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不过务必知道,所有与天堂的对应都是与主的神性之人对应,因为天堂从祂而来,祂就是天堂,这在前文已有阐述。因为若神性之人不流入天堂的一切,并照对应流入自然世界的一切,就不会有天使,也不会有人类。由此再次显明,主为何成为人,并且把祂的神性从初至末都披上人性,这是因为在主降临前,{注1}作为天堂源头的神性之人已不足以维系一切了,因为作为天堂根基的人类动摇并毁坏了秩序。关于主降临前存在的神性之人及其性质、以及那时天堂的状况,可参看先前章节的附录。 {注1}:【英88】关于“主的降临”,见上文第1节注释20。 102、有人将一切都归因于自然而不归于上帝,还相信他们的身体——其中包含了如此众多天堂的奇迹,是自然的产物。当天使听到这些时,都感到震惊;更令天使惊讶的是,人们竟相信人的理性也出自自然。其实,只要稍微提升一下思维,就能看到这些事物是来自上帝而非自然。自然被造只是为了覆盖灵性事物,并使其在秩序的最末端呈现出对应的形式。天使将这些人比作猫头鹰,在黑暗中能看见,在光明中却什么也看不见。 第十三章 天堂与地上的一切事物存在对应 103、前文已阐述了什么是对应,也说明了人体在整体与局部都是对应。下面将一步说明地上的一切、以及总体上宇宙的一切也都是对应。{注1} {注1}:【英89】第103-115节的内容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是由一位启蒙时期的人撰写的。在当时,用理性工具分析自然的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在瑞登堡的科学著作(早于他的神学著作)的序言中,他展示了自然神论者(例如廷达尔,Matthew Tindal,1655-1733)的许多目标和观点,包括对人类理性能力的信心以及对上帝作为有序世界缔造者的信仰。然而,瑞登堡与自然神论者观点的根本不同在于他的实证的启示(自然神论者通常怀疑任何基于超自然启示的呼吁,无论是在圣经中还是在其它地方)。瑞登堡对天启经历的依赖使他能够将科学方法与普遍的宗教敏感性在某种程度上结合起来,从而颠覆了启蒙运动的目标:不是为了理解灵魂和上帝而追求科学,而是在这里和其它地方提倡,将在灵性上追求上帝作为理解自然和物质宇宙的一种手段。 104、地上的一切事物分为三类,也被称“三界”:即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动物界的事物是第一级对应,因为它们有生命;植物界的事物是第二级的对应,因为它们只是生长;矿物界的事物是第三级的对应,因为它们既没有生命也不生长。动物界的对应是各种各样的活物,既包括地上走的、爬的,也包括空中飞的,无需在这里专门列举它们,因为都是众所周知的;植物界的对应是在花园、森林、田地、原野生长并开花的植物,这些也无需一一列举,因为同样是众所周知的;矿物界的对应是贵重和普通的金属、石头,还有各样的土地和水域。除此之外,人类为了各样的用途、基于它们制成的产品也是对应,如各种食物、衣服、住所和其它建筑物,等等。 105、地球之上的事物,如日、月和星星,大气中的云朵、乌云、雨、电闪雷鸣同样是对应;那些因太阳出没所产生的事物,如光和暗,热和冷,以及由此而来的结果,如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一天中的晨、午、暮、夜四时,都是对应。 106、总之,一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事物,从最小到最大,都是对应。{注1}它们之所以是对应,是因为自然界及其中的一切都源自并依存于灵性世界,而这两个世界都源自并依存于上帝。之所以说“依存”,是因为一切事物都依靠产生它的源头而保持存在,依存或维持就是持续存在。{注2}没有任何事物仅靠自身而存在,而是依靠先在于它的事物而存在,最终是依靠“太初”而存在。