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启示录7:2-3

启示录7:2, 3

421、启7:2, 3.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永生神的印;他向那得到权柄可以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着;说,你们不可伤害地、海和树木,等我们在我们神众仆人的额上盖了印。

“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表示从主出来的神性之爱(422节);“拿着永生神的印”表示神性意愿(423节);“他大声喊着”表示神性命令(424节);“向那得到权柄可以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表示流注未被允许变得强有力(425节)。

“说,你们不可伤害地、海和树木”表示免得善人在各个地方与恶人一道灭亡(426节);“等我们在我们神众仆人的额上盖了印”表示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首先要被分离(427节)。

422a、启7:2.“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表示从主出来的神性之爱。这从“天使”的含义清楚可知,“天使(angel,或译为使者)”是指从主发出的某种神性事物。因为在圣言中,“天使(angel,或译为使者)”在最近的意义上表示一个完整的天使社群,但在普遍意义上表示在教义和生活上接受神性真理的每个人;而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从主发出的某种神性事物,尤表神性真理(关于天使或使者的这些含义,可参看AE 90, 130,200, 302, 307节)。故此处“从日出之地上来的天使”表示从主的爱出来的神性;

“日出之地”或“东方”表示主的神性之爱,从那里“上来”表示发出并行进;所以此处“从日出之地上来的天使”表示从主出来的神性之爱。接下来的事也属于神性之爱,即不叫善人受到伤害。“日出之地”表示主的神性之爱,是因为主是天使天堂的太阳,主从祂的神性之爱显为一轮太阳;主在哪里显为一轮太阳,哪里就是天堂的东方,太阳因始终在那里,所以也始终升起,或说始终在日出之地。

灵界有四个方位,即东、西、南、北;这些方位都是由这太阳,也就是主决定的;这太阳在哪里,哪里就是东方,与它相对的,是西方,右边是南方,左边是北方。处于对主之爱的天使住在东方,因为他们在主的最近或直接支持之下,主最近、最直接地从神性之爱流入他们,这就是为何“日出之地”和“东方”在圣言中表示主的神性之爱。主在天使天堂显为一轮太阳,正是主的神性之爱如此显现(天堂与地狱》,116–125节);故在圣言中,“太阳或日头”表示神性之爱(AE 401节);灵界的一切方位都是由东方,就是主显为一轮太阳的地方决定的(HH 141节);因此,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住在东方(HH 148, 149节)。

圣言经常提到四个方位,即东、西、南、北;人若对圣言的灵义一无所知,会以为这是指我们太阳世界的方位,从而以为它们并不涉及天堂和教会的奥秘。然而,圣言所提到的方位是指灵界的方位;灵界的方位完全不同于我们世界的方位;因为那里所有的天使和灵人都照其良善和真理的品质而在这些方位上拥有自己的住处;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住在那里的东方和西方,那些处于来自那良善的真理之人住在南方和北方。他们以这种方式居住,是因为主是那里的太阳,一切热和光,或一切良善和真理都来自显为太阳的主。那里的热,也就是属灵之热或爱之良善,直接从东方流入西方,并照着天使的接受,因而照着距离而减少,因为在灵界,与主的一切距离都取决于对来自祂的良善和真理的接受程度。这就是为何那些处于内层,由此处于清晰的爱之良善的人住在那里的东方,那些处于外层,由此处于模糊的爱之良善的人住在西方。光,也就是属灵之光,或神性真理,直接从东方流入西方;它也流入两边,但不同之处在于:从东方流入西方的神性真理本质上是爱之良善,而流入两边的神性真理本质上是来自那良善的真理;因此,那些住在南方和北方,也就是两边的方位之人处于真理之光;那些住在南方的人处于清晰的真理之光,那些住在北方的人处于模糊的真理之光;真理之光是聪明和智慧。关于这些方位,详情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41–153节)。在圣言中,提到方位的地方,指的就是这些方位,所以它们也表示诸如存在于这些方位上的那些神性事物;即“东方”表示处于清晰的爱之良善,“西方”表示处于模糊的爱之良善,“南方”表示处于清晰的来自那良善的真理,“北方”表示处于模糊的来自那良善的真理。

此外,灵界还有些方位不同于刚才所提到的这些方位,离它们大约30度;这些方位在显为月亮的主的主导之下;因为主向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显为一轮太阳,但向那些处于对邻之仁和由此而来的信之人显为一轮月亮(关于这种表象,也可参看《天堂与地狱》,

118, 119, 122节)。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良善之人住在那里的东方和西方;那些处于来自那良善、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之人住在南方和北方。在圣言中论述这些真理和良善的地方,有时所指的,就是这些方位。

422b、由此可见,人若对此处所提到的天堂方位一无所知,决无可能知道在提到方位的经文中的圣言的属灵事物,如以下经文。以赛亚书:

