纯属世的,甚至感官的;感官人由于谬误、感知的模糊和居于其中的身体邪恶而不能看见圣言的纯正真理;因为感官层粘附于身体,这些事物来自身体。
(1)首先,“龙”表示总体上那些或多或少属世,却又拥有来自圣言的属灵事物的知识之人,因为“蛇”表示总体上人的感官事物,因而表示感官人;因此,“龙”,也就是会飞的蛇,表示能飞向天堂的感官人,因为他能出于圣言,或取自圣言的教义说话和思考。事实上,圣言本身是属灵的,因为它本身是神性,因而在天堂中。但由于纯粹的来自圣言的属灵事物的知识并不使人变得属灵,使人变得属灵的,是照圣言中的事物生活,所以凡从圣言拥有知识,却没有照这知识生活的人都是属世的,甚至是感官的。
“龙”所表示的感官人是那些从天堂之光中看不见任何东西,只从世界之光中看到东西,并且当被自我之爱的火和由此而来的骄傲激发时,唯独从世界之光才能谈论神性事物,还能敏锐而轻易地推理它们的人;然而,他们仍旧不能看到这些事物是不是真理,将他们自童年时期起从老师或牧师那里、然后从教义所吸收、后来又通过未从内在来理解的某些圣言经文所确认的东西称为真理。他们因从天堂之光中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也看不见真理,而是看见虚假以取代真理,他们称这些虚假为真理;因为真理本身只能在天堂之光中被看见,而在世界之光中却看不见,除非这光被天堂之光光照。由于这就是他们的性质,所以他们只爱肉体和世俗的生活;由于这种生活的快乐和欲望在属世人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这些人的内层是污秽的,挤满各种邪恶,这些邪恶封住了一切入口或道路,阻止天堂之光和热的流注进入;因此,他们内在是魔鬼和撒但,无论他们通过谈吐和模仿的举止显得多么属灵,多么像基督徒。这些人就是纯感官的,因为他们表面上能谈论圣言的圣物,而内心却什么都不信;那些自认为相信的人只有从某个老师,或自我聪明所获得的一种历史、因而说服性的信仰,这种信仰本身是虚假的;然而,他们仍持守这种信仰,因为它能充当获得名声、荣誉和利益的一种手段。“龙”就表示总体上的这些人。但龙具体地表示许多人,因为有些人与头有关,有些人与身体有关,有些人与外在部分有关。
(2)尤其与龙的头有关的人是那些在教义和生活上都确认唯信,也就是与仁分离之信的人。这些人与龙的头有关,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博学之士,被视为有学问的;事实上,他们确认以下信仰:他们只思想教会的教导就会得救,他们称这些教导为信仰。不过,要说明他们的教义和生活是何性质。他们的教义是,父神派祂那自永恒所生的儿子降世,好叫祂可以成为人,可以成全律法的一切,担当所有人的罪孽,受十字架的苦难;这样,父神就得到和解、动了慈心;那些出于信心处于对这些事的信仰之人就会被接到天堂;这种信心与主一起会代求和拯救;因此,这种信被赐给与父神分离的人类,作为接受和救赎的一个媒介,因为亚当吃了知识(或科学)树后,人就不再处于凭自己行善的状态,他因具有神的形像,因而失去自己的自由意志;最后,上述这些事都是主的功德,人唯独凭主的功德才能得救。在教义方面的这些事物主要是那些处于唯信之人身上的信之事物。主若愿意,别处将解释并说明,没有人能凭属于理解力的任何属灵视觉感知、从而相信这些事中的任何一件事,只能从记忆知道、因而谈论它们,没有对它们的任何理解;因此,这种教义里面没有任何聪明智慧。
还要说明像这样的人在生活上是何品质。他们教导说,人通过唯信被神引导,甚至被引向行善的努力,行为上的良善本身对得救毫无贡献,但唯信可以,任何邪恶都不会定他的罪,因为他处于恩典,并且称义了。他们还设计出他们称之为唯信进程的一些步骤,甚至直到称义的最后阶段。第一步是在属于信仰的事物,尤其上述事物方面的信息;第二步是来自圣言或讲道的确认;第三步是心理调查,不管是不是这样;由于那时怀疑和随之而来的动摇,也就是试探流入,所以圣言对信仰运作的确认是必不可少的,人由此拥有信心,这就是胜利。他们补充说,必须注意,理解力不可以超越圣言对唯信称义的确认;如果它超越了这种确认,没有被保持在对信仰的服从中,那么这个人就屈服了。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是行善的努力;这是来自神的一种流注,这流注丝毫不来自人,是信的果子;因为他们说,一个人如此完全称义后,任何邪恶都不会定他的罪,任何良善也拯救不了他,但唯信能拯救他。由此清楚可知,这些人在生活上是什么样,即:他们为自己,而不是为神生活,为世界,而不是为天堂生活;因为这源于以下信仰:邪恶不会定罪,良善不会拯救。他们也不知道,没有仁爱生活的信仰不是信仰,人应当避开邪恶,貌似凭自己行善,然而又相信这是来自主,否则邪恶无法摆脱,良善无法被采用或归给。不过,别处会更详细地说明这个主题。
这就是那些形成龙头之人的教义和生活,他们大部分是学识渊博的显贵,很少来自普通民众;原因在于,领袖或前者视这些事为神学奥秘,普通人因世俗工作而无法理解它们。这些人属于龙的头,还因为他们败坏并歪曲圣言中教导爱、仁和生活的所有内容;事实上,就本身而言,圣言只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教义,决不是与仁分离之信的教义。他们通过称圣言的一切要么为信,要么为一种他们不吃的果子而歪曲圣言,因为他们不思想生活或行为;因此,他们没有被这果子滋养。此外,他们只允许这些原则进入记忆,并从那里进入最接近记忆的思维,这是感官思维,其中没有任何属灵之物,这种思维不会调查一件事是不是真的。因此,他们注意不让任何东西进入属于理解力的内在视觉,因为他们不想知道关于他们的信所说的这一切违背被光照的理解力,如同它们违背了圣言的真正意义一样。这就是为何那些构成龙头的人没有纯正真理,因为从一种虚假原则,如唯信,只能流出在一个连续系列中的虚假;事实上,像唯信那样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无仁之信不是信,因为仁是信的灵魂;因此,谈论唯信就是谈论没有灵魂、因而没有生命的东西,这种东西本身是死的。
(3)那些出于自我聪明从圣言为自己孵化出教条的人构成龙身,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所有研究圣言,并处于自我之爱的人也处于自我聪明的骄傲;所有处于这种骄傲,同时在来自属世之光的聪明上很擅长的人都由此为自己孵化出教条;这是基督教界的一切异端和一切虚假的源头。必须解释一下来自人的自我的聪明是什么样,不是来自人的自我的聪明又是什么样。来自人的自我的聪明来自他自己,而不是来自人的自我的聪明来自主。所有处于自我之爱的人都有来自他们自我的聪明,因为自我之爱正是人的自我,那些为了名声、荣耀和尊敬而阅读圣言,并从中收集教条的人就处于自我之爱。他们因不能看见任何真理,只能看见虚假,所以在龙的身体中;因为他们从圣言中收集并孵化出诸如支持他们的爱和从这些爱中流出的邪恶的那些东西,像那些与他们的教条相反的事物,也就是来自良善的真理,他们要么看不见,要么扭曲;但所有处于对真理的属灵情感,也就是热爱真理,因为它是真理,并有利于永生和人灵魂的生命之人都从主拥有聪明。可以说,他们的聪明不是来自他们的自我,而是来自主,因为当他们阅读圣言时,就被提升到他们的自我之上,甚至被提升到天堂之光中,并被光照;在天堂之光中,真理从真理本身显现,因为天堂之光就是神性真理。但那些处于自我之爱,并由此处于自我聪明的骄傲之人不能从他们自己的自我中被提升出来,因为他们不断关注自我,并且在一切最小的事上都如此行。这就是为何他们将拯救的一切都置于对他们自己教条的信仰,也就是置于知道和思考,却不同时置于生活,因而也不同时置于意愿和实行。因此,这些人构成龙的身体。这身体的心是自我之爱,其呼吸的气息,或它的灵是自我聪明的骄傲;龙因这两者而被称为“大红”,在希腊原文中,“红”这个词源自火红,因而源自爱和骄傲。
(4)那些不藉着教义研究圣言,同时处于自我之爱的人构成龙身的外在。外在或外层从内层发出,并像各个部位上的皮肤、鳞片和突起那样包含、围住和容纳内层。这些人构成龙身的外在,是因为他们没有圣言的属灵事物的聪明,或说不理解这些事物;事实上,他们只知道字义上的圣言,而圣言的字义具有这种性质:除非教义照亮道路,否则它可能会导致各种错误和虚假。因此,那些不藉着教义研究圣言的人能随心所欲地确认异端,因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以及由此产生的邪恶,还能欣然接受并捍卫它们。因为圣言的字义是神性真理的终端意义,因而是给属世和感官人的,适应它的理解,并且常常有利于它;因此,除非从教义的角度,如同从一盏明灯去解读和看待它,否则在属于天堂和教会的许多事上,它会把心智带入黑暗。然而,这些人却自以为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有智慧,而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智慧。
(5)所有构成龙的人都拜父神,视主为一个和他们自己一样的人,而不是神,即便视为神,也是将祂的神性置于祂的人身之上,而不是置于它里面。这一点将在下文得以说明,那里论述了龙与米迦勒的争战。
(6)由此可见,龙的“尾巴”表示那些构成龙头、龙身和龙的外在部分的人对圣言的歪曲和玷污;因为龙的尾巴,和一切动物的尾巴一样,都是脊柱的延续,也就是脑的延伸;因此,它照着可以说它所爱抚的头和身体的欲望、贪求和快乐而移动、弯曲和来回摆动。所有构成龙的人都歪曲并玷污圣言,因为他们由于自我之爱而属世和感官化,并由此处于自我聪明的骄傲,故经上说:“龙和他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把它们摔在地上。”“天上的星辰”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因而表示由此而来的来自良善的真理,“把它们摔在地上”表示扭曲、玷污、因而摧毁它们。