一旦与它分离,就会全然毁灭并消失。 {注1}:自然界及其中三界(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的一切都对应于天堂中属天的事物,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对应于灵界中的事物(1632,1881,2758,2990-2993,2987-3003,3213-3227,3483,3624-3649,4044,4053,4116,4366,4939,5116,5377,5428,5477,9280)。通过对应关系,自然界与灵界得以连接(8615)。因此,整个自然界是呈现主之国度的表象舞台(2758,2999,3000,3483,4938,4939,8848,9280)。 {注2}:【英91】见上文第9节注释1。 107、在自然界中所有按照神性秩序存在和持续存在的事物都是对应。神性秩序是由从主发出的神性良善所定的。它始于主,经由天堂递次流入世界,直至世界的最末层而止。在那里,凡合乎该秩序者皆显为对应。凡符合秩序的事物都因其功用而为良善,并且因此是完备的,因为良善以其功用为良善。其形式在真理中,因为真理乃良善的形式。因此,在整个宇宙中——无论天堂还是世上——凡处于神性秩序中的事物都归于良善与真理。{注1} {注1}:在宇宙中,无论是天堂还是世上,凡是符合秩序的一切事物都归属良善与真理(2451,3166,4390,4409,5232,7256,10122)。并且亦指向二者的结合,使二者得以为某物(10555)。 108、世间万物皆源于神性,并在自然界被披覆上适当的事物,借着这些事物它们得以在这里存在、履行功用,并与其属灵之因相对应。这从动物界和植物界中的一切事物中均可显明。这两界之中,每一个事物都是如此,任何人只要深入思考,都能看出它们源自天堂。下面从无数的例子挑选几个,以作说明。 首先列举动物界的几个例子。在那里,每种动物都似乎具有某种天生的知识,这是众所周知的。例如:蜜蜂本能地知道如何从花朵中采集花蜜,用蜂蜡建造蜂房,在其中酿制与贮存蜂蜜,从而为自己和同伴准备食物,甚至为将来越冬而储备;蜂王产卵,其余蜜蜂服侍照料并环守保护,以便由此诞生新的后代;它们生活在一种所有蜜蜂都本能地晓得其规则的治理形式下。它们保护有用的蜜蜂,驱逐无用的蜜蜂,甚至剪除其翅膀。更不论它们为人类使用而从天赐下的其他美物:蜂蜡在全世界都用作照明,而蜂蜜则用于调味食物。 借着那些在动物界最为卑微的毛虫,还能有什么事做不成呢?它们知道自取叶汁为生,时候到了,就把自己包裹起来,如同进入子宫,就这样孵化出同类的后代。有的先变成若虫和蛹,并吐丝结茧,经历了辛劳后,它们便穿着新的身体出来,长出翅膀,在空中飞翔,宛如在它们自己的天庭,庆祝婚配、产卵,为自己繁衍后代。 除了上述的例子外,总的来讲,空中一切飞鸟都知道它们的食物——不仅知道这食物是什么,还知道在哪里;它们知道怎样为自己筑巢——不同的种类筑巢的方式都不相同,在巢中产卵,伏抱,使雏鸟破壳而出,并喂养它们,等雏鸟能独立生活时,又把它们逐出巢穴;它们自幼就知道应当躲避的敌人和可以结伴的朋友,更不用说鸟蛋本身的奇观了:在那里,胚胎发育所需的一切,都已按次序静置预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奇妙之处。 但凡出于理性智慧的思考,谁还能说这些不是出自灵性世界,而是来自别处?自然界正是为灵性世界服务,好把来自那里的事物披覆上一具身体,或者说,将灵性世界的原因呈现为实际的效果。地上的走兽与天空的飞鸟天生就具有它们所需的全部知识,而人却不是这样,尽管人比它们更优越,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动物处在它们生命的秩序中,且因为没有理性,不能毁坏那在它们里面、来自灵性世界的东西。而人则不同,他通过灵性世界进行思考,有理性,如果违背秩序生活,就会把在自己里面的灵性事物扭曲败坏。