我必领你的种从东方来,又从西方招聚你;我要对北方说,交出来;对南方说,不可扣留;要将我的众子从远方带来,将我的众女从地极领回。(以赛亚书43:5–6)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雅各和以色列,人若不知道这些方位表示前面所提到的属灵事物,可能会以为意思是说以色列和雅各的众子要从四方被招聚;但“雅各”和“以色列”表示教会,教会是由那些处于爱之良善和来自这良善的真理之人组成的,他们的“种”表示所有属于那教会的人。“我必领你的种从东方或日出之地来,又从西方招聚你”表示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要被领来并聚集在一起;“我要对北方说,交出来;对南方说,不可扣留”表示那些处于来自这良善的真理之人要被领来并聚集在一起。“要将我的众子从远方带来,将我的众女从地极领回”表示所有处于这些真理和良善的人,甚至直到那些处于终端的人都要被聚集在一起;“众子”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众女”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从远方”和“从地极”表示那些处于教会的终端真理和良善的人。在以下经文中,这些方位具有相同的含义。诗篇:

耶和华要从各地、从东、从西、从北、从海招聚赎民。(诗篇107:3)

摩西五经:

耶和华在梦中对雅各说,你的种必像地上的尘沙,必向西、向东、向北、向南突破。(创世记28:14)

路加福音:

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路加福音13:29)

许多经文提到从“东到西”,却没有同时提到“从南、从北”;在这些经文中,所表示的是所有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邻之仁的良善之人。此外,这些方位也暗含其它两个方位,因为所有处于良善的人也都处于真理,良善与真理处处都行如一体;因此,在经上提到“从东到西,或从东从西”的地方,所表示的是这些人。马太福音:

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马太福音8:11)

在前面从路加福音(13:29)所引用的经文中,经上论到那些要在天国里坐席的人说:“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此处经上只说“从东从西”,是因为这两个方位也暗含其它两个方位,如刚才所述。这同样适用于以下经文。玛拉基书: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列族中必为大。(玛拉基书1:11)

诗篇: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诗篇113:3)

以赛亚书:

人从日落之处必敬畏耶和华的名;从日出之地,也必敬畏祂的荣耀。(以赛亚书59:19)

同一先知书: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使人都知道除了我以外,没有别的。(以赛亚书45:6)

诗篇:

神,耶和华神说话,必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呼召大地。(诗篇50:1)

撒迦利亚书:

看哪,我要从日出之地、从日落之地拯救我的百姓。(撒迦利亚书8:7)

在这些经文中,“日出之地”和“日落之地或之处”表示所有处于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的人。以下方位表示类似事物:量圣殿所按照的方位(以西结书42章);量要作为产业被赐予的地所按照的方位(以西结书47:13等);这地业在以色列十二支派当中分配所按照的方位(以西结书48章);以色列人安营所按照的方位(民数记2章);他们起行所按照的方位;安新城的门所按照的方位(以西结书40; 启示录21:13),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地方的类似事物。

之所以圣殿要按照方位来量(如在以西结书),地在众支派当中要按方位来分配(如以西结书和约书亚记所提到的),同样以色列人要按照方位来安营,并按同样的顺序来起行,是因为灵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方位来安排的,无论总体还是细节。总体上,所有天使和灵人都住在与他们良善和真理的状态相对应的方位上,如前所述。这在细节上也一样;因为在他们所有的集会中,那些在场的人都在对应于他们生命状态的方位上被分配地方;在那里,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坐在圣殿中,也以同样的方式住在他们的房子里。总之,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照着天堂的方位来安排;因为天堂的形式在每个细节上都如同它在总体上的。这清楚表明,在圣言中,照着方位来安排,以及建帐幕、所罗门建圣殿所按照的方位表示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类似的事。

422c、关于方位,总体上就这么多了。“东方”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因而表示那些接受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中间的对主之爱的良善,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西结书:

他带我到一座朝东的殿门;看哪,以色列神的荣耀从东路而来;祂的声音如同多水的声音,地就因祂的荣耀发光。耶和华的荣耀从面朝东的门进入屋内。灵将我举起,带入内院;看哪,耶和华的荣耀充满了房屋。(以西结书43:1–2, 4–5)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新殿的建造,这新殿表示主要建立的一个新教会;由于引入教会通过对主之爱的良善和来自这良善的真理实现,所以朝东的殿门和从东路而来的以色列神被看到;“门”表示引入和接近或入口;“以色列神”表示主;“东”表示来自主并向主显现的爱之良善,“荣耀”表示来自这良善的真理;因为主从祂的神性之爱进入天堂,由此进入教会,神性之爱在天堂显为太阳,如前所述;那里的一切神性良善和一切神性真理都来自这神性之爱。“耶和华的荣耀从面朝东的门进入屋内”和“耶和华的荣耀充满了房屋”具有相同的含义;“房屋”或“殿”表示天堂和教会。在圣言中,“荣耀”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以色列神的荣耀”表示光照那些在主的属灵国度之人的神性真理;“耶和华的荣耀”表示光照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之人的神性真理。神性真理被称为“荣耀”,是因为它是天堂之光;那里的一切辉煌、壮丽和荣耀都来自这光,因为在天堂,出现在眼前的一切,都来自这光;因此,经上补充说“地就因祂的荣耀发光”,“地”表示教会。“祂的声音如同多水的声音”表示这光或神性真理从四面八方朝向较低部分或较低事物的流注;“声音”(voice)表示流注,“水”表示真理。

