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的奥秘(卷2)》创世记第二十章内义7

《天堂的奥秘(卷2)》创世记第二十章内义7

2587、”因为撒拉的话”象征通过理性自己结合,这里的理解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姐妹的撒拉代表理性真理(参2508节)。其次,”撒拉的话”象征整个事件的过程,包括:撒拉被称为亚伯拉罕的姐妹;亚比米勒把撒拉取了去;亚比米勒没有靠近撒拉。

这些内容的进一步的含义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解释。

2588、”亚伯拉罕的妻子”象征属灵的真理应与属天的良善结合。这种理解基于以下几点:

作为“妻子”的“撒拉”象征与属天良善结合的属灵真理(参1468,1901,2063,2065,2172,2173,2198,2507节)。”亚伯拉罕”象征与属灵真理结合的属天良善(参2010,2172,2198,2501节)。

无论你说属灵的真理和属天的良善,还是说主,都是一样的,因为主就是真理本身和良善本身,以及真理与良善、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本身。这个概念虽然可以从经文解释中理解,但在当今时代可能显得晦涩难懂。因此,我们将尽力阐明其中的含义。

这段经文讨论的核心是信仰的教义。它提到主在童年时就思考过一个问题:是否可以通过理性来理解信仰,并由此形成对信仰的认知。这种思考源于对人类的爱,因为人类往往只相信他们能理性理解的事物。

然而,主从神性直接领受到不应该这样做。因此,他从神性中向自己启示了这教义,然后从中也揭示了宇宙中所有从属的事物,即那些属于理性的和那些属于自然的事物。

【2】人们对信仰教义的态度已在上文2568节中讨论过。那里指出,人们的思考基于两个原则:否定的和肯定的。

持否定原则的人只有在被理性、知识甚至感官说服后才会相信。他们声称只有在理性和知识的基础上才会相信。然而,这些人实际上永远不会相信,即使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来证明,他们也不会接受。因为他们总是会找出新的反对理由,最终完全熄灭信仰,将理性之光转变为黑暗,陷入伪谬。

相反,持肯定原则的人相信主在圣经中所说的就是真理。他们通过理性、知识和感官不断地确认自己的信仰,使自己的观念得到阐明和加强。因为人获得光明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理性和知识,每个人都是如此

对持肯定原则的人来说,教义是活的,他们能够得到医治并结果实。而对持否定原则的人来说,教义会死亡,比喻说他们的子宫被完全关闭。由此可见,通过理性进入信仰教义是什么意思,从信仰教义进入理性又是什么意思。

【3】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根据圣经的教导,信仰的首要和核心原则是爱主和爱邻舍。那些对此持肯定原则的人,可以自由地运用理性思考、事实知识,甚至感官经验来探索这个原则。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知识和经验来做这件事。事实上,他们越深入探索,就越能得到确认,因为整个自然界都充满了支持这一原则的证据。

相反,那些否认这个核心原则的人,想要先通过知识和理性来证明它的正确性,他们永远不会真正接受这个原则。因为他们内心已经否定了它,并且不断地坚持他们认为更重要的其它原则。最终,通过不断地确认自己的观点,他们变得如此盲目,以至于完全不理解什么是爱主和爱邻。

更糟糕的是,因为他们坚持相反的观点,最后他们会认为除了爱自己和爱世界之外,没有其它能带来快乐的爱。这种态度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即使不是在教义上)拥抱地狱之爱,而非天堂之爱。

【4】对于那些既不否定也不肯定,而是在否定或肯定之前处于怀疑状态的人,情况如上文第2568节所述,即那些倾向于邪恶生活的人会陷入否定,而倾向于良善生活的人则会被引导至肯定的立场。

让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信仰教义的一个核心原则是,所有的善来自主,所有的恶来自人或人的自我。那些接受这一观点的人可以通过许多理性和知识的论证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例如,他们会认识到任何良善都只能来自于良善本身,即良善的源头——主。他们会通过观察自己、他人、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宇宙中真正的良善来证实这一点。

相反,那些否定这一观点的人会用他们所想到的一切来反驳。结果是,他们最终甚至无法辨别什么是良善。他们会争论什么是最高的良善,却完全忽视了一个事实:来自主的属天和属灵的良善才是激活所有较低层次良善的源泉,也是真正快乐的来源。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良善不是来自自己,就不可能有其它来源。

【5】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处于对主的仁爱和对邻舍的仁义中的人,能够接受教义的真理,并对圣经有信心,而那些处于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中的人则不能;或者说,那些处于良善中的人能够相信,而那些处于邪恶中的人则不能。