“他的尾巴”是指前面所描述的人构成龙,以及对圣言真理的玷污和摧毁,对此,我蒙允许在灵界见过两三次;因为出现在灵界的一切事物都代表属灵事物。当这些人出现在天堂之光中时,他们看上去就像长着一条长尾巴的龙;当许多这样的人出现时,这尾巴看似从南方穿过西方延伸到北方;这尾巴似乎还将天上的星辰拖下来,摔在地上。
714c、由于“龙”表示前面所描述的那些人,“他的尾巴”表示对圣言的歪曲和玷污,所以在圣言中,龙的“住处”和“床”表示只有虚假和邪恶的地方,如在以下经文中。以赛亚书:
干旱之地要变为水池,干渴之地要变为水泉;在龙(或蛇)的住处,就是它的巢穴,必有青草代替芦苇和灯心草。(以赛亚书35:7)
这些话论及主降临和祂在外邦人中间建立一个新教会;这些话的意思是,教会的真理和良善必在它们以前所不在的地方,甚至在有虚假和邪恶的地方;“干旱和干渴之地”和“龙的住处”,以及“芦苇和灯心草”表示以前虚假和邪恶所在的地方;而“水池”、“水泉”,以前龙所在的“巢穴”和“青草”表示那时他们将拥有的真理和良善。
耶利米书:
我必使耶路撒冷变为乱堆,为龙的住处;也必使犹大的城邑变为荒场,无人居住。(耶利米书9:11)
同一先知书:
看哪,有风声传来,有大骚动从北方之地而来,要使犹大城邑变为荒废,成为龙的住处。(耶利米书10:22)
“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犹大城邑”表示教义,也就是来自圣言的真理;“必使耶路撒冷变为乱堆”、“使犹大城邑变为荒废,成为龙的住处”表示对真理的歪曲和对良善的玷污,由此产生纯粹的虚假和邪恶,因为被歪曲的真理就是纯粹的虚假,被玷污的良善就是纯粹的邪恶;“风声和从北方之地而来的大骚动”表示与真理争战的虚假,与良善争战的邪恶;“北方之地”表示那些处于邪恶之虚假的人所在之地。
又:
夏琐必成为龙的住处,永远荒凉;没有一个人住在那里,人子也不在那里寄居。(耶利米书49:33)
“夏琐”表示属灵的财富,也就是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夏琐必成为龙的住处,永远荒凉”表示它们的毁灭,甚至直到它们不复存在,虚假和邪恶取而代之;“没有一个人住在那里,人子也不在那里寄居”表示教会的真理将不再剩下,“人子”表示教会的真理。
以赛亚书:
她的宫殿要长出荆棘,她的堡垒要长蒺藜和刺草;叫她作龙的住处,猫头鹰女儿的苑囿。(以赛亚书34:13)
这些话论及以东和列族,列族表示那些处于虚假和邪恶的人;“荆棘,蒺藜和刺草”表示他们所处的虚假和邪恶;“宫殿和堡垒”表示捍卫它们的教条;而“龙的住处,猫头鹰女儿的苑囿”表示一切良善和真理的毁灭,“猫头鹰”表示那些视虚假为真理的人,“它们的女儿”表示歪曲真理的欲望。
同一先知书:
鸮鸟必在她宫中回应,龙必在殿内回应。(以赛亚书13:22)
这话论及巴比伦,巴比伦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玷污和亵渎;鸮鸟所在的“宫(殿)”和龙所在的“殿”表示圣言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它们被玷污和亵渎了,“鸮鸟”表示被玷污和亵渎的真理,“龙”表示被玷污和亵渎的良善。
弥迦书:
为此我要悲痛哀号,剥光赤身而行;我要哀号如龙,悲鸣如猫头鹰的女儿。(弥迦书1:8)
这段经文论述了撒玛利亚的荒废,撒玛利亚表示教义方面的属灵教会,在此表示被荒废的教会;“剥光赤身而行”表示在真理和良善方面的毁灭;“悲痛哀号”表示为它哀恸,“哀号如龙”表示为被毁灭的良善哀恸,“悲鸣如猫头鹰的女儿”表示为被毁灭的真理哀恸。经上以一种代表性的意义说,哀号和悲鸣“如龙和猫头鹰女儿”,以及“剥光赤身而行”,“剥光”与龙所表相同,即表示缺乏良善,“赤身”与“猫头鹰的女儿”所表相同,即表示缺乏真理。
耶利米书: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使我成为空虚的器皿,他像鲸鱼将我吞下,用我的美味充满他的肚腹,又将我赶出去。要让巴比伦成为乱堆,为龙的住处,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无人居住。(耶利米书51:34, 37)
此处“巴比伦”和“尼布甲尼撒”也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玷污和亵渎。“他使我成为空虚的器皿,他像鲸鱼将我吞下,用我的美味充满他的肚腹,又将我赶出去”表示对一切真理的驱散,由此对一切良善的毁灭,“鲸鱼或海怪”与“龙”具有相同的含义,在原文,这个词用于这两者。“巴比伦要成为乱堆,为龙的住处,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无人居住”表示因他们的玷污和亵渎而对一切真理和良善的毁灭,“无人居住”表示任何人里面都没有良善。
约伯记:
我黑暗行走,没有日头,我在会中站着呼求,我成为龙的弟兄,鸣角鸮女儿的同伴。(约伯记30:28, 29)
这些话论及他在试探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以为自己受到诅咒;因此,“我黑暗行走,没有日头”表示就像一个魔鬼,没有爱之良善;“在会中站着呼求”表示在真理当中,却又处于虚假;“成为龙的弟兄,鸣角鸮女儿的同伴”表示与那些处于邪恶、没有良善,处于虚假、没有真理的人合而为一,“龙”表示那些玷污良善,把它们扭曲成邪恶的人,“鸣角鸮的女儿”表示那些如此对待真理的人。
大卫诗篇:
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步伐也没有偏离你的路,你在龙之地压伤我们,以死荫遮盖我们。(诗篇44:18, 19)
这段经文也论述了试探。“神在龙之地压伤他,以死荫遮盖他”表示这样就像感官人那样切断了从天堂而出的流注,所以他无法感知何为良善和真理,“龙之地”表示地狱中那些系龙们的人,也就是那些在自己里面摧毁一切良善的人所在之地;这些人所处的虚假被称为“死荫”。
又:
你必践踏狮子和虺蛇,践踏狮子和龙;因为他把他的爱放在我身上,我就要搭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诗篇91:13, 14)
“践踏狮子和虺蛇”表示摧毁荒废教会真理的内在和外在虚假;“践踏狮子和龙”表示摧毁荒废教会良善的内在和外在虚假;“我就要搭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表示引导一个处于取自圣言的教义之人离开虚假,把他引向内在真理和良善,“搭救”表示引导离开虚假,“安置在高处”表示引向内在真理,“知道我的名”表示处于取自圣言的教义。
玛拉基书:
我恨恶以扫,使他的群山荒废,把他的产业交给旷野的龙。(玛拉基书1:3)
“以扫”表示那些在属世人方面处于良善的人,在此表示那些在属世人方面处于邪恶的人;因此,经上说:“我恨恶以扫。”“我使他的群山荒废”表示属世人的爱之良善将被摧毁;“我把他的产业交给旷野的龙”表示这良善的真理将被感官人的虚假摧毁。
以西结书:
埃及王法老,这卧在自己河中间的大龙(或鲸鱼),看哪,我与你作对;你曾说,我的河是我自己的,是我自己造的。(以西结书29:3, 4; 32:2)
这段经文描述了属世和感官人的自我聪明的骄傲;“埃及王法老”表示属世和感官人;“龙(或鲸鱼)”表示在知识或科学,也就是虚假或因自我聪明的骄傲而被歪曲的事物方面的属世和感官人。不过,前面解释了这些话(可参看AE 513a节)。
摩西五经:
他们的葡萄树出自所多玛的葡萄树,来自蛾摩拉的田园;他们的葡萄是苦胆葡萄,全挂都是苦的。他们的酒是龙的毒液,是虺蛇残忍的苦胆。(申命记32:32, 33)
前面解释了这些话(可参看AE 519b节)。在那里,“他们的酒”被称为“龙的毒液,虺蛇残忍的苦胆”,表示在雅各的后代中间的教会真理是外在的,其中内在有地狱的邪恶和虚假;“龙和虺蛇”表示感官事物,也就是属世人的终端,充满可怕的邪恶和确认这些邪恶的虚假。原因在于,属世人没有通过属灵心智从主那里接受任何东西;因此,凡它所接受的,都来自地狱。
714d、“龙”表示诸如前面已经阐述的那些事,这一点可从本章接下来的内容更充分地看出来,即:他对即将生产、逃到旷野的妇人的敌意,以及他与米迦勒的争战;这一点从启16:13–15, 20:2, 7, 8, 10, 14进一步看出来,在那里,经上论到他说“他被捆绑一千年,后来被释放,出来要迷惑列族,就是聚集歌革和玛各去与圣徒争战”,后来又说“他被扔在火与硫磺的湖里”;由此可见,“龙”表示那些因不承认仁与爱之良善是用于救赎的媒介或手段而没有这良善,反而视该良善为他们出于说服而称之为信的一种知识(或科学)的人;当仁与爱之良善没有通过人的生活被植入时,邪恶就取而代之,哪里有邪恶,哪里就有虚假。
由于“蛇”表示感官事物,也就是属世人的终端,这些事物不是邪恶,只有在那些邪恶的人那里才是邪恶,还由于在希伯来语,表示龙的这个词与表示无毒之蛇的词是一样的,所以在圣言中,当“龙”是指这些蛇时,“龙”表示并非邪恶的感官事物,或就人而言,并不邪恶的感官人。在希伯来语,这个词是指龙和这种蛇,这一点可见于摩西五经:
当摩西被吩咐从荆棘中把他的杖丢在地上,它变作蛇时,他就捉住它的尾巴,它在他手里又变成一根杖。(出埃及记4:3, 4)
出埃及记:
摩西拿杖,把它丢在法老面前, 它就变作蛇(龙),术士也用他们的杖照样行了;但摩西的杖,那时是一条蛇(龙),吞了术士的杖,就是蛇(龙)。(出埃及记7:9–12)
在原文,前面经文中所翻译的蛇这个词和后面经文中所翻译的这个词是不同的;在前面的经文中,经上用的是在圣言的其它部分通常用于蛇的词,但在后面的经文中,这个词被译为“龙”;因此,也可以这样翻译,当摩西的杖被丢在法老面前时,它又变成龙。由此可知,“龙”与“蛇”一样,在好的意义上表示感官层,也就是属世人的终端,前提是它不邪恶或恶毒。