同一先知书:

后来他又带我回到外圣所朝东的门;那门关闭了。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必由那门进入。(以西结书44:1–2)

又:

内院朝东的门,在六个工作的日子必须关闭;惟有安息日要敞开。(以西结书46:1)

此处“朝东的门”也表示通过从主发出的爱之良善被主引入天堂和教会;因此,这由“东”来表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必由那门进入”表示主做了这一切;“那门惟有安息日要敞开”表示引入通过出于那良善对主的敬拜实现;“那门在六个工作的日子必须关闭”表示没有出于那良善的敬拜,或说当敬拜不是来自那良善时,引入就无法实现。

又:

基路伯展开翅膀,站在耶和华房屋的东门口;在他们以上有以色列神的荣耀。(以西结书10:19)

“基路伯”表示神性治理或圣治和保护方面的主,免得不通过爱之良善就靠近(参看AE 152e, 277节);由于“基路伯”表示主,一切爱之良善和来自这良善的一切真理都从显为太阳的主,也就是东方所在之处发出,所以基路伯被看到“站在耶和华房屋的东门口,在他们以上有以色列神的荣耀”;“耶和华房屋”、“东”和“以色列神的荣耀”在此处的含义和在前面的一样。

以赛亚书:

谁从东方兴起一人,凭公义召他来到脚前呢?祂将列族交在他面前,使他管辖列王。(以赛亚书41:2)

这些话论述了主,经上说祂从东方被兴起,是因为祂从神性本身成孕,这神性本身本质上是神性之爱;主由此也是天使天堂的太阳;“凭公义召”表示恢复天堂和教会;因为在圣言中,“主的公义”表示祂凭自己的能力拯救人类,这是通过将天堂和地狱里的一切事物都恢复秩序实现的(参看AE 293节)。至于这段经文中其余的话表示什么,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357b节)。

撒母耳记下:

耶和华的灵在我里面说话,以色列的神说,以色列的磐石对我说,好像日出时的晨光,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青草从地上长出来。(撒母耳记下23:2–4)

“以色列的神”和“以色列的磐石”表示主,由于祂是天使天堂的太阳,而光照天使和世人,赋予聪明,进行改造的一切神性真理都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并流入,所以经上说:“好像日出时的晨光,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青草从地上长出来。”“日出时的晨光”表示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神性真理;“无云的清晨”表示这真理的纯净;“雨”表示它的流注;“从地上长出来的青草”表示由此而来的聪明和改造;“青草”表示这些,因为青草是藉着雨后世上太阳的活动,或太阳的力量而从地上长出来的,而聪明通过神性真理的流注来自显为太阳的主。

以赛亚书:

耶和华要升起照耀你,祂的荣耀要显在你身上。列族必照你的光行走,列王必照你升现的光辉行走。(以赛亚书60:2–3)

这些话论及主;“耶和华要升起照耀你,祂的荣耀要显在你身上”表示祂里面的神性;“耶和华要升起照耀你”表示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祂的荣耀要显在你身上”表示来自这良善的神性真理;“列族”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列王”表示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论到前者,经上说“他们必照你的光行走”,这表示遵行神性真理的生活;论到后者,经上说“他们必照你升现的光辉行走”,这表示来自神性良善的聪明的生活;“行走”表示生活;“光”表示神性真理,“升现的光辉”表示来自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聪明由此而来。

以西结书:

于是,基路伯展开翅膀,在他们上面有以色列神的荣耀。耶和华的荣耀从城中间上升,停在城东的那座山上。(以西结书11:22–23)

“基路伯”表示神性治理或圣治和保护方面的主,“以色列神的荣耀”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如前所述。由于神性真理,也就是光,从在天使天堂显为太阳的主发出,所以“耶和华的荣耀被看见从城中间上升,停在城东的那座山上”;城是指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由于教会的教义来自神性真理,所以耶和华的荣耀被看见“从城中间上升”;由于一切神性真理都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而东方在那里,所以荣耀被看见“停在城东的那座山上”;城东的那座山是橄榄山。“橄榄山”表示主的神性之爱;因此,主习惯逗留在那座山上(可参看AE 405d节);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的东边,这一点可见于撒迦利亚书(14:4)。

以西结书:

他带我回到房门;看哪,有水从房屋的门槛下面往东流出,因为这房屋的正面朝东,水从底下,从房屋的右边,祭坛的南边流下来。他带我取道北门而出,又领我取道外边转到朝东的外门;看哪,水从右边流出。他对我说,这些水往东方边界流出去,下到平原,直到海;所发出的水既流入海,就得医治。这两条河所到之处,凡爬行的活灵魂都必存活;并且必有极多的鱼。在河旁,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树木,可作食物,树叶不凋零,其果子不断绝。(以西结书47:1–2, 8–9, 12)