理性本应赞同秩序,所以人只能在纯然无知中出生,然后再借着神性的诸媒介被引回天堂的秩序。 109、植物界与灵性事物的对应,可以从许多现象看出来:例如,一粒种子长成树,生叶,开花,结出果实,而果实又包裹着新的种子。所有这些历程一方面按次序相继展开,另一方面又以一种令人惊叹的秩序同时并存。其秩序之精妙,难以用寥寥数语说明。纵然写成多卷书,也仍无法穷尽那些更内里的、更贴近其功用的奥秘。因为这些秩序与形态亦出自灵性世界,即天堂——天堂具有人形,这已在前文(78–86节)讲述。所以,植物界中每一样事物都与人体中相应的事物存在某种关系,这一点在博学之士当中已有一些人知道。植物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对应物,我的大量经历已经显明了这一点。因为我经常在花园里察看树木、果实、花朵和菜蔬,注意到它们在天堂里的对应,并与那些拥有这些对应之物的天使交谈,从而得知这些植物的来源和特性。 110、但如今,没有人知道天堂里的灵性事物以及相对应的自然事物,因为对应的知识已完全失落。因此,我将借几个例子来说明灵性事物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对应。总体而言,地上的动物对应着人的情感:温顺且有用的,对应良善的情感,凶猛且有害的对应邪恶的情感。具体来说,公牛和小牛对应着人自然心智的情感,绵羊和羔羊对应着属灵心智的情感,而飞鸟则按其种类对应于这两种心智的智性事物。{注1} 因此,在以色列教会(这是一个代表性教会)中,{注2}各种动物,如公牛、小牛、公羊、绵羊、母山羊、公山羊、公羔羊和母羔羊,以及鸽子和斑鸠,都被接纳为神圣用途,用于献祭与燔祭,因为在此种功用中,它们与灵性事物相对应,而这些灵性事物在天堂里按照对应被理解。再者,动物按其属与种对应各种情感,这是因为它们有生命;而任何个体的生命除来自情感并依情感之外别无其他来源。于是,对每一种动物,先天知识(本能)就与其生命的情感相符合而存在。在自然层面,人也与这些动物相似。因此,在日常言语中,人也被拿来与它们相比:若温顺,就被称作绵羊或羔羊;若凶猛,就被称作熊或狼;若狡猾,就被称作狐狸或蛇,等等。 {注1}:出于对应,动物表示情感:温顺有用的动物表示良善的情感;凶猛无用的动物表示邪恶的情感(41,45,46,142,143,246,ac714,716,719,2179,2180,3519,9280)。通过灵界的经历来说明(3218,5198,9090)。灵界流注进入动物的生命(1633,3646)。出于对应,牛和牛犊表示属世心智的情感(2180,2566,9391,10132,10407)。绵羊(4169,4809)和羔羊(3994,10132)表示什么。飞鸟表示理智的事物(40,745,776,778,866,988,991,5149,7441);从灵界经历可知,不同之处取决于它们的属和种(3219)。 {注2}:【英92】关于瑞登堡对“教会”一词的使用,参见第1节注释。这里的“代表性教会”,意思是“教会”或宗教文化专注于谨慎地执行规定的活动,无论其成员是否了解这些活动所反映的灵性实在。【中】可以理解为在教会的崇拜礼仪、献祭方面是“教会的代表”。关于“代表”与“对应”的区别可参阅第38节注释。 111、植物界中也有类似的对应。一般而言,花园对应于天堂中的聪明和智慧,因此天堂被称为“上帝的园子“和乐园,{注1}也被人称为“天上的乐园”。树木照其种类对应着良善与真理的领悟和认知,由此产生聪明和智慧。因而那些精通对应学问的古人在树林中举行神圣的敬拜。{注2}也因此圣经中经常提到树木,如葡萄树、橄榄树、香柏树等等,常将天堂、教会和人与它们相比,人所行的善事也被比作果实。此外,树的果实、尤其是从田间收获的谷物,对应于良善与真理的情感,因为它们滋养灵性的生命,如同地上的食物滋养自然的生命一样。{注3}一般而言,“饼”对应一切良善的情感,因为它比其他食物更能维持生命,代表了所有食物。