以赛亚书也提到这种较温和意义上的“龙”:
田野的野兽必尊重我,龙和猫头鹰的女儿也必如此,因我使旷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以赛亚书43:20)
耶利米书:
田野的母鹿生下小鹿,就撇弃,因为无草;野驴站在山冈上,喘风或气好像龙;它们的眼目因无草而失明。(耶利米书14:5, 6)
在这些经文中,被译为“龙”的这个词与通常译为“蛇”的词是一样的,还译为海中的“鲸鱼”,这些具有相同的含义,即表示总体上人的属世层,也就是感官层;因此,最后这句经文可以译为:“它们喘风好像鲸鱼。”在以赛亚书(51:9)、耶利米书(51:34)、以西结书(29:3, 4)、大卫诗篇(74:13, 14)同样如此。此外,也有些纯感官人是善的。
715、“七头”表示他们已经玷污的圣言圣物的知识或科学,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但却又狡猾。这从“头”和“七”的含义清楚可知:“头”是指聪明和智慧,在反面意义上表示疯狂和愚蠢(对此,参看AE 553, 577节),它还表示狡猾(AE 577节);“七”是指所有人和所有事物,论及圣物(参看AE 257节),所以在此论及他们所玷污的圣言圣物。“七”论及圣言,故在反面意义上论及被玷污和亵渎的圣物,因为在圣言中,每个词都有一个反面意义,与圣物相反之物是亵渎。由此清楚可知,龙看上去所拥有的“七头”不是指头和七,而是指他们所玷污的圣言圣物的知识或科学,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但却又狡猾。
“龙的头”表示疯狂,因为教会之人的聪明来自从圣言而来的纯正真理。真正的人类理解力是由属世、文明、道德和属灵真理形成并完善的,内在理解力由属灵真理形成并完善,但外在理解力由道德和文明的真理形成并完善;因此,真理如何,由它们所形成的理解力就如何。一切属灵真理都来自圣言,并与爱和仁的良善构成一体。因此,当一个人将教会和天堂的一切都置于信,并将这信与仁和爱的良善分离,如那些构成龙头的人所行的,如前所述时,内在理解力就无法形成,因此这些人在属灵事物上拥有疯狂,而不是聪明。因为从一个虚假原则流出的,是在一个连续系列中的虚假;由于仁之良善的分离,他们绝不可能拥有任何纯正真理,因为一切真理都属于良善,事实上是形式上的良善。由此清楚可知,“龙头”表示在属灵事物上的疯狂。
“龙头”也表示狡猾,因为所有构成龙头的人都是纯属世和感官的,这些人若同时研究圣言和教会的教义,抓住虚假,而不是真理,并利用知识(或科学)确认这些虚假,就比其他所有人都更狡猾;但这种狡猾在世上不像后来当他们成为灵时那样显明自己,因为在世上,他们利用隐藏狡猾的外在虔诚和伪装的道德掩盖他们的狡猾;但由于狡猾在他们的灵里,所以当外在被除去时,如在灵界的情形,它就变得显而易见了。不过,要知道,“龙”所表示的狡猾是在通过基于谬误和诡辩,以及迷住理解力的具有说服力的事物进行推理,因而通过给予虚假以真理表象来扭曲圣言的真理和良善上的狡猾。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可从迷惑第一代父母的“蛇”明显看出来,经上说它“比田野的任何野兽都更狡猾”(创世记3:1);“蛇”与“龙”具有相同的含义;因此,在启12:9,龙也被称为“迷惑全世界的古蛇”。
716、“十角”表示大能或许多能力。这从“角”和“十”的含义清楚可知:“角”是指对抗虚假和邪恶的真理的能力,在反面意义上是指对抗真理和良善的虚假的能力(对此,参看AE 316, 567节);“十”是指所有人和所有事物,同样是指许多人和许多事物(对此,也可参看AE 675节);这表明,“十”表示大能。龙拥有大能,这一点从接下来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即:由于他,妇人所生的男孩子被提到神那里去了,他的尾巴将星辰的第三部分从天上拖下来;以及他与米迦勒及其使者争战;后来他挑动歌革和玛各,以及大量民族去与圣徒争战。
“龙”拥有这种能力,是因为“龙”表示那些将信与仁之良善,也就是作为分离出去,并通过圣言字义来确认这种分离的人,他们就这样扭曲了圣言的字义,使其脱离了它的真正意义,可以说把它从天上拖下来;由于在启示录所论述的教会终结的时候,没有仁爱,所以这时龙拥有了能力。因为在教会的末期,每个人都想为自己、为世界,并照着自己的属世秉性生活,很少有人想为主、为天堂和永生生活;关于唯信,也就是与仁分离之信的原则就支持前一种生活,并且就像河里的水流一样把所有人都卷进来,把他们带入这种信仰和这种生活。这就是为何表示这些人和这些事物的“龙”看似有“十角”。
此前已说明,来自邪恶的虚假没有任何能力;但必须知道,来自邪恶的虚假并没有对抗来自良善的真理的能力;因为来自良善的真理来自主,主凭祂的神性真理拥有一切能力。但来自邪恶的虚假拥有“龙的十角”所表示的一种能力,因为它们战胜了那些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之人,这些人和这些虚假行如一体;此外,人从父母那里遗传性地、后来又从实际生活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尤其在教会终结的时候;来自邪恶的这些虚假无法在一瞬间、只能一点一点地从人身上被驱逐出去;如果它们瞬间被逐出去,人就会灭亡,因为它们构成人的生命。由于这就是在教会终结的时候,人的状态,所以邪恶之虚假占了上风,尽管它们没有对抗来自良善的真理的任何能力。主凭祂的神性真理可以立刻逐出人里面的邪恶之虚假,但这会将此人立刻投入地狱;因为这些虚假必须首先被移走,它们被移走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有为植入来自良善的真理提供的地方,并且人被改造。此处“龙”所指的这些人也由与公绵羊争战的“公山羊”(但以理书8章)和马太福音25章中的“公山羊”来表示,因为那里的“公山羊”表示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人,“公绵羊”和“母绵羊”表示那些处于仁爱的人。
717a、“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表示在秩序终端中的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字义的真理,在此表示被玷污和亵渎的这些真理。这从“龙头”、“冠冕”和“七”的含义清楚可知:“龙头”是指圣言的真知识或科学,它们已经被玷污和亵渎了;这些“头”表示在属灵事物上的疯狂,然而又在欺骗和引入迷途上的狡猾(可参看AE 714d节)。“冠冕”(或宝石)是指在秩序终端中的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字义的真理(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七”表示一切事物,论及圣物,在反面意义上论及亵渎之物(对此,参看AE 715节),在此论及亵渎之物,因为圣言的真理被玷污,从而被亵渎了。由此清楚可知,“龙头上的七个冠冕”表示在秩序终端中的神性真理,在此表示被玷污和亵渎的这些真理。
“宝石”,也就是“冠冕”,表示在秩序终端中的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字义的真理,因为“石头”表示真理,因此“宝石”表示神性真理。它们表示在秩序终端中的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字义的真理,因为这些真理是透明的;它们里面有灵义,而灵义里面有天堂之光,这使得圣言字义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光明或说透明,也照着灵义上的事物系列或联系而多种多样,由此产生了天堂之光的修改,这些修改产生了诸如出现在众天堂,又从那里出现在各种宝石上的颜色。
冠冕出现在龙的七头上,是因为圣言字义的真理闪闪发光,无论它们在哪里,无论是在恶人身上还是在善人身上;它们里面的属灵之光不会因它们在恶人身上而熄灭,因为天堂仍流入这些真理。但恶人会玷污它们,从而在它们里面看不到天堂之光的任何东西,却相信它们是神圣的,因为恶人用它们来确认其宗教的虚假;因此,他们相信它们的神圣,所以这些真理仍在他们面前闪闪发光;由于情况是这样,还由于他们通过这些真理为自己获得与天堂的交流,所以他们最终被剥夺它们,只剩下自己的虚假,而这些虚假里面没有光;当他们被送入地狱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圣言字义的真理显现为冠冕,这一点从灵界的冠冕明显看出来。在天上天使的宫殿中,有许多东西因宝石而闪闪发光。有时宝石也被送到较低部分,作为礼物送给那些做某种善事的人;它们甚至在那里如在世上那样被出售,尤其被犹太人出售,犹太人也在那里做宝石交易。犹太人之所以蒙恩被允许在灵界如在自然界那样做宝石交易,是因为他们视圣言字义为神圣。由于同样的原因,天堂之下的高贵女子也如在世上那样饰有王冠。当被问到在天堂,因而在较低部分的这些王冠是从哪里来的时,回答是,它们来自主,来自从祂而来的属灵之光,它们是被称为结果的属灵之光的终端;也有人说,它们是代表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情感的形式,因而是秩序终端中的神性真理,就是诸如圣言字义的真理那种。由于这就是宝石的起源,所以在灵人界,有些人被允许通过将来自圣言字义的真理组合在一起而制作王冠,但这些王冠不是真的,也不像水晶那样硬,因为它们是人造的。
由此可见,在以下经文中,“王冠或宝石”表示什么。以赛亚书:
你这受苦待因暴风飘荡不得安慰的人哪!看哪,我必以锑石安置你的石头,以蓝宝石立定你的根基,我要使你的太阳成为红宝石,使你的城门成为红玉石,使你一切的边界成为渴慕的石头,你所有的儿子都必受耶和华的教导。(以赛亚书54:11–13)
这些话论及那些不生育的人,他们要有许多儿子;不生育的人是指没有神性真理的外邦人,因为他们没有圣言,故经上说“你这受苦待因暴风飘荡不得安慰的人哪”,“受苦待因暴风飘荡”论及侵扰他们,把他们推来推去的虚假。“我必以锑石安置你的石头,以蓝宝石立定你的根基,我要使你的太阳成为红宝石,使你的城门成为红玉石,使你的边界成为渴慕的石头”表示当主降临时,祂将向他们揭示神性真理,并教导他们。很明显,此处提到的“宝石”表示秩序终端中的神性真理,如圣言字义的真理,这些真理里面有内在真理,就是诸如在圣言灵义中的那类真理;因为要用这些宝石来安置的“根基、城门和边界”表示终端;因此,此处总体上的“石头”,以及“蓝宝石”、“红宝石”、“红玉石”,表示诸如圣言字义中的那类真理,它们都是终端真理,因为它们是给属世和感官人的。由于这些话表示外邦人在神性真理上所接受的教导,所以经上补充说:“你所有的儿子都必受耶和华的教导。”此处不需要解释“蓝宝石”、“红宝石”、“红玉石”表示什么,只需说明,总体上的“宝石”表示终端真理。
717b、由于“新耶路撒冷城”表示新教会的教义,“其城墙的根基”表示终端神性真理,“城门”表示引入性的神性真理,所以在启示录,经上用十二样宝石来描述这根基,用珍珠来描述城门:
新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或玉髓,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橄榄石,第八是绿柱石,第九是黄玉,第十是绿玉髓,第十一是风信子石,第十二是紫晶。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纯金的,好像透明的玻璃。(启示录21:19–21)
形成根基的这“十二样宝石”和形成城门的“十二颗珍珠”表示终端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字义的真理,新教会的教义就建立在这些真理的基础上,人也通过这些真理,如同通过城门被引入。经上说根基是“十二样宝石”的,城门是“珍珠”的,是因为圣言的字义包含灵义在里面,因而包含天堂之光,这光使圣言的字义透明,如同这些石头因光和火而透明一样。不过,关于这个主题,等解释这些细节时,再予以详述。
在摩西五经,亚伦的以弗得上用来制作被称为乌陵与土明的决断胸牌的宝石,以及以弗得肩带上的宝石具有相同的含义:
他们要拿金线和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用巧思者的手工作以弗得。你要取两块红玛瑙石,在上面刻以色列儿子的名字,要用刻石头者的手工;用印章的刻法,将以色列儿子的名字刻在这两块石头上;使它们镶在金槽里;要将这两块石头安在以弗得的肩带上。你要用巧思者的手工,做一个决断的胸牌,要和以弗得一样的作法作它;你要给它镶上镶石头,要有四行石头。第一行是,红宝石、黄玉、红玉;第二行是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第三行是青金石、白玛瑙、紫晶;第四行是水苍玉或绿柱石、红玛瑙、碧玉。这些石头都要按着以色列儿子的名字,按着他们的名字是十二块;用印章的刻法,各按自己的名字代表十二个支派。这是决断的胸牌,就是乌陵与土明。(出埃及记28:6–30)
没有人能知道这些事物涉及什么,除非他知道亚伦代表什么,因而他的衣服表示什么,以及以弗得具体表示什么,因为正因他的衣服具有意义,所以它们才被称为“圣衣”;还知道以弗得上被称为“决定的胸牌,就是乌陵与土明”的“胸牌”表示什么;以及“以色列十二支派”和“按着他们名字的十二块石头”表示什么。关于亚伦自己,他代表祭司职分,也就是主的属天国度方面的主;而“他的衣服”总体上代表属灵国度,因为在天堂,属灵国度围住属天国度。事实上,天堂被划分为两个国度,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从主发出的神性良善被接受的地方被称为属天国度,神性真理被接受的地方被称为属灵国度;因此,“亚伦的衣服”一般表示神性真理,“以弗得”一般表示终端中的神性真理,因为以弗得是最外面的圣衣。“衣服”一般表示真理,当主在三个门徒面前变像时,亮白如光的“主的衣服”表示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被士兵分了的“主的衣服”所表相同(可参看AE 64, 65, 195, 271, 395, 475a, 476, 637节)。这表明,“以弗得胸牌上的十二块石头”表示终端中的神性真理,和“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十二支派”一样;在圣言中,这些都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教会真理(可参看AE 431, 657节)。
胸牌之所以由宝石构成,宝石下面是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是因为通过它,他们可以从天上得到答复,这些答复就在胸牌上,并从它通过这些石头发出的颜色变化、照着对天堂里的神性真理的代表显示出来;事实上,从主经由众天堂向较低部分流下来的神性真理就在那里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出来。这表明,这些“宝石”表示终端中的神性真理。不过,《属天的奥秘》(可参看9856–9909节)对这些事物解释得更充分;关于以弗得肩带上的两块红玛瑙石(AC 9831–9855节);“以弗得”表示属灵教会的外在,也就是终端中的神性真理(AC 9824节);“红宝石、黄玉、红玉”具体表示什么(AC 9865节);“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表示什么(AC 9868节);“青金石、白玛瑙、紫晶”表示什么(AC 9870节);“水苍玉或绿柱石、红玛瑙、碧玉”表示什么(AC 9872节)。
717c、在以西结书,用来描述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科学的知识,因而描述推罗王的聪明的“宝石”具有相同的含义:
推罗王啊,你充满智慧,全然美丽;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各样宝石是你的遮盖,就是红宝石、黄玉、金钢石、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蓝宝石、绿玉髓、翡翠和黄金。你是基路伯,就是遮盖者的展开,我已安置你,你就在神的圣山上,你行走在火石中间。(以西结书28:12–14)
由于“推罗王”表示来自圣言、事实上来自其字义的教会真理的知识或认知,所以经上说“他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伊甸神的园”表示通过圣言来自主的聪明,因为“伊甸”和“东方”一样,表示主,“神的园”是指来自祂的聪明;由于真聪明只有通过来自按其真正意义来理解的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才能获得或给予,所以经上说“各样宝石是你的遮盖”,“各样宝石”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遮盖”表示遮盖其内在的圣言的外在;圣言的外在是遮盖内在,也就是圣言灵义的圣言字义。由于人从这灵义中拥有智慧和聪明,所以经上说:“推罗王啊,你充满智慧,全然美丽。”“美丽”表示聪明,因为在天堂,一切美丽都取决于聪明。“基路伯,就是遮盖者的展开”也表示圣言的字义,因为“基路伯”表示保护,免得不通过爱之良善就靠近主;圣言的字义就是那进行保护的,因为它遮盖它的内层。“圣山”表示在爱与仁之教义方面的教会;他行走在中间的“火石”表示与生活相一致的来自爱之良善的真理。此处“宝石”表示因天堂之光,也就是神性真理而透明的真理,这一点可从以下考虑清楚看出来:在圣言中,“推罗”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终端真理,就是诸如属于圣言字义的那种。“推罗”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可参看AE 514a, b节)。
同一先知书:
亚兰因你的工作很多,就作你的客商,他们用绿玉髓、紫色布、刺绣、细麻布、珊瑚、红宝石兑换你的商品。示巴和拉玛的商人,这些人用各类上好的香料、各类的宝石和黄金兑换你的货物。(以西结书27:16, 22)
这些话也论及推罗,推罗表示教会中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如前所述。由于“亚兰、示巴和拉玛”同样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兑换”表示这些的获得,所以经上说这些地区或民族用“宝石”来兑换。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就是终端中的真理,如圣言字面上的意义和字义的真理。
约伯记:
其石头是蓝宝石之处,它还有金沙。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用白银称它的价值;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能评价它;黄金和金刚石不足与它比较;珊瑚、水晶不能与它相提并论,智慧的选择胜过珍珠;埃塞俄比亚或古实的黄玉不足与它比较。看哪,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约伯记28:6, 12, 13, 15–19, 28)