此处描述了当一切神性要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时,主将要在天堂和地上建立的一个新教会;因为在主降临之前,神性从被祂称为父的神性发出,但在教会荒废之后,这神性就没有到达终端。此处“房屋”表示教会,它的“门”表示接近或入口和引入;“东方”表示主,就是祂的神性之爱显为太阳的地方;“流出去的水”表示从那太阳发出的神性真理。“平原”和“海”表示教会的终端,也就是那些处于终端真理和良善的人所在之处,以前神性没有到达他们那里,因为他们是属世和感官的,只在微小程度上是属灵的。“海水因河从东方流入而得医治”表示主降临之后,这些人从神性拥有生命;“极多的鱼”表示认知和知识或科学的丰富,它们也在这些人里面获得属灵生命。“在河岸必生长各类树木,可作食物,树叶不凋零,其果子不断绝”表示良善的结实和真理的增多。由此可见,此处一系列的细节表示什么,它们都来自的“东方”表示主及其神性之爱。

撒迦利亚书中的这句话所表相同:

在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其一半往东海流。(撒迦利亚书14:8)

此处论述的主题也是主。“在那日”表示祂的降临,“东海”表示在灵界,朝东的最后极限或边界,在主降临之前,那里没有对神性真理的接受,但当神性真理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时,那里就有了接受。灵界的终端或边界就像海(可参看AE 342b,c节);那里有干地和水(可参看约伯记2:20)。

422d、由于在天使所在的天堂,主显为一轮太阳,并且祂所显现的地方就是东方,所以当亚伦为自己和本家赎罪时,就将公牛的血弹在施恩座的东面(利未记16:14–15);摩西、亚伦和他儿子在帐幕前东边安营(民数记3:38);犹大支派也是(民数记2:3)。“摩西、亚伦和他儿子”,以及“犹大支派”代表从神性之爱发出的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此,他们的营面向东方。所以古人在敬拜时也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他们以这种方式建造圣殿:最神圣的地方所在的前面部分要朝东;如今也是这样,这种做法就源于古代的习俗。此外,整个天使天堂都转向显为太阳的主,因而始终转向东方。在天堂,众天使的一切内层都转向这个方向;因此,天堂天使面向主。关于这个主题,许多重要的事都记录在《天堂与地狱》(17, 123, 142–144, 272节)。

由于主是东方,所以在马太福音,经上说:

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马太福音24:27)

由于当论及人时,“日出之地”表示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并被他接受的爱之良善,所以在士师记,经上说:

耶和华啊,愿你的仇敌都灭亡;愿爱你的人如日头在他的能力中出现。(士师记5:31)

这些话出现在底波拉和巴拉的预言之歌中;论到那些爱耶和华的人,也就是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经上说:“愿他们如日头在他的能力中出现。”

摩西五经:

约瑟必得东山初熟的果子,一个时代的山岭宝物。(申命记33:15)

“约瑟”在代表意义上表示主的属灵国度,故经上论到他说:“约瑟必得东山初熟的果子,一个时代的山岭宝物。”“东山初熟的果子”表示对主之爱、因而对邻之仁的纯正良善;“东山”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初熟的果子”表示纯正和首要的良善,或说那些纯正和首要的事物;“一个时代的山岭”表示对邻之仁的良善;当这些是纯正的时,它们就被称为“宝物”。至于对约瑟其余的祝福,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405:31节)。

在古时,教会存在于亚洲许多国家中,如迦南地,叙利亚和亚述,阿拉伯,埃塞俄比亚,埃及,迦勒底,推罗和西顿,以及其它地方。但他们中间的教会是一个代表性教会,因为他们敬拜的一切细节和他们的每一个律例都代表属灵和属天事物,也就是教会的内在,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自己。在敬拜和律例中的这些代表直到主降临的时候,仍留在许多人中间,他们从这些代表中获得主降临的知识。这一点从巴兰的预言清楚看出来,巴兰来自叙利亚或亚兰,以这些话预言了主:

我看祂,却不在现时;我望祂,却不在近处;必有一星从雅各而出,必有一杖从以色列兴起。(民数记24:17)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再次明显看出来:当主出生时,来自东方的几个智慧人从东方看见一颗星,就跟随它;对此,马太福音是这样说的:

当希律王的日子,有几个智慧人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祂的星,特来拜祂;看,他们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在他们前头行,直至来到小孩子所在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马太福音2:1–2, 9)

智慧人在东方看见那星,是因为主就是东方;由于他们从仍留在他们中间的代表拥有关于主降临的知识,所以他们看见那星,它在他们前头行,先到了代表教义和圣言方面的教会本身的耶路撒冷,然后从那里到了婴孩的主所在之地。此外,“星”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在至高意义上表示关于主的知识。在圣言中,“星”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参看AE 72, 179, 402节)。由于东方人拥有这些知识,所以他们被称为“东方之子”。来自阿拉伯的人就是如此被称呼的,这一点明显可见于耶利米书(49:28)。在圣言中,“东方之子”也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知识;“基达”,也就是“阿拉伯”具有相同的含义。约伯就是东方之子之一,这一点从约伯记(1:3)明显看出来。