正是由于这种对应,主也称自己为“生命的粮”;{注4}饼在犹太教会中有神圣的用途,它们被摆在会幕的桌子上,并被称作“陈设饼”。另外,所有通过祭祀和燔祭进行的神圣崇拜被称为“饼”。正是由于这种对应,在基督教会中最神圣的崇拜是圣餐礼,在其中分发饼和酒的圣餐礼拜。{注5}从这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对应是怎样的。 {注1}:出于对应,“园子”和“乐园”表示聪明和智慧(ac100,ac108);从经历中得知(3220)。在圣经中,同一种对应的所有事物,含义相同(2896,2987,2989,2990,2991,3002,3225)。 {注2}:“树”表示领悟和知识(103,2163,2682,2722,2972,7692)。因此,古人在林中、树下根据它们的对应举行神圣的敬拜(2722,4552)。天堂的流注进入植物界的各门类中,如进入草木中(3648)。 {注3}:出于对应,“食物”表示诸如滋养灵性生命的那类事物(3114,4459,4792,4976,5147,5293,5340,5342,5410,5426,5576,5582,5588,5655,5915,6277,8562,9003)。 {注4}:【中】参见约翰福音6:35节内容。和合本圣经译为“生命的粮”,吕振中和文理本圣经皆译为“生命的饼”,英文版多译为“bread”(饼,面包)。 {注5}:“饼”表示滋养人的灵性生命的一切良善(2165,2177,3478,3735,3813,4211,4217,4735,4976,9323,9545,10686)。摆在帐幕桌子上的饼有同样的含义(3478,9545)。一般来说,祭物被称为饼(2165)。因此,饼包含一切食物(2165),所以,它表示一切属天和属灵的食物(276,680,2165,2177,3478,6118,8410)。 112、下面简要地说明天堂与世界是如何通过对应关系相连的。主的国是目的之国——目的即功用;{注1}也可说,是功用之国——功用即目的。为此,上帝如此地创造并塑成宇宙,使功用在各处都能披上外在形式,从而使功用呈现在行动或效果中,先在天堂,后在自然界,层层下达、连续至自然界最末端。由此可见,自然界的事物与灵性的事物、或说世界与天堂的对应,是通过功用实现的:功用把二者结合起来。而覆盖功用的外在形式,只有在真实成为功用之形式的程度上,才具有对应性,并按同等比例上实现联结。 在自然界的三界中,凡照秩序存在的一切,都是功用的形式,亦即一个功用趋向另一个功用所产生的效果;因此那里的一切都是对应。就人而言,他越按神性秩序生活——也就是越是爱主爱邻,他的行为就越成为具体现行的功用,也就越成为天堂与世界之间的一个对应,借此对应,他与天堂联结。总之,爱主爱邻就是施行功用。{注2}还应当知道,人是联结自然界与灵界的通道,也就是说,人本身是两界联结的媒介,因为他里面既有自然界也有灵界(见上文看57节)。所以,人越属灵,就越是联结的媒介;反之,人越是属世而不属灵,他就越失却媒介性。即便如此,即使缺少人这个媒介,神性流注仍持续流入自然界,进入人身上属世界的部分,却不进入他的理性。 {注1}:【英94】“功用”的原文是“usus”。瑞登堡使用这个名词至少部分地与“良善、好”同义。当“功用”与“行为”同义时(如在“施行功用”的概念中),它指的是对某人有益的行为(行善); 当表示一项活动的某个方面或执行该活动的人(如“法官的功用”)时,指的是该活动或人提供的帮助。 {注2}:每种良善出于并根据功用而有自己的快乐和品质;因此,功用如何,良善就如何(3049,4984,7038)。天使的生活由爱和仁的良善构成,也就是发挥功用(454)。主,因而天使,在关注人时,只看目的,也就是功用(1317,1645,5854)。主的国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454,696,1103,3645,4054,7038)。