由于一切智慧和聪明都通过属灵地所理解的终端神性真理而来,这些真理由此处提名的宝石,如“红玛瑙、蓝宝石、金刚石、黄玉和珍珠”来表示,并且这些石头都是由尘世物质形成的,在世上被视为宝贵,但在聪明和智慧方面如同无有,或毫不重要,所以经上说它们不足与聪明和智慧比较,金银也不足与这些事物比较。用这些来作比,是因为它们具有意义;否则,它们相对来说毫不重要。
诗篇:
耶和华啊,你必起来怜悯锡安,因你的仆人渴慕它的石头。(诗篇102:13, 14)
耶和华的仆人所渴慕的“锡安的石头”表示神性真理,因为耶和华必怜悯的“锡安”表示处于属天之爱的教会。
撒迦利亚书:
看哪,我在大祭司约书亚面前所立的石头,在一块石头上有七眼;看哪,我要雕刻它的雕刻。在那日,你们各人要请同伴到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撒迦利亚书3:9, 10)
这些话论及主的降临;在大祭司约书亚面前所立的“石头”表示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一块石头上的七眼”表示属于神性真理,因而属于圣言的神性智慧和聪明;“七”论及圣言和教会的圣物,“眼”表示聪明和智慧;“雕刻雕刻”表示它的代表和意义;他们要来到下面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表示来自内在和外在真理的教会和教义;内在真理是被称为属灵的真理,外在真理是被称为属世的真理,前者由“葡萄树”来表示,后者由“无花果树”来表示。
摩西五经:
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祂脚下仿佛有蓝宝石的作工,好像天空物质一般明净。(出埃及记24:10)
“以色列的神”表示主;“祂脚下蓝宝石的作工”表示终端中的神性真理,如字面上的圣言;“脚底”表示终端,也就是犹太民族所能看到的一切,因为他们处于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外在,没有处于内在。“蓝宝石”表示因内在真理而透明;“好像天空物质一般明净”表示天使天堂的透明。不过,《属天的奥秘》(9406–9408节)解释了这些事物。由于“宝石”表示因内层真理而透明的终端中的神性真理,所以在启示录,经上将新耶路撒冷城的光辉描述为:
如同贵重的宝石,好像碧玉石,明如水晶。(启示录21:11)
再者,由于这本书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坐在马上的”表示圣言方面的主,所以:
只见坐在白马上的,头上戴着许多冠冕,祂的名字称为神的圣言。(启示录19:12, 13)
717d、关于那些处于神性真理的人那里的宝石,就这么多了;现在要说一说那些处于地狱虚假的人那里的宝石。他们活在世上时,也拥有宝石,因为他们拥有来自圣言的属世意义,也就是字义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因此,宝石或冠冕同样被归与他们,如此处被归与“龙”,只见他头上戴着“七个冠冕”,因为无论被恶人拥有,还是被善人拥有,圣言仍是圣言,其真理仍是真理本身;恶人对圣言真理的败坏和歪曲改变不了它们的本质。因此,在接下来启示录的经文中,类似事物出现在骑在朱红色兽上的女人身上,经上用她来描述巴比伦;论到她,经上说:
一个女人骑在满了亵渎之名的朱红色兽上,那曾有七头十角;她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在她额上有名写着,大巴比伦。(启示录17:3–5)
对此,详情可见于下文。在启示录的别处也是如此:
地上的客商也都为大巴比伦哭泣悲哀,因为没有人再买她的货物了,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丝绸、朱红色料的货物。客商要说,祸哉,祸哉,这大城!那披着细麻、紫色和朱红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的!(启示录18:11, 12, 15, 16)
由于“宝石,以及紫色料和细麻布”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所以经上论到财主或富人说:
拉撒路躺在他门口,他穿着紫色和细麻布衣服。(路加福音16:19, 20)
“财主或富人”是指犹太民族;由于它拥有包含神性真理的圣言,所以经上说“穿着紫色和细麻布衣服”,“穷人拉撒路”是指没有圣言,因而没有真理的外邦人;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富人虽然邪恶,后来被投入地狱,却仍拥有紫色和细麻布衣服。
在但以理书,论到与南方王交战的北方王,经上也说了类似的话:
北方王倒要敬奉堡垒的神取而代之,用金、银、宝石和可爱之物敬奉他列祖所不认识的神;他必靠外邦神建造坚固的堡垒;凡承认他的,必大得尊荣。(但以理书11:38, 39)
这一章论述了北方王与南方王的交战;“北方王”表示那些从圣言拥有知识,却不照之生活的人,因而也表示那些处于所谓的唯信,但没有处于仁爱的人,因为他们弃绝仁爱,认为它无助于救赎。但“南方王”表示那些从圣言处于聪明的人,因为他们处于仁爱;这些人是“南方王”,或属于“南方王”,因为“南方”表示光,“光”表示聪明,那些处于仁爱,也就是信之生活的人从圣言拥有聪明之光。但“北方王”,或属于“北方王”的人就是前面所描述的那些人,因为“北方”表示黑夜,也表示冷光,就像冬天的光,这光因没有热而无法带来结实或繁殖;因为属灵之热是仁爱,一切萌芽都通过光从热发生。经上描述这些王之间的争战,是因为所论述的是教会的末期,那时救赎的一切都被置于来自圣言的知识或科学,丝毫没有被置于生活。犹太民族将一切都置于传统,他们用传统歪曲了圣言;当没有仁爱的生活时,圣言的真理就变成传统;同样,当信与仁分离时,圣言的真理就变成虚假。由此明显可知,“北方王”也表示那些处于唯信,也就是无仁之信的人。
在但以理书,与公绵羊搏斗的“公山羊”也表示这些人;在本章,“龙”同样表示这些人;不同之处在于,严格来说,“龙”表示通过教义和生活确认与仁分离之信的有学问的人,因为这些人像龙一样,有摧毁仁爱的毒液。因此,但以理书(12:1)也提到天使米迦勒。“北方王倒要敬奉他们列祖所不认识的外邦神”、“用金、银、宝石和珍珠敬奉他”表示那些将教会的一切都置于来自圣言的认知或科学的知识,丝毫不置于生活的人败坏并歪曲圣言的真理;“他的神”表示被歪曲的圣言的真理,因为当圣言提到“神”时,“神”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当圣言提到“耶和华”时,“耶和华”是指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因而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良善;因此,“他列祖所不认识的外邦神”表示被歪曲的圣言真理,这些真理本身是虚假,不被以前那些属教会的人所承认。“宝石和可爱之物”,以及“银和金”表示圣言的这些真理和良善本身,尽管被歪曲了,因为圣言的真理当被恶人拥有时,不会改变它们的本质。“取而代之的堡垒”和“坚固的堡垒”表示被圣言字义确认的自我聪明的事物,圣言的字义是这样,当它没有从内在被理解时,可能会被如此解读,以至于确认任何异端。由此明显可知,“龙头上的七个冠冕”表示什么。
718、启12:4.“他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表示对圣言的一切真理的歪曲和玷污。这从“用尾巴拖拉”、“第三部分”和“天上星辰”的含义清楚可知:“用尾巴拖拉”当论及“龙”时,是指歪曲和玷污(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第三部分”表示全部或所有,论及真理(参看AE 384, 506节);“天上星辰”是指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也可参看AE 72, 402节),因而也指真理,因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就是属世人的真理,理性和属灵人由此拥有聪明。由此明显可知,“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当论及龙时,表示歪曲和玷污圣言的真理。
这就是含义,因为“龙”一般表示所有承认并阅读圣言,却不照之生活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将生活,也就是仁爱与信仰分离了,以为只思想圣言中的那些事物,说服自己相信他们通过以信靠和信心从圣言思想并谈论某些东西就会得救,相信使人称义并得救的,是唯信,而不是生活或行为的任何东西,就足够了;这些人由“龙”来表示(可参看AE 714节)。为了从圣言确认自己的教条,这些人提出了一些提到信并论述信的经文;而提到仁与爱,并谈到行为的经文,他们却通过把它们用于唯信而败坏了,从而歪曲了圣言,而圣言从头到尾都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教义。“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就表示对圣言真理的这种歪曲和玷污。这就是这些话的意思,因为尾巴是大脑经由背部脊柱的延续,是背部脊柱的附属物;因此,它会根据属世人的渴望和欲望被头部和身体移动。因此,尾巴的动作是从感官人所处的爱之快乐流出的结果,感官人的爱歪曲并玷污圣言的真理。“尾巴”表示感官层,也就是属世人的终端(可参看AE 559节)。无论是说感官人的爱歪曲并玷污圣言的真理,还是说感官层如此行,都一样,因为感官层喜欢为身体和世界、因而照着自己的秉性生活;它感知这种生活,却不感知内在生活,所以否认内在生活。