圣言中的绝大多数事物都具有反面意义,“东方”也是如此,它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自我之爱,因为这爱是对主之爱的对立面。以西结书(8:16)和以赛亚书(2:6)就提到了这层意义上的东方。“东方”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因而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这一点从前面关于太阳(AE 401节)和早晨(AE 176节)的阐述看得更清楚;因为在天使天堂,太阳在哪里,哪里就是东方;由于早晨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并且那里的太阳始终升起,从不落下,所以“早晨”具有相同的含义。

423、“拿着永生神的印”表示神性意愿。这从“拿着印”的含义清楚可知:人“拿着印”表示拥有命令,因为命令是由封印来确认的;因此,“拿着永生神的印”表示拥有神性命令。这里的神性命令表示神性意愿,因为“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印的天使”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之爱;凡从神性之爱出来的,都是神性意愿。也有些神性命令不是来自神性意愿,而来自容忍和许可,其中许多命令被赐给以色列人,如他们被允许娶几个妻子,给她们休书,以及其它类似的事。这些命令属于许可,被赐下是由于他们心硬,这从主在马太福音(19:8)和马可福音(10:4–5)中的话明显看出来。但直接来自神性之爱的命令都属于神性意愿;故经上说“永生神的印”,主凭神性之爱而被称为“永生神”,因为爱是人的真正生命,神性之爱是一切事物的生命之源。

424、“他大声喊着”表示神性命令。 这从“大声”的含义清楚可知,“大声”当来自主时,是指神性命令。这声音所发出的命令本身随之而来,即:四位天使不可伤害地、海和树木,等神的众仆人额上受了印。经上说“大声”和“他喊着”,是因为在圣言中,“大”和“喊”论及爱之良善:“大”论及爱之良善,“多”论及来自良善的真理(参看AE 336a, 337节);“喊”论及属于爱的情感(参看AE 393节)。由于这个命令来自神性之爱和神性意愿,所以此处经上说:“他大声喊着。”

425、“向那得到权柄可以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表示流注未被允许变得强有力。这从前面所说的清楚可知,那里论述了通过缓和或温和的流注,善人与恶人分离。关于这种流注,可参看前文(AE 413a, 418a, 419a,c,d节),那里说明:通过一种缓和和温和的流注,善人与恶人分离,通过一种强烈而有力的流注,恶人被扔了下去。由于接下来的内容首先论述了善人与恶人的分离,这种分离是通过一种缓和或温和的流注实现的,所以这些话表示这流注未被允许变得强有力。事实上,在地的四角上执掌地上四风的“四位天使”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以及它进入整个灵界的流注(参看AE 417a, 418a节);“地和海”表示灵界的各个地方,甚至直到它的终端(AE 420节)。

426、启7:3.“说,你们不可伤害地、海和树木”表示免得善人在各个地方与恶人一道灭亡。这从“不可伤害”、“地、海和树木”的含义清楚可知:“不可伤害”是指免得他们灭亡(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地、海和树木”表示在那些拥有某种感知的人中间,灵界的各个地方,甚至直到它的终端(参看AE 420节),因而表示善人与恶人,无论他们在哪里。这就是这些话的含义,这一点从灵义上的一系列事物明显看出来。因为接下来的内容论述了善人与恶人的分离,这种分离由“神的众仆人额上受印”、“从各支派出来的一万二千”,以及那些被看见“穿白袍”的人来表示,因为这一章论述了所有这些人。后者和前者都表示在恶人被投入地狱之前,必须先与恶人分离的善人。由于善人与恶人分离,并将恶人投入地狱是通过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神性流注实现的,还由于善人与恶人的分离是通过一种温和和缓和的流注实现的,将恶人投入地狱是通过一种强烈而有力的流注实现的(可参看AE 413a, 418a, 419a,c,d节),所以这三节经文论述了前一种流注,善人通过这种流注与恶人分离;而这一章的其余部分,直到末尾,论述的是被分离出来的善人。

不过,首先要说一说这一点:除非在恶人被投入地狱之前,善人与恶人分离,否则善人将与恶人一道灭亡。因为那些尚未被提入天堂,而是要等到恶人被逐出之后才被提的善人,通过恶人的外在敬拜而与恶人有着极其亲密的联系。事实上,如我们在前面所阐述的,以及小著《最后的审判》(59, 70节)所说明的,被允许留下来直到最后审判的恶人处于外在敬拜,但未处于内在敬拜,因为他们用嘴口和动作来表现和伪装教会的神圣事物,而不是发自灵魂和内心,或说他们的灵魂和内心并未受到触动;因此,他们通过这种外在敬拜也与那些内心良善的人保持联系。由于这种联系,恶人无法被扔下去,直到善人与他们分离;如果他们被安排在一起,那么通过外在敬拜与恶人结合的善人就会受到伤害,也就是会灭亡,因为恶人会把他们一并带走。

主也在马太福音预言了这一点:

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在人睡觉的时候,他的仇敌来,把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家主的仆人来对他说,主啊,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他对他们说,这是仇敌做的。仆人对他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他说,不必,恐怕薅稗子的时候,连麦子也与它们一起连根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生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烧掉;惟有麦子要收在我的仓里。(马太福音13:24–30)

“撒种的人”是指主;“田”表示灵界和教会,其中既有善人,也有恶人;“好种”和“麦子”表示善人,“稗子”表示恶人。给予想提前薅出稗子,意思是将恶人与善人分离的仆人的回答,表示由于前面所描述的那种结合,他们只有等到最后审判之时才能分离,免得“薅稗子的时候,连麦子也与它们一起连根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生长,等着收割”,“收割”表示最后的审判。主自己在同一章教导,这就是含义;在那里,祂说:

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收割的时候就是时代的完结。正如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时代的完结也要如此。(马太福音13:37–40)

显而易见,“撒好种的家主”表示主,主在此自称“人子”;“田地就是世界”表示灵界和教会,其中既有善人,也有恶人。所表示的是灵界,这一点从经上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清楚看出来;“天国”是指灵界和教会。由此也清楚可知,这些话论及最后的审判,最后的审判不是在我们的世界,而是在灵界实现的,这一点可见于小著《最后的审判》。这后面的经文也清楚表明,“好种”和“麦子”表示善人,他们在此被称为“天国之子”;“稗子”表示恶人,他们被称为“恶者之子”;“收割的时候”,就是当分离即将实现时,表示最后的审判之时,因为经上说:“收割的时候就是时代的完结。”“时代的完结”表示最后审判之时(可参看AE 397节)。“那时,稗子将被薅出来,捆成捆烧掉;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表示恶人将照其邪恶的属和种而被聚拢起来,并投入地狱;当恶人被弃绝时,这一切就发生在他们身上,由“捆成捆”来表示;“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表示善人将得以保存,“仓”表示善人聚集的地方。由此可见,善人与恶人的彻底分离发生在最后审判之时,在此之前由于前面所提到的结合,这种分离不可能发生;否则,善人将与恶人一道灭亡;因为经上说“恐怕薅稗子的时候,连麦子也与它们一起连根拔出来”,又进一步说“容这两样一齐生长,等着收割”,也就是直到时代的完结。由于善人与恶人的分离通过从主发出的一种温和和缓和的神性流注实现,而将恶人投入地狱则通过一种强烈而有力的神性流注实现,所以可以清楚看出,当从灵义知道,要被执掌、免得伤害地、海和树木,等神的众仆人额上受了印的“风”表示什么时,当如何理解本章头三节经文所包含的一切细节。

还要用几句话来解释一下这种分离是如何发生的。当善人与恶人分离(这是由主通过其神性的缓和流注,以及调查那些属于与天使和灵人同在的属灵情感的事物实现的)时,主使那些内层良善,由此外层也良善的人转向祂,从而使他们转身离开恶人;当他们如此转身离开时,恶人就看不见他们了;因为在灵界,常见的一个经历是,当一个人转身离开另一个人时,另一个人就看不见他了。当情况是这样时,恶人就与善人分离,同时也与他们外在所伪装的神圣分离;那时他们就看向他们很快被投入的地狱。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7, 123, 142, 144, 145, 151, 153, 251, 255, 272, 510, 548, 561节);能继续处于外在敬拜,或外在的虔诚和神圣,尽管未处于任何内在的恶人被容忍,直到最后的审判,不会再长了,为什么,可参看小著《最后的审判》(59, 70节)。

427a、“等我们在我们神众仆人的额上盖了印”表示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首先要被分离。这从“印”、“神的仆人”和“额”的含义清楚可知:“印”是指区分和分离(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神的仆人”是指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对此,参看AE 6节);“额”是指爱之良善。“额”表示爱之良善是由于对应,因为属于人的整个身体的一切事物,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对应于天堂,而整个天堂在主眼里如同一个人,并被如此安排,以至于对应于人里面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的器官所在的整张脸,对应于总体上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眼睛对应于理解,鼻子对应于感知,耳朵对应于听从和服从,味道对应于知道并变得智慧的渴望;但前额对应于爱之良善,所有这些都从它发出,因为它形成脸的最高部分,直接包裹大脑的前面和主要部分,这是人的智力或能力的所在之处。这就是为何主注视天使的前额,天使以眼睛仰望主;其原因在于,前额对应于爱,主出于爱注视他们,眼睛对应于理解,他们出于理解而仰望主;因为主允许祂自己通过进入他们理解的爱之流注而被看见。关于这一事实,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45, 151节);整个天堂总起来说类似一个人(HH 68–86节);因此,天堂的一切事物与人的一切事物有一种对应关系(HH 87–102节)。这清楚表明“在额上盖了印”是什么意思,即处于来自主的对主之爱的良善,并由此与那些未处于这爱的人区分和分离开。因为主注视这些人的前额,并以爱之良善充满他们,他们出于这良善通过来自情感的思维仰望主。主不能注视其他人的前额,因为他们转身离开主,并转向对立的爱,这爱充满并吸引他们。灵界的每个人,以及就其灵而言的世人,都面向主导爱(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7, 123, 142–144, 153, 552节)。