事奉主就是发挥功用(7038)。人里面形成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是为了功用(3626,4104,5189 9297),也是出于功用,也就是说,功用先于人里面发挥功用的器官形式,因为功用是来自主、经由天堂的流注(4223,4926)。此外,人长大成熟时,出于并为了功用形成了构成其心智的内层(1964,6815,9297)。因此,人就是他所具有的功用(1568,3570,4054,6571,6935,6938,10284)。功用就是人行事的目的(3565,4054,4104,6815)。功用是首先的和末后的,因而是人的全部(1964)。 113、正如一切遵循神性秩序的事物都对应于天堂一样,一切违背神性秩序的事物都对应于地狱。与天堂对应的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相关,与地狱对应的事物都与邪恶和伪谬相关。 114、现在要讲述一些关于对应的知识及其应用途。前面已经说过,灵性世界,也就是天堂,是通过对应关系与自然世界相联结的。因此通过对应,人与天堂之间得以建立交流。因为天堂的天使的思维不像世人那样源于自然事物,因此,当人处在对应的知识之中时,他就能在心智的思维方面与天使同在,从而在其灵性或内在层面与他们相连。为了使天堂与世人能够联结,圣经完全按照对应关系写成的,其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是整体还是个别,都有其对应。{注1}因此,如果人处在对应的知识中,他就会明白圣经的灵义,从而知晓在字义上看不到的奥秘。因为圣经既有字面意义(字义)也有属灵意义(灵义),{注2}字义由那些属于世界的事物构成,而灵义则是由那些属于天堂的事物构成。由于天堂与世界通过对应关系联结的,所以就赐下了这部圣经,其中每一事物,乃至最微小的一点,都有其对应。 {注1}:圣经完全通过对应写成的(8615)。人通过圣经与天堂联结(2899,6943,9396,9400,9401,10375,10452)。 {注2}:关于圣经的灵义,可参看《白马》这本小册子(启示录中所描述的“白马”)。【中】启示录中关于白马的经文:启6:2、启19:11、启19:14、启19:19、启19:21。 115、我从天堂得知,世上的上古之人是属天之人,直接凭对应本身来思考,而他们眼前的自然界事物,仅仅被用作这样思维的媒介,也因此他们得以与天使联结与之交谈,于是借着他们,天堂与世界相连。因此那个时期被称为“金时代”。古代一些作者也记载说,天堂的居民曾与世人同住,与他们交往,如朋友与朋友。但在他们的时代之后,继承者们并非从对应关系本身去思考,而是从对应关系的知识来思考,因此,天堂与人仍有联结,只是不再那么亲密。这一时期被称为“银时代”。再后来继承者,固然认识对应,但却不再依凭那知识来思考,因为他们在自然层面的良善里,而不像更早的人在属灵良善里。这个时期被称为“铜时代”。在这之后,世人逐渐变得更外在,最终变得仅仅是属肉体的,于是,关于对应的知识全然失落了,连带失去的,还有对天堂以及许多属天堂事物的认识。 他们用金、银、铜来命名那些时代,也是基于对应。{注1}因为“金”按对应表示属天的良善,上古之人处于其中;“银”表示属灵良善,随后的古人处于其中;“铜”表示自然的良善,古人的后裔在其中;而末后的时代被称为“铁”,表示缺乏良善而僵硬的真理。{注2} {注1}:出于对应,“金”表示属天的良善(113,1551,1552,5658,6914,6917,9510,9874,9881);“银”表示属灵的良善,或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1551,1552,2954,5658);“铜”表示自然良善(425,1551);“铁”表示处于秩序最终端的真理(425,426)。 {注2}:【英96】瑞登堡在灵界访问这些时代的天堂,详细的记述参见他1768年的著作《婚姻之爱》(74-78)。 