719、前面说明,感官层歪曲并玷污圣言的真理;但重要的是,要知道它如何歪曲并玷污圣言,因为那些不知道这种事是如何做到的、不了解圣言性质的人,可能会以为圣言的真理既然是真理,并存在于字义中,就不可能变成虚假。从自然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也让属世人清楚明白这一点。在眼睛看来,太阳似乎每天都绕地球转一圈,同时也每年转一圈;因此,圣言说,日升日落产生白天、中午、晚上和黑夜,也产生春、夏、秋、冬四季,因而产生日子和年份;然而,太阳保持不动,而地球每天自转,并且每年绕着太阳转;因此,太阳的行进只是一种表象,因而是一种谬误。当知道并接受了这个真理,即:不是太阳,而是地球在移动时,这两者都是真的,即:太阳在太阳系的中心保持不动,它也有自己的行进;对理性人来说,太阳保持不动是真的,对感官层来说,它有自己的行进是真的,因此两者都是真的,对理性人来说实际上是真的,对感官层来说表面上是真的。然而,如果理性人不说明这个现象,那么太阳实际上在行进这个虚假就被相信了,因此太阳没有离其本位,而是地球在移动这个真理就被歪曲了;但当理性人说明了这个现象时,这个真理就不会被歪曲。字义上的圣言的一切细节也一样;这字义因是终端意义,故是属世的,适合感官人、因而适合孩子和简单人的理解;因此,它里面的大多数事物都是真理的表象,除非从一个属灵的,也就是被光照的理解力来感知这些,否则它们就变成虚假;因为那时它们被相信是实际上真实的,而非仅表面上是真实的。但当它们同时被理解性地并属灵地感知时,情况就不同了;那时圣言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在真正意义上是实际上真实的,在字义上是表面上真实的,如前面关于太阳所说的。由此可见,圣言中的无数事物是如何被歪曲和玷污的;如神试探人,祂发怒、行恶,把人投入地狱;同样在最后审判之日,主将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那时太阳和月亮都要收回其光辉,众星也从天堂坠落;以及世界和大地都要灭亡,对一切事物的一个新造要发生;此外还有其它类似的事,它们都是圣言字义的真理,但如果不同时从一个被光照的理解力来看待它们,它们就会变成虚假。但下文会解释唯信,也就是与仁分离之信如何歪曲圣言的一切。
720、“把它们摔在地上”表示它们的灭绝和毁灭。这从“摔在地上”的含义清楚可知:“摔在地上”当论及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因而表示真理的“星辰”时,是指灭绝并毁灭它们,因为当真理被歪曲和玷污时,它们就被灭绝并毁灭了。被歪曲和玷污的真理比来自其它任何源头的虚假都更虚假;事实上,来自其它源头的虚假不会如此灭绝并毁灭真理,因为它们会在自己里面或附近给真理留点空间。来自其它源头的虚假尤指来自无知、谬误和那些没有圣言之人的宗教的虚假。要知道,那些活在邪恶中,却又说自己因有信而得救的人几乎没有任何纯正真理,无论他们从圣言字义中知道并引出多少东西。因为圣言的字义是这样,若不从内层来理解它,它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被解读,若不从纯正的真理来看待它,它可能会仅仅根据字面被相信,从而照着前面用与太阳的行进和固定作对比所说明的被歪曲。这些人几乎没有任何纯正真理,这一点在灵界一些已经在教义和生活上确认唯信的人身上查明了,结果发现,他们甚至不知道或承认一个纯正真理;天使作了调查,感到很惊讶。这清楚表明,他们已经在自己里面灭绝并毁灭了圣言的真理;这一点由“龙用尾巴拖下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把它们摔在地上”来表示;但以理书中的公山羊也是如此行的:
公山羊的角渐渐强大,直达天象,将些天象和星宿抛落在地,并践踏它们;它将真理抛在地上。(但以理书8:10, 12)
“天象”表示天堂和教会的一切真理和良善。在马太福音(24:29),将从天上坠落的众星具有同样的含义。
721a、“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表示“龙”所指的那些人对那些将从主处于教义,并由此处于爱与仁之生活的人里面的教会的仇恨。这从“龙”、“妇人”和“生产”的含义清楚可知:“龙”是指那些从圣言字义那里拥有真理的认知或科学的知识,却没有照之生活的人(对此,参看AE 714节);“妇人”是指处于教义,并由此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生活的教会(参看AE 707节)。“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要吞吃孩子”表示“龙”所指的那些人对该教会及其教义的仇恨。“生产”是指生产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也就是教义,在此是指关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教义,因为妇人生产的“男孩子”表示这个教会的教义。“生产”表示这些事物,因为在圣言中,生育、分娩、出生是指属灵的生育、分娩、出生,它们是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实现的。
因此,在圣言中,当论述被称为重生的属灵生育时,经上就用属世的生育和出生来描述它。如在约翰福音:
耶稣对尼哥底母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尼哥底母说,人老了,怎能重生呢?他不能第二次进他母亲的子宫。耶稣回答,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翰福音3:3–6)
由于尼哥底母不明白主说“人必须重生”这句话的灵义,所以主解释说,“生”是指“从水和灵生”,因而是指重生,也就是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和照之的生活重生,因为“水”表示真理,“灵”表示照之的生活。而在圣言提到“产痛(或阵痛、临产等)”、“生产”、“生”、“出生”的其它地方,虽然没有解释,但所指的是属灵的产痛(或阵痛、临产等)、生产、生、出生,因为圣言在字面上是属世的,但在其内部是属灵的。“生产”表示属灵地生产,因为一个正在重生的人同样可以说成孕、被带到子宫里,出生并接受教育,就像一个人从父亲成孕,被带到母亲的子宫里,然后从她出生,后来接受教育一样。
为了证实在圣言中,分娩和出生表示属灵的分娩和出生生,此处要从圣言引用一些经文。以赛亚书:
西顿哪,你当惭愧,大海说过,就是海中的堡垒说,我没有受过产痛,也没有生产过,我没有抚养过少年人,也没有养大过童女;这风声一传到埃及,他们就必为推罗的风声极其疼痛。(以赛亚书23:4, 5)
“西顿”和“推罗”表示来自圣言的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没有受过产痛,没有生产过,没有抚养过少年人,没有养大过童女”表示教会没有通过这些获得任何聪明和智慧,“少年人”表示教会的真理,“童女”表示教会的良善。不过,前面解释了这些事物(可参看AE 275a节)。
同一先知书:
你的惩罚临到他们身上,就像临近分娩的怀孩子的妇人;她在剧痛中喊叫;耶和华啊,我们在你面前也是如此;我们曾怀孕,曾阵痛,竟仿佛是生了风;我们未曾在地上施行拯救,世上的居民也未曾败落;你的死人要活过来。(以赛亚书26:16–19)
这些话论及教会的末期,那时虚假和邪恶增长到这种程度:世人无法被改造和重生;这种状态由“耶和华的惩罚临到他们身上”来表示;“临近分娩的怀孩子的妇人在剧痛中喊叫”表示那时感知并获得任何真理将是困难的;“我们曾怀孕,曾阵痛,竟仿佛是生了风”表示他们没有吸收真理,而是吸收了其中没有真理的虚荣,“风”表示这些虚荣;“我们未曾施行拯救”归耶和华表示生活的功用没有从这些虚荣而来;“你的死人要活过来”和接下来的话表示然而,当主降世时,他们必须通过来自祂的真理被教导和重生。
又:
你这不怀孕、不生育的,要高歌;你这未曾经过产痛的,要爆发歌唱、扬声欢呼,因为凄凉独居者的儿子比已婚妻子的儿子还多。(以赛亚书54:1)
这段经文论述了主的降临和祂将在外邦人当中建立的新教会;“这不怀孕、不生育的”和将有许多儿子的“凄凉独居者”表示这些外邦人;他们被称为“不生育”,是因为他们不认识主,没有真理在其中的圣言,故不能重生,“儿子”表示经由圣言来自主的真理。没有儿子的“已婚妻子”表示拥有圣言,从圣言认识主的教会;“你这未曾经过产痛的,要爆发歌唱、扬声欢呼”表示那些属于以前没有真理的新教会之人的喜乐,“产痛”表示在子宫里怀胎。
撒母耳记上:
被赶走的人以力量束腰;饱足的人作雇工求食,饥饿的人也不再饥饿,直到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女多的反倒衰萎。(撒母耳记上2:4, 5)
这是撒母耳的母亲哈拿的预言之歌。“以力量束腰的被赶走的人”表示将有教会在其中的外邦人,他们因缺乏真理的知识而称为“被赶走”,因此被教会,即那时的犹太教会的人驱逐或弃绝;“以力量束腰”表示这些人拥有来自良善的真理,从而拥有能力;“饱足的人作雇工求食,饥饿的人也不再饥饿”表示那些属于犹太教会的人,经上说他们“饱足”,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真理,说“作雇工求食”,是因为他们只能被引导学习真理,作为雇工实行它们;“饥饿的人也不再饥饿”表示他们不想知道它们。“儿女多的反倒衰萎”也是指犹太教会。但“不生育的生了七个”表示将要承认主,并接受圣言,从而让自己重生进入教会的外邦人;“七”表示所有和许多,论及教会的圣物。