受印不是指被盖上印,而是指被带入这样一种状态,他们的品质可以得知,所以他们可以与那些处于相似状态的人结合,并与那些处于不相似状态的人分离。这一点也由以下经文中的“受印”和“记号”来表示。以西结书:

耶和华对那身穿细麻衣的人说,你穿过那城中间,穿过耶路撒冷中间,在那些因城中间所行的一切可憎的事而叹息唉哼的人额上画记号。要跟随他走遍全城去击杀;你们的眼不要顾惜,也不要可怜;只是凡有记号的人不要挨近他。(以西结书9:4–6)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善人与恶人的分离,“在额上画记号”与启示录的这段经文中的具有相同的含义,即与恶人区分并分离,与善人结合;后来论述的是恶人被逐出,以及他们所受的诅咒。“那些因耶路撒冷城中间所行的一切可憎的事而叹息唉哼的人”描述了那些处于良善的人;“那些因可憎的事而叹息唉哼的人”表示那些未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之人,“为它们而叹息唉哼”表示由于它们而厌恶和悲伤,“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城”表示教义。后来,他们要“跟随他走遍全城去击杀;眼不要顾惜”描述了将恶人逐出,以及他们所受的诅咒;“击、杀”表示诅咒,因为在圣言中,属世的死亡表示属灵的死亡,也就是诅咒。

以赛亚书:

他必来聚集所有民族和舌头,好叫他们可以来看见我的荣耀。我要在他们身上设个记号。(以赛亚书66:18–19)

这些话论及主和祂要建立的一个新教会,因而论及一个新天堂和一个新地,这从以赛亚书66:22明显看出来。“聚集所有民族和舌头”与马太福音(24:31)中从四风招聚选民具有相同的含义。“聚集或招聚”表示把那些属于祂自己的人召到祂自己这里来;“民族”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舌头”表示那些处于遵行教义的生活之人;“来看见主的荣耀”表示被神性真理光照,因而享受天堂的喜乐;因为“主的荣耀”表示神性真理,以及它所提供的光照和喜乐。“在他们身上设个记号”表示将他们与恶人区分和分离,并将他们与善人结合起来。

论到该隐,经上记着:

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杀他。(创世记4:15)

人若不知道圣言的这个奥秘,即圣言的历史部分提到的人在灵义上表示事物,或那里所提到的每个人都代表、因而表示教会和天堂的某种事物,就不可能知道超越字面上的历史的任何东西,这历史似乎并不比其它历史更具有神性。然而,并未显现在字面上,只显现给那些处于灵义,并知晓灵义之人的神性却存在于圣言的每一个细节中,无论预言部分还是历史部分。该隐和亚伯的历史所包含的属灵奥秘是这样:“亚伯”代表仁之良善,“该隐”代表信之真理;在圣言中,这良善和这真理也被称为“弟兄”;信之真理被称为“长子或头生的”,因为后来要变成信之真理的真理首先被获得,并储存在记忆中,好叫良善可以从记忆中,如从一个库房里汲取可以与它结合的东西,从而将这些真理变成信之真理。因为只有等到人意愿并实行真理,真理才会属于信;并且只要人如此行,主就将他与自己和天堂结合起来,并从爱以良善流入,通过良善流入此人从童年时期起所获得的真理,并将这些真理与良善结合,使它们成为信之真理。在此之前,它们无非是认知和知识,人对它们只有诸如对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东西的那种信,后来他若有了不同的想法,就会从这种信中退出,或说他就像相信他从其他人那里听来的东西那样相信这些认知和知识,后来他若有了不同的想法,就会放弃它们;因此,这种信是别人在他自己里面的信,而不是他自己的;然而,人的信必须是他自己的,才能在死后归于他。只有当他看见、意愿并实行他所相信的时,它才会变成他自己的,因为那时,它进入这个人,并塑造他的灵,变成他的情感和思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灵本质上只是他的情感和思维。

凡属于情感的,都被称为良善,凡属于由此而来的思维的,都被称为真理;除了属于其情感,也就是属于其灵的内层情感的东西外,人不相信任何东西是真理;因此,一个人从内层情感所思想的,都是他的信,凡他留在记忆里的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从圣言或教会的教义获得的,还是从阅读或讲道中,抑或从他自己的理解中获得的,都不是信,无论他多么以为它们是,也无论如今人们多么声称并相信它们是。这头生和首要的事物或原则就是这个历史中的该隐所代表和表示的,因为该隐是头生的。当人们以为拯救人的,是这种信,而不是意愿并实行真理,也就是照之生活时,一种非常有害的异端就会产生,即:唯信得救,无论生活是什么样,脱离生活的信也是可能的;然而,这不是信,只是从外层或在人之外居于记忆中,而不是从内层或在人之内居于生活中的知识。即便被称为信,它也是历史的信,也就是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所拥有的信,这种信没有获得生命,直到拥有它的人亲自看到他如此吸收或接受的东西是真的,当他意愿并实行它时,首先看到这一点。当这种异端盛行时,仁爱,也就是生活的良善,就被毁灭了,最终被弃绝,因为它对得救来说不是必要的。这一点由该隐杀害他兄弟亚伯来代表;因为在圣言中,信与仁,或信之真理与仁之良善被称为“弟兄”,如前所述。