持肯定原则的人可以通过许多理性和知识的方法来证实这一点:从理性角度来看,真理和良善是相容的,而真理和邪恶是不相容的。就像在邪恶中,也是从邪恶中产生所有的伪谬。即使有些人口中说着真理,那也可能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从知识角度来看,有许多例子表明真理会远离邪恶,而邪恶会拒绝真理。

然而,那些持否定原则的人则相信,无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即使他生活在持续的仇恨、报复的快乐和欺骗中,也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信仰。他们坚持这种观点,直到他们完全从教义中排除了良善生活,一旦离弃了这种良善离弃,他们就不再相信任何事情。

【6】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持肯定原则的人相信圣经的写作方式包含着一层不易察觉的内在含义。他们可以通过多种理性方法来支持这一观点:圣经是人与天堂联系的纽带。自然界与灵界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尽管这种关系并不明显。内在思想的概念与物质世界的概念完全不同。人在世间生活时也可以通过圣经与天堂相连,因为人生来就是为两种生活而存在的。当人阅读圣经时,某种神圣之光会流入一些人的理智和情感中。必然存在一些来自天堂的著作,因此其本质必定不同于其字面含义。真正的神圣必定源于内在的神圣性。

他们还可以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佐证:古代人生活在象征和表征中,古代教会的著作就是这样的。许多异教徒的著作也采用了类似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风格在教会中被视为神圣,在异教徒中被认为是博学的表现。

然而,持否定原则的人即使不否认这些论点,也不会相信。他们说服自己相信圣经就是字面上的样子,虽然看起来是世俗的,但仍然是属灵的。至于属灵的含义隐藏在哪里,他们并不关心,但出于多种原因想要它是属灵的,并且可以用许多方法来确认这一点。

【7】为了让普通人也能理解,我们再举一个事实为例来说明:

有些人认为视觉不是眼睛的功能,而是灵魂通过眼睛这个身体器官来观察世界。他们用以下几点来支持这一观点:

我们听到的言语常常指向一种内在的视觉,并转化为内在图像,这说明存在内在视觉。我们能在脑海中”看到”我们所想的东西,有些人看得清晰,有些人则模糊。想象力呈现的画面与实际所见极为相似。如果不是灵魂在通过眼睛看东西,那么灵魂在来生就无法看到任何东西。但事实上,灵魂在来生能看到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奇妙事物。梦境,尤其是先知的梦,能看到许多非眼睛所见的景象。从哲学角度来说,外在的事物不能直接进入内在,就像复杂的东西不能直接变成简单的一样。因此,属于身体的东西不能直接进入灵魂,反之亦然。基于这些理由,他们相信视觉属于灵魂,眼睛只是工具。

然而,持反对意见的人要么认为这些都是自然现象,要么认为是幻想。当有人告诉他们灵魂拥有比肉体更完美的视觉能力时,他们会嘲笑并认为这是荒谬的。他们认为失去眼睛就会生活在黑暗中,但事实恰恰相反,那时他们将生活在更明亮的光中。

【8】这些例子清楚地说明了两个过程的区别:从真理出发了解理性和知识,以及从知识和理性试图理解真理。前者舍乎正确的秩序,后者则违背了这一秩序。

当我们遵循正确的秩序时,我们的思维会得到启发。相反,如果违背这一秩序,我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混沌。这凸显了认识并相信真理的重要性。真理能够启发我们,而伪谬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真理为我们的理性思考开辟了一个广阔、无边无际的领域。相比之下,伪谬虽然表面上可能看起来也很广阔,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天使拥有如此高深的智慧——因为他们生活在真理之中。事实上,真理就是天堂的光本身。

【9】那些因为不愿相信任何感官无法理解的事物而使自己变得盲目的人,最终什么也不相信,古时被称为”知识树上的蛇”。他们从感官经验和由此产生的容易被理解和相信的谬误中进行大量推理,并误导了许多人(参195,196节)。

在来生,他们很容易从其他灵中辨认出来,因为他们对信仰的一切事物都进行推理,质疑是否如此。即使向他们展示千百次事实如此,他们仍然对每一个确认性的证据提出否定性的怀疑,如果可能的话,他们会永远这样做。因此,他们变得如此盲目,以至于失去了普遍感知,即无法理解什么是良善的,什么是真实的。

讽刺的是,这些人往往自认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聪明。他们将智慧等同于能够质疑神圣事物,并将一切归结为自然现象的能力。许多曾被世人视为智者的人,更容易陷入这种思维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的天赋和知识越丰富,如果持否定态度,就越容易走向极端;相反,如果持肯定态度,则更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重要的是,我们不应禁止通过知识来培养理性能力。但是,我们应该警惕固执地反对圣经中的信仰真理。

【10】关于这些事情,在圣经的内在含义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在先知书部分,其中涉及亚述和埃及,因为”亚述”象征推理(参119,1186节),而”埃及”象征事实性知识(参1164,1165,1186,1462节)。关于那些想通过知识和理性进入信仰教义和神圣事物,因而变得疯狂的人,《以赛亚书》中这样说:

我必激动埃及人攻击埃及人,弟兄攻击弟兄,邻舍攻击邻舍,这城攻击那城,这国攻击那国。埃及人的心神必在里面耗尽;我必败坏他们的谋略。……海中的水必绝尽,河也必消没干涸。江河要变臭;埃及的河水都必减少枯干。苇子和芦荻都必衰残。……河边所种的一切谷物都必枯干。……耶和华使乖谬的灵搀入埃及中间;首领使埃及一切所做的都有差错,好像醉酒之人呕吐的时候东倒西歪一样。(以赛亚书19:2-3,5-7,14)

祸哉,这悖逆的儿女。……他们起身下埃及去,并没有求问我;要靠法老的力量加添自己的力量,并投靠埃及的荫下。所以,法老的力量必作你们的羞辱;投靠埃及的荫下,要为你们的惭愧。(以赛亚书30:1-3)

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帮助的,是因仗赖马匹,倚靠甚多的车辆……却不仰望以色列的圣者,也不求问耶和华……耶和华一伸手,那帮助人的必绊跌,那受帮助的也必跌倒,都一同灭亡。……亚述人必倒在刀下,并非人的刀;有刀要将他吞灭。(以赛亚书31:1,3,8)

《耶利米书》中说:

因为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以色列是仆人吗?是家中生的奴仆吗?为何成为掠物呢?…你离弃耶和华你的神,不敬畏他,岂不是自招这事吗?现在你为何在埃及路上要喝西曷的水呢?你为何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呢?…你们这世代的人哪,要听耶和华的话。我岂向以色列成为旷野呢?或是成为幽暗之地呢?我的百姓为何说:我们脱离约束,再不来你这里了?…你为何东跑西奔要更换你的道路呢?你必因埃及蒙羞,像从前因亚述蒙羞一样。(耶利米书2:13-14,17-18,31,36)

你们所剩下的犹大人哪,现在要听耶和华的话。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们若定意要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你们所惧怕的刀剑在埃及地必追上你们!你们所惧怕的饥荒在埃及必紧紧地跟随你们!你们必死在那里!凡定意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的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无一人存留,逃脱我所降与他们的灾祸。(耶利米书42:15-17)

《以西结书》中说:

埃及一切的居民,因向以色列家成了芦苇的杖,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他们用手持住你,你就断折,伤了他们的肩;他们倚靠你,你就断折,闪了他们的腰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刀剑临到你,从你中间将人与牲畜剪除。埃及地必荒废凄凉,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因为法老说:这河是我的,是我所造的。 (以西结书29:6-9)

《何西阿书》书中说:

以法莲好像鸽子愚蠢无知;他们求告埃及,投奔亚述。他们去的时候,我必将我的网撒在他们身上……他们因离弃我,必定有祸。(何西阿书7:11-13)

以法莲吃风,且追赶东风,时常增添虚谎和强暴,与亚述立约,把油送到埃及。(何西阿书12:1)

以色列啊,不要像外邦人欢喜快乐;因为你行邪淫离弃你的神,在各谷场上如妓女喜爱赏赐。……以法莲必却要归回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净的食物。看哪,他们逃避灾难;埃及人必收殓他们的尸首,摩弗人必葬埋他们的骸骨。他们用银子做的美物上必长蒺藜;他们的帐棚中必生荆棘。以法莲受责罚,根本枯干,必不能结果,即或生产,我必杀他们所生的爱子。我的神必弃绝他们,因为他们不听从他;他们也必飘流在列国中。(何西阿书9:1,3,6,16-17)

《以赛亚书》中还说:

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他不是这样的意思;他心里也不如此打算;他心里倒想毁灭,剪除不少的国。他说:我的臣仆岂不都是王吗?……主说:我必罚亚述王自大的心和他高傲眼目的荣耀。因为他说:我所成就的事是靠我手的能力和我的智慧,我本有聪明。我挪移列国的地界,抢夺他们所积蓄的财宝;并且我像勇士,使坐宝座的降为卑。……因此,主万军之耶和华必使亚述王的肥壮人变为瘦弱,在他的荣华之下必有火着起,如同焚烧一样。(以赛亚书10:5,7-8,12-13,16)

【11】在圣经的这些段落中,”亚述”象征推理能力,”埃及和法老”象征事实性知识,而”以法莲”则象征理解力。这些经文描述了当人用否定的态度去推理信仰真理时,他们的理性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亚述王派遣拉伯沙基攻击耶路撒冷和希西家王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耶和华的使者在亚述军营中击杀了185,000人(记载于以赛亚书36-37章)。这个事件象征性地表明,当人试图用理性去反对神圣事物时,即使他自认为很聪明,他的理性思维也会遭受严重的损害。