耶利米书:
生过七个的要呼出自己的灵魂;尚在白昼,她的日头就必落下。(耶利米书15:9)
这段经文表示一个因拥有圣言而拥有所有真理的教会将要灭亡,甚至直到真理和良善丝毫没有剩下;“生过七个”表示被赋予来自圣言的一切真理;“衰弱无力,日头落下”表示逐渐地,最终完全灭亡;“呼出灵魂”表示在一切真理方面灭亡,“日头落下”表示在爱的一切良善方面灭亡;“尚在白昼”表示当圣言仍被承认时。
以赛亚书:
她未曾阵痛就生产;剧痛尚未来到,就生了男孩。像这样的事,谁曾听过呢?像这样的事,谁曾见过呢?地能在一天之内就产出吗?一个民族能在一时之间就生下来吗?锡安一阵痛,就生下了儿子。耶和华说,我岂能打破不生产呢?岂能使她闭胎不生呢?你们所有爱慕耶路撒冷的啊,要与她一同欢喜,因她高兴,使你们在她安慰的怀中吃奶得饱。(以赛亚书66:7–11)
这段经文也论述主降临并在外邦人中间建立教会。“阵痛”、“生产”、“生男孩”、“打破母体”和“生”描述了他们的改造和重生;因为如前所述,一个重新出生的人可以说就像从父母那里成孕、被带到子宫里,出生,接受教育并长大。“锡安”和“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及其教义;“在她安慰的怀中吃奶得饱”表示出于爱的快乐照着渴望在来自良善的真理上得到充分的教导;这些事要发生的那“一天”表示主的降临。
诗篇:
大地啊,从主的面前,从以色列的神面前,你在阵痛中。(诗篇114:7)
“大地啊,你在阵痛中”表示教会的建立,或那些将属于教会之人的改造,“阵痛”表示接受真理并被改造,“地”表示教会。经上说“从主的面前,从以色列的神面前”,是因为所指的,是在良善和真理方面的改造,主凭良善被称为“主”,凭真理被称为“神”。
721b、耶利米书:
看哪,我必将他们从北方之地领来,从地极把他们聚集起来;他们当中的瞎子、瘸子、怀孩子的妇人、产妇,他们必成为一大帮回到这里来。(耶利米书31:8)
这段经文也论述了主在外邦人中间恢复教会。“北方之地”和“地极”表示处于虚假,并处于真理的表象,如字义上的圣言真理那样的外邦人,“北方”表示虚假,“地极”表示终端真理;因此,经上还说“他们当中的瞎子、瘸子、怀孩子的妇人、产妇”,“瞎子”表示那些没有处于真理的人,“瘸子”表示那些没有处于良善的人,“怀孩子的妇人”表示那些接受真理的人,“产妇”表示那些实行它们的人。“看哪,我必将他们领来,把他们聚集起来;他们必成为一大帮回到这里来”表示教会将由这些人形成。
以赛亚书:
你们要瞻仰那磐石、你们所被凿而出的;瞻仰那坑、你们所被挖出的;要瞻仰你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和那生你们的撒拉;因为我只呼召了他,赐福与他,使他增多;耶和华要安慰锡安,安慰她所有的荒场,使她的旷野像伊甸,使她的沙漠像耶和华的园子。(以赛亚书51:1–3)
这些话也论及主和来自祂的新教会。“他们所被凿而出的磐石和他们所被挖出的坑”表示神性真理和真理教义方面的主(参看AE 411节)。但他们要瞻仰的“亚伯拉罕”和生他们的“撒拉”表示神性方面的主,改造来自神性;因为在圣言中,“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不是指这些人,而是指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可参看《属天的奥秘》,1893, 2833, 2836, 3245, 3251, 3305, 3439, 3703, 4615, 6098, 6185, 6276, 6804, 6847节);但“亚伯拉罕”和“生他们的撒拉”表示天上的婚姻,也就是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婚姻,一切改造、因而教会都来自这婚姻。由于“亚伯拉罕”是指主,所以经上说“我只呼召了他,赐福与他,使他增多”,后来又说“耶和华要安慰锡安,安慰她所有的荒场”,“锡安”表示新教会,“荒场”表示被毁灭的真理,“安慰”表示恢复教会。“祂使她的旷野像伊甸,使她的沙漠像耶和华的园子”表示那些将属于该教会的人将承认主,并接受对主之爱,由此获得智慧,“伊甸”表示对主之爱,“耶和华的园子”表示由此而来的智慧。
弥迦书:
锡安女儿的高冈啊,这国,就是耶路撒冷女子的国要来回归于你。现在你为何大声呼喊呢?你中间没有君王,你的谋士灭亡,以致剧痛抓住你,如经历产痛的妇人吗?锡安的女子啊,你要阵痛生产,因为你必从城里出来,住在田野。(弥迦书4:8–1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当信徒留在不再有真理和良善的教会里时,他们所处的属灵囚禁。“你为何大声呼喊呢”、“以致剧痛抓住你,如经历产痛的妇人”表示他们的悲哀,因为他们在这教会中;“你中间没有君王,你的谋士灭亡了吗”表示然而,他们拥有教义的真理,以及对它们的理解,“王”表示来自圣言的教义真理,“谋士”表示对这真理的理解。这国要到来的“锡安女子”和“耶路撒冷女子”表示在那些处于仁之良善,并由此处于教义真理的人中间将有一个教会,“国”也表示教会。“锡安的女子啊,你要阵痛生产”表示教会的建立和那些属于教会之人的改造;“因为你必从城里出来,住在田野”表示他们将从一个不再有任何真理或良善的教义中退出来,并住在富有这些的地方;“城”表示他们将从中退出的教义;“田野”表示富有真理和良善的地方,“出来”表示退出,即从这教会中退出,因而从属灵的囚禁中解脱出来。
大卫诗篇:
耶和华从尘埃里提拔弱小或被压伤的人,从粪堆中抬举穷乏人,使他与首领同席,就是与祂民中的首领同席;祂使不能生育的妇人住在家中,成了多子的快乐母亲。(诗篇113:7–9)
“耶和华从尘埃里提拔弱小或被压伤的人,从粪堆中抬举穷乏人”表示那些因无知而处于虚假,从而没有处于良善的人必须在真理上被主教导,“弱小或被压伤的人”和“穷乏人”表示那些因无知而处于虚假,从而没有处于良善的人。他们要与之同席的“首领,民中的首领”表示教会的主要真理,他们必须在这些真理上接受教导。“使不能生育的妇人住在家中,成了多子的快乐母亲”表示那些以前没有从真理与良善的婚姻中获得生命的人将拥有这生命;“住”表示生活;“不能生育的妇人的家”表示没有真理与良善的婚姻的地方,“多子的快乐母亲”表示教会,就是有从良善新生的真理的地方。
何西阿书:
至于以法莲,他的荣耀必如鸟飞去,没有生产、肚子、成孕。(何西阿书9:11)
这句话表示对真理的一切理解都将灭亡,从终端直到最初;对此,可参看前文(AE 710a节),那里解释了这句话。路加福音:
在那些日子,怀孩子的和哺乳的有祸了;因为将有大灾难和愤怒临到这百姓。(路加福音21:23)
又:
看哪,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那没有生产过的肚子,和没有哺乳的乳房有福了。(路加福音23:29; 以及马太福音24:19; 马可福音13:17)
这些话论及那些生活在教会结束之时的人,那时纯正的真理无不被歪曲接受(可参看AE 710a节)。
耶利米书:
鹧鸪聚集,却不生产;那不按正道得财富的,在他中间的日子就离弃它们,末后必变得愚昧。(耶利米书17:11)
“鹧鸪”表示那些从圣言和教会的教义中学习了很多东西,却不是为了生活的功用之人,“生产”表示履行功用,也就是生活,从而被改造;他不按正道所得的“财富”表示属灵的财富,也就是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不是为了生活的功用而获得这些就是“不按正道得财富”;“在他中间的日子就离弃它们”表示那些没有进入生活的知识会灭亡;“末后必变得愚昧”表示最终他们将没有不被歪曲的真理的知识。
由于“母亲”表示教会,“儿女”表示教会的真理和良善,还由于在古代的教会,后来在犹太教会,一切事物都具有代表性,因而具有意义,所以对女人来说,不生育是一种羞耻和耻辱;因此:
拉结因自己不生孩子就生雅各的气,她生下约瑟时,说,神收拾了我的羞耻。(创世记30:1, 23)
由于同样的原因,当伊利莎白怀孕时,她说:
主在眷顾我的日子这样待我,要把我在人间的羞耻除掉。(路加福音1:24, 25)
由此明显可知,“阵痛(或产痛、临产等)”、“生产”、“出生”表示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的繁殖。
以赛亚书:
祸哉!那对父亲说,你生的是什么?或对妇人说,你阵痛产的是什么?(以赛亚书45:10)
这些话也论及人的改造,人的改造来自主,不来自人。同一先知书:
当听到拉伯沙基的话时,希西家王说,这日是遭难、指责、受辱的日子,儿子到了母体的口,却没有力量生产。(以赛亚书37:3)
“儿子到了母体,却没有力量生产”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将被听见和知道,然而,改造没有通过它们实现,“生产”表示通过实行真理而使真理结实或繁殖,改造由此而来。“遭难、指责、受辱的日子”表示这是内心和心智的一种悲伤,对教会来说是一种羞辱。
以西结书:
我必将我的忿怒倒在训,就是埃及的力量上,并要剪除挪的众人;我必在埃及放火;训必阵痛,却没有冲破的力量。(以西结书30:15, 16)
“埃及”、“训”和“挪”表示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和谬误,它们阻碍了人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所接受的改造;“训必阵痛,却没有冲破,也就是冲破母体的力量”表示他们将认识真理,却不在生活中接受它们,从而不能改造。