“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他被杀”表示祂把他与其他人区分开,并保护他,因为得救之信无法存在或被赐下,除非历史的信先出现,历史的信是源于其他人的教会和天堂事物的知识,简言之,是诸如后来属于信的那类事物。事实上,除非人从小就吸收来自圣言,或教会教义,或讲道的真理,否则他将是空虚的,主无法作用于这样一个人身上,他也无法接受由主那里从天堂而出的流注,因为主通过良善运作,并流入一个人所拥有的真理,将这些结合起来,从而使仁与信合而为一。由此可见,“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杀他,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表示什么。此外,那些处于纯历史的信,也就是处于诸如构成信的那类事物的知识(这些人和信由该隐来表示)之人也得到保护,因为他们能教导其他人来自圣言的真理;事实上,他们出于记忆来教导。

427b、由于“额”对应于爱之良善,因此主出于神性之爱注视天使和世人的前额,如前所述,所以经上吩咐,上面刻着“归耶和华为圣”的纯金牌子要在前额亚伦的冠冕上,对此,经上在摩西五经如此记着说:

你要用纯金作一面牌,在上面按印章的刻法,刻着:归耶和华为圣。要用一条蓝细带子将牌系住,它要在冠冕的面前,这牌必在亚伦的额上,要常在亚伦的额上,使他们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出埃及记28:36–38)

亚伦作为大祭司,代表神性之爱的良善方面的主,所以他的衣服代表诸如从这爱发出的那类事物;冠冕代表聪明和智慧;冠冕的前面部分代表爱,聪明和智慧来自这爱;因此,上面刻有“归耶和华为圣”的纯金牌子被系在一条蓝细带子上;用来做牌子的“纯金”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用来作系牌子的带子的“蓝”线表示属灵之爱的良善(属灵之爱是对真理的爱);“印章的刻法”表示延续到永远;“归耶和华为圣”表示在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天堂和教会的一切神圣都从这神性人身发出;这些在亚伦头上的冠冕上,因为“冠冕”与头所表相同,即表示神性智慧,“额”表示神性爱之良善。亚伦代表爱之良善方面的主(参看《属天的奥秘》,9806, 9946, 10017节);“蓝”表示对真理的爱(AC 9466, 9687, 9833节);“冠冕”表示聪明和智慧(AC 9827节)。

由于“额”表示爱之良善,所以经上吩咐以色列人要把关于爱耶和华的诫命戴在额上,如摩西五经所教导的:

你们要全心、全灵魂、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要把这些话系在手上为记号,在你们眼前作额饰。(申命记6:5, 8; 11:18; 出埃及记13:9, 16)

经上说“它们要在眼前作额饰”,是为了代表这一事实:主因出于神性之爱而注视天使和世人的前额,并赋予天使和世人出于聪明和智慧仰望祂的能力,因为“眼睛”表示理解,人的一切理解都来自他的爱之良善,他照着这良善从主接受理解。他们要把这些话系在手上也代表终端,因为手是人灵魂能力的终端;因此,“戴在额上,系在手上”表示在初始和终端中,或说在首先和末后的事物中,“首先的和末后的”或初始和终端表示一切事物(可参看AE 417节)。这条诫命以这种方式被系上,是因为“一切律法和先知都依赖于这条诫命”,也就是依赖于整部圣言,因而依赖于天堂和教会的一切事物。主在马太福音(22:35–38, 40)中教导:律法和先知依赖于这条诫命。这也清楚表明为何君王,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在加冕礼上都把油膏抹在前额和手上,这表示什么。因为以前君王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由于这真理在从主流入的爱之良善中被接受,所以油被膏抹在前额和手上,他们膏抹所用的“油”也表示爱之良善。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君王表示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参看AE 31节)。由此可见,“额上的印”表示什么,如此处和启示录的其它经文(启示录9:4; 14:1; 22:3–4)所提到的。

而另一方面,“额”表示与爱之良善对立的东西,即爱之邪恶,因而表示刚硬或坚硬、顽固、无耻和地狱之物。在以赛亚书,它表示坚硬或刚硬:

你是刚硬的,你的颈项是铁筋,你的额是铜的。(以赛亚书48:4)

在以西结书,它表示顽固:

以色列家不肯听从我;原来以色列全家额头顽固、心里刚硬。(以西结书3:7–8)

在耶利米书,它表示无耻:

你还是妓女的前额,不顾羞耻。(耶利米书3:3)

在启示录(13:16; 14:9–11; 16:2; 17:5; 19:20; 20:4),它表示地狱之物。因为正如爱之良善是天堂的,因而是温柔、耐心和谦逊,与这良善对立的邪恶则是地狱的,刚硬,顽固和无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