【12】圣经中经常将这种错误的推理比喻为”与埃及人和亚述人行淫”。例如,《以西结书》中说:

你与肉体强壮的埃及人行淫,加增你的淫行……你贪色无厌,又与亚述人行淫。(以西结书16:26,28;23:3,5-21)

【13】关于那些从信仰教义进入理性和知识,并从中获得智慧的人,《以赛亚书》说:

当那日,在埃及地必有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在埃及的边界上必有为耶和华立的一根柱。这都要在埃及地为万军之耶和华作记号和证据。埃及人因为受欺压者的缘故哀求耶和华,他就差遣一位救主作护卫者,拯救他们。耶和华必被埃及人认识,在那日,埃及人必认识耶和华,也要献祭物和供物敬拜他,并向他许愿还愿。(以赛亚书19:18-21)

当那日,必有从埃及通亚述去的大道。亚述人要进入埃及……埃及人将要服事亚述人。当那日,以色列必与埃及、亚述三国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为万军之耶和华赐福给他们,说:埃及我的百姓,亚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产业,都有福了!(以赛亚书19:23-25)

这里说的是属灵的教会,其中”以色列”是属灵的,”亚述”是理性的,”埃及”是知识的,这三者构成了该教会的理智方面,它们是这样相继的,因此说”当那日,以色列必与埃及、亚述三国一律”,以及”埃及我的百姓,亚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产业,都有福了!”

【14】先知以赛亚预言:

当那日,必大发角声,在亚述地将要灭亡的,并在埃及地被赶散的,都要来,他们就在耶路撒冷圣山上敬拜耶和华。(以赛亚书27:13)

他还传达了耶和华的话:

埃及劳碌得来的和古实的货物必归你;身量高大的西巴人必投降你,也要属你,来随从你……又向你下拜,祈求你说:神真在你们中间,此外再没有别神。(以赛亚书45:14)

这里的”古实和西巴”象征知识(参117和1171节)。撒迦利亚也预言,埃及人若不前往耶路撒冷朝拜万军之王耶和华,就必遭受惩罚(撒迦利亚书14:17-18)。《弥迦书》中则说:

至于我,我要仰望耶和华,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应允我。……当那日,人必从亚述,从埃及的城邑,从埃及到大河……都归到你这里。(弥迦书7:7,11-12)

【15】《以西结书》中还说:

主耶和华如此说:”满了四十年,我必招聚分散到在各国民中的埃及人,我必叫埃及被掳的人回去。”(以西结书29:13,14)。

亚述王曾如黎巴嫩中的香柏树,枝条华美,影密如林,极其高大,树尖插入云中。众水使它生长,深水使它长大。所栽之地有江河围流,汊出的水道延及田野诸树。所以它高大超过田野诸树,发旺的时候,枝条繁多,因得大水枝条长长。空中的飞鸟都在枝子上搭窝,田野的走兽都在枝条下生子,所有大国的人民都在它荫下居住。树大枝长,成为荣美,因为根在众水之旁。神园中的香柏树不能遮蔽它,松树不及它的枝子,神园中的树没有它荣美。我使它因枝条蕃多,成为荣美,以致神伊甸园中的树都嫉妒它。(以西结书31:3-9)

这里描述了上古教会,它是属天的,它的理性、以及它的智慧和聪明是什么样的,因为这教会从神性看待下面的事物,因此从良善本身看真理,由此看到从属的事物。”亚述”和”香柏树”象征理性;”茂密的枝条”是知识;”河流和众水”是属灵的良善,”根”在其中;”高大和枝条长长”是它的延伸;”神的园”是属灵的教会;”伊甸的树”是直接领受。由此和前面可见,当理性和知识从属于神性真理并为之服务确认时,人的理性和知识是什么样的。

【16】理性和知识为那些持肯定态度的人服务,作为获得智慧的媒介,这由耶和华命令以色列人向埃及人”借金器、银器和衣裳”所代表和象征(出埃及记3:22; 11:2; 12:35,36)。同样,圣经中多处说他们将拥有外邦人的财物、房屋、葡萄园和橄榄园等;也说从外邦人那里夺来的金银将成为圣物,如《以赛亚》所言:

耶和华必眷顾推罗,她就再得雇价,与地上的万国行淫。她的货财和雇价要归耶和华为圣,必不积攒存留,因为她的货财必归那些住在耶和华面前的人,使他们吃饱,穿耐久的衣服。(以赛亚书23:17,18)

“推罗的货财”象征信仰性知识(参1201节),对那些持否定态度的人来说是”淫乱的雇价”,但对那些持肯定态度的人来说是”圣物”。主的话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你们若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路加福音16:9,1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