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的教义》III.被爱的属灵概念上的邻舍就是良善和真理
III.被爱的属灵概念上的邻舍就是良善和真理 42.之所以说属灵概念上的,是因为这是属灵人内在所处的概念;天使处于同样的概念。这个概念从物质、空间和时间抽象出来了,尤其从人抽象出来了。按以下顺序排列: (1)人之为人凭的不是他的形式,而是他里面的良善和真理,或也可说,意愿和理解力。 (2)因此,一个…
《仁爱的教义》II.仁爱的第二件事是行善,因为它们是功用
II.仁爱的第二件事是行善,因为它们是功用 13.按以下顺序来阐述: (1)不愿向邻舍行恶属于仁爱。 (2)愿意向邻舍行善属于仁爱。 (3)一个人可能会行他以为属于仁爱的良善,却始终不避开邪恶;然而,一切邪恶都反对仁爱。 (4)随着一个人不愿意向邻舍行恶,他就愿意向他行善;但反过来不行。 (5)在一…
《仁爱的教义》I.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这是通过悔改完成的。
I.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这是通过悔改完成的。 1.按以下顺序来阐述: (1)任何人不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到何等程度,就留在它们里面到何等程度。 (2)任何人不认识并知道什么是罪到何等程度,就只会看到他没有罪到何等程度。 (3)任何人认识并知道什么是罪到何等程度,就在…
13.XIII.人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对功用的爱,就在何等程度上在主里面,也在何等程度上爱主、爱邻,并在何等程度上是一个人
13.XIII.人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对功用的爱,就在何等程度上在主里面,也在何等程度上爱主、爱邻,并在何等程度上是一个人 对功用的爱会教导我们何谓爱主、爱邻,以及何谓在主里面,何谓是一个人。“爱主”是指出于主并为了主履行功用。“爱邻”是指向教会、自己的国家、人类社会和同胞履行功用。“在主里面”是指成为…
1.I.世人几乎不明白什么是爱;然而,爱正是人的生命
1.I.世人几乎不明白什么是爱;然而,爱正是人的生命 这一点从常问的一句话明显看出来,即:什么是爱?这种无知的原因是,爱并未显现给理解力,理解力是天堂之光的容器。凡进入天堂之光的,都从内层被看见,因为一个人会意识到他正在思考什么,因此会说这样或那样的东西在他的理解力之光中,还会说他看见它就是如此;他…
神性之爱
神性之爱 Divine Love (1762-1763) 史威登堡著 一滴水译(20230611) 目录 1.I.世人几乎不明白什么是爱;然而,爱正是人的生命 2.II.唯独主是爱本身,因为祂是生命本身;而人和天使只是接受者 3.III.生命,即神性之爱,在一个形式中 4.IV.这个形式是一个在其整…
17.XVII.那些在教会之外、没有圣言的人也通过圣言拥有光
17.XVII.那些在教会之外、没有圣言的人也通过圣言拥有光 这个问题的真相是这样:除非一个拥有圣言,并藉着圣言认识主的教会存在于地上的某个地方,否则就不会有与天堂的任何联结,因为主是天地之神,没有主,就没有拯救。有一个拥有圣言的教会存在于地上的某个地方就足够了;即便它由相对很少的人组成,主仍通过它…
11.XI.三层天堂的天使的智慧通过圣言来自主,圣言的字义是它的支撑和根基
11.XI.三层天堂的天使的智慧通过圣言来自主,圣言的字义是它的支撑和根基 我从天上听说,这个地球上的上古之人有直接的启示,因此他们没有书面圣言。但他们的时代之后,当赐下或接受直接启示会危害人们的灵魂,使得他们与天堂的交流和结合被切断和毁灭时,主乐意通过圣言揭示神性真理,这圣言只通过对应写成。因此,…
7.VII.圣言的属灵意义;关于对应
7.VII.圣言的属灵意义;关于对应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对应于某种属灵事物。人体的每一个部位也是如此,这一点可参看《天堂与地狱》的两章(87-115节)。但如今却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对应。然而,在上古时代,对应学是学问中的学问,知识中的知识,或说学问或知识的女王,因而如此普遍,以至于上古之人都根据对…
1.I.包含灵义(全称属灵意义)的圣言字义的代表
1.I.包含灵义(全称属灵意义)的圣言字义的代表 我被允许看见像麻袋一样的几个大钱袋,里面装了大量银钱。这些钱袋是敞开的,好像谁都可以从中取出银钱,甚至偷走;但有两位天使坐在钱袋旁边看管。放钱袋的地方看上去就像马厩里的马槽。我在隔壁房间看见几个谦逊的童女和一位贞洁的妻子。这个房间附近有两个婴孩,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