721c、由于“阵痛(或产痛、临产、产难等)”表示通过听或读来接受圣言的真理,“生产”表示使它们结出果实,在行为上产生它们,或说把它们付诸于行动,也就是照它们生活,从而被改造,所以当由于在教会掌权,阻碍并扭曲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虚假和邪恶,这些事以痛苦和困难发生时,经上就说“剧痛抓住他们,如经历产痛的妇人”;由于在教会的末期,情况就是这样,所以在圣言中,论到那些生活在这段时间的人,如在启示录的这一章,经上说:
妇人怀了孩子,在生产的阵痛中疼痛地喊叫。(启示录12:2)
这句话表示由于存在于教会中,并占据那些致力于宗教之人心智的反对的邪恶和虚假,来自圣言的属灵真理和良善只能以最大的困难和痛苦被接受。
在耶利米书,“仿佛经历产痛的妇人的疼痛”也表示这一点:
我听见有声音,仿佛出于一个病人、一个生头胎经历产痛的妇人,就是锡安女子的声音;她叹气,伸开手。我现在有祸了,因为我的灵魂因杀人者变得荒凉。(耶利米书4:31)
“锡安女子”表示从爱之良善处于教义真理的教会;经上说该教会“叹气,伸开手,因为她的灵魂因杀人者变得荒凉”,“杀人者”表示那些利用虚假和邪恶摧毁人的属灵生命的人;由于属灵真理和良善因此只能以痛苦和困难被接受,所以有哀叹声,仿佛出于一个生病、生头胎经历产痛的妇人,“头胎”表示教会的最初事物,其它一切事物都从这最初事物,如同从它们的初始流出。
同一先知书:
我们听说了来自北方之地的一个人民的名声,我们的手就发软;痛苦将我们抓住,疼痛仿佛临产的妇人;你们不要出到田野去,也不要行走在路上,因四围有敌人的剑和惊吓。(耶利米书6:24, 25)
“来自北方之地的一个人民”表示那些处于邪恶之虚假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在那时已荒废的教会中的邪恶之虚假。“手就发软,痛苦将他们抓住,疼痛仿佛临产的妇人”表示那时,由于反对的邪恶之虚假,真理将以最大的困难在信和爱中被接受,由此将有心智和内心的痛苦和悲伤;“你们不要出到田野去,也不要行走在路上”表示在这种时候,由于为自己思考,教会及其教义的事物将不被考虑,“田野”表示教会,“路”表示教义;这是因为来自地狱的虚假涌入,这虚假歪曲并熄灭真理,并由“四围有敌人的剑和惊吓”来表示,“剑”表示摧毁真理的虚假,“敌人”表示地狱,“惊吓”表示属灵的死亡。
由此明显可知,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那时,在房上的,不要让他下来从屋里取什么东西,在田里的,不要让他回去。在那些日子,子宫里怀胎的和哺乳的有祸了。那时必有大苦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苦难。(马太福音24:17–19, 21)
这些话也论及教会临近终结时的状态,那时邪恶之虚假和虚假之邪恶掌权,圣言的真理不被接受,除非在被歪曲和玷污的时候;这种状态由“在那些日子,子宫里怀胎的和哺乳的有祸了”,以及“大苦难”来表示。不过,可参看《属天的奥秘》对这段经文和那一章其余经文的连续解释。
耶利米书:
你们去问问,去看看,有男性能生孩子的没有?我怎么看见每个男人都用手撑腰,像要临产的妇人,所有脸都变成苍白呢?因为那日为大,无日可比。(耶利米书30:6, 7)
这些话也论及当最后的审判发生时,教会的最后状态;“大日”就是主的降临和那时祂所施行的审判;“你们去问问,去看看,有男性能生孩子的没有”表示没有生活良善的圣言真理能否产生教会的任何东西,因为教会的一切都是由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产生的,“男性”表示教会的真理,“妻子”表示教会的良善;“我怎么看见每个男人都用手撑腰,像要临产的妇人”表示为何人们以为没有良善的真理会产生那些属于教会的事物?“腰”表示婚姻,在灵义上表示真理与良善的婚姻,但“男人的腰,像要临产的妇人”表示就好像没有良善、唯独真理的婚姻能够存在一样;“所有脸都变成苍白”表示没有良善的任何东西,因为没有爱与仁的任何东西;“脸”表示属于对良善的爱的情感,因此,“苍白”表示这些情感被灭绝了。
以赛亚书:
我的腰充满大大的疼痛,疼痛将我抓住,好像产妇的疼痛一样。(以赛亚书21:3)
这话也论及教会的最后状态,那时,由于当时反对的邪恶和虚假,教会的真理和良善只能以最痛苦的努力被接受;经上所说充满疼痛的“腰”表示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天堂和教会就来自这婚姻,当真理不能与良善结合时,经上就说这些腰“充满疼痛”;因此,这就是抓住他们的“好像产妇一样的疼痛”的含义。
“好像产妇的疼痛”也论及那些由于与生活的邪恶结合的虚假而不能再接受真理的人;然而,他们仍想接受它们,尽管有毁灭的威胁,尤其在灵界,当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时,但努力和奋斗毫无效果;这由以下经文中的“产妇的疼痛”来表示。以赛亚书:
你们要哀号,因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因此,所有的手都发软,人的心都必消融,他们必惊惶。疼痛与痛苦抓住他们,他们阵痛,好像生产的妇人一样;人盯着他的同伴,他们的脸是火焰的脸。(以赛亚书13:6–8)
临近的“耶和华的日子”表示当主在世时,祂所完成的最后审判;“所有的手都发软,人的心都必消融,他们必惊惶或即将灭亡”表示那时,他们因具有威胁性的毁灭而惊骇;“疼痛与痛苦抓住他们,他们阵痛,好像生产的妇人一样”表示那时,由于他们已经所处和仍旧所处的邪恶之虚假,他们接受天堂和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能力或努力是徒劳的;“他们的脸是火焰的脸”表示他们处于仇恨和愤怒的邪恶。,
耶利米书:
这住黎巴嫩在香柏树上搭窝的,当痛苦临到你,好像临产妇人的疼痛时,你会发现什么样的恩典呢?我必将你交在寻索你灵魂的人手中。(耶利米书22:23, 25)
这段经文论述的是那些拥有圣言,从而拥有真理和对它们的理解之人;经上说这些人“住黎巴嫩在香柏树上搭窝”;“当痛苦临到你,好像临产妇人的疼痛时,你会发现什么样的恩典呢”表示由于反对的邪恶之虚假,他们在最后审判时的毁灭,以及那时他们接受真理的努力,但却是徒劳;“我必将你交在寻索你灵魂的人手中”表示那时,他们将被来自地狱的邪恶之虚假带走。
同一先知书:
大马士革衰弱,转身逃跑,恐慌抓住她,忧虑痛苦紧抓着她,如临产的妇人一样。(耶利米书49:24)
又:
巴比伦王听见来自北方之地的人民的名声;手就发软,痛苦将他抓住,仿佛临产的妇人疼痛一般。(耶利米书50:43)
摩西五经:
万民听见,产妇的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出埃及记15:14)
在上面这些经文中,“产妇的疼痛”具有相同的含义。何西阿书:
产妇的剧痛必临到以法莲身上,他是无智慧之子,因为他在儿子的子宫里没有延续他的时间。(何西阿书13:13)
前面解释了这段经文(可参看AE 710b节)。摩西五经:
耶和华神对女人说,我必大大增加你怀孕的痛苦;你必在痛苦中生儿子;你必服从你男人,他必管辖你。(创世记3:16)
这些话的意思不是说,妇人即将在疼痛中生产,而是说“妇人”表示从属天变得属世的教会;“吃知识树”表示这一点(即从属天变得属世)。“增加怀孕的痛苦”和“她必在痛苦中生儿子”表示教会之人很难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重生,他必须经历试探,好叫真理可以植入,并与良善结合,“怀孕”表示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接受,“生儿子”表示从真理与良善的婚姻中产生真理。由于属世人充满源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的欲望,还由于这些欲望只能通过真理被移除,所以经上说“你必服从你男人,他必管辖你”,“男人”在此和在圣言的别处一样,表示教会的真理。前面已经说明,人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被改造和重生。由此可见,在圣言中,怀孕、分娩、出生和生育表示属灵的怀孕、分娩、出生和生育。
722、“等她生产之后,要吞吃她的孩子”表示叫他们可以在该教会一开始出现时,就可以摧毁它的教义。这从“孩子”和“吞吃”的含义清楚可知:妇人即将生产的“孩子”是指教会的教义,因为下文我们会看到,这教义由她生产的“男孩子”来表示。“吞吃”是指摧毁;因为所论及的东西跟随它的主题,当“龙”是主题时,“吞吃”论及他,但当教会的教义是主题时,被摧毁论及它;因此,“吞吃”在此表示摧毁。所表示的是,在它一开始出现时,就摧毁它,因为经上说:“等妇人生产之后,他要吞吃她的孩子。”在圣言的其它经文中,当论及表示虚假和邪恶的野兽时,“吞吃”和“吃”也表示摧毁,这一点在以西结书是很明显的:
从狮子的幼崽中起来一个,它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猎,它就吞吃人。(以西结书19:3, 6)
“吞吃人”表示摧毁对真理的理解和聪明。何西阿书:
我遇见他们必像丢崽子的母熊;我必像巨狮吞吃他们;野兽的野兽必撕裂他们。(何西阿书13:8)
但以理书:
看哪,有一兽如熊,口内牙齿间衔着三根肋骨,有人对它说,起来,吞吃多肉。(但以理书7:5)
此外,在希伯来语,许多经文中的“吞吃”表示消灭、破坏和摧毁,如在耶利米书:
他们吞吃了雅各,他们吞吃了他,把他消灭,使他的住处荒废。(耶利米书10:25,以及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