第十四章 天堂里的太阳 116、在天堂里看不见世界的太阳,也看不见来自这太阳的任何东西,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然的。自然确实从这太阳开始,通过它产生的一切都被称为自然的。但灵性的,也就是天堂所在的领域,是在自然之上的,与自然完全不同。它们之间只通过对应关系来交流。这种区别可以从前文(38节)关于层级的内容来理解,而这种交流是什么样的,可以从前两章关于对应的内容来理解。 117、虽然在天堂里看不见世界的太阳,也看不见任何来自这太阳的东西,然而那里仍然有太阳,有光和热,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而且还有无数更多的事物,但它们的来源并不相同。天堂中的事物是灵性的,而世界中的事物是自然的。天堂的太阳就是主,那里的光是神性真理,那里的热是神性良善,它们都从作为太阳的主发出。一切在天堂中存在和显现的事物都源于那个本源。但关于光和热,以及由此在天堂中存在的那些事物,将在后续章节中讲述。这里只论及那里的太阳。主在天堂显现为太阳,是因为祂是神性之爱,一切灵性的事物从祂而出,如同一切自然的事物通过世界的太阳而出:正是这爱以太阳的形式发光。 118、主确实在天堂显现如同太阳,这不仅是天使告诉我的,我也曾多次得以亲眼目睹。因此,关于主如同太阳的情形,我愿在这里简要描述我的所见所闻。{注1}主显现如太阳,不是在天堂之中,而是高高的在天堂之上,不是在头顶或在顶点,而是在天使的前方中等的高度。祂显现在两个地方,一个在右眼前,另一个在左眼前,相距极远。在右眼前显现完全如同太阳,大小也与世上的太阳相似,几乎有同样的火光;但在左眼前却不是如太阳,而是如月亮,有相似的洁白,却更加闪耀,大小与地球的月亮相似,但它周围被许多如小月亮环绕,每一个也同样洁白而闪耀。 主在两个地方以这种差异显现,是因为祂对每个人的显现,取决于各人接受祂的方式。因此,那些以爱的良善接受祂的人与那些以信的良善接受祂的人,看见祂是不同的。那些以爱的良善接受祂的人,祂显现为太阳,按他们接受的程度带着火焰与光辉。这些人在祂的属天国度中。而那些以信的良善接受祂的人,祂显现为月亮,按他们接受的程度洁白而闪耀。这些人在祂的属灵国度中。{注2}这是因为爱的良善对应火,因此在灵性意义上“火”就是爱;而信的良善对应光,因此在属灵意义上“光”就是信。{注3}祂显现在眼前,是因为人的内在心智的部分通过眼睛观看:出于爱的良善通过右眼观看,出于信的良善通过左眼观看。{注4}因为对天使和世人来说,右边的一切对应着良善,而左边的一切对应着源自良善的真理。{注5}信的良善在其本质上就是来自良善的真理。 {注1}:【英97】“所见所闻”原文是audivi et vidi,可译为“我听说过并看到过”。这让人想起原文书名中的短语 ex auditis et visis:“来自听到和看到的事情”。 {注2}:主在天堂显现为太阳,并且祂就是天堂的太阳(1053,3636,3643,4060)。主向属天国度的人显现为太阳,在那里以对主的爱为主导;而向属灵国度的人显现为月亮,在那里以对邻舍的仁义和信仰为主导(1521,1529-1531,1837,4696)。主显现为太阳时在右眼前方的中等高度处,显现为月亮时在左眼的前方(1053,1521,1529-1531,3636,3643,4321,5097,7078,7083,7173,7270,8812,10809)。主被看见时,显现为太阳,也显现为月亮(1531,7173)。主的神性本身远在祂在天堂里的神性之上(7270,8760)。 {注3}:在圣经中,“火”在好坏两方面意义上都表示爱(934,4906,5215)。“圣火”或“天堂之火”表示神性之爱(934,6314,6832)。“地狱之火”表示自我之爱和对世界的爱,以及源于这些爱的一切欲望(1861,5071,6314,6832,7575,10747)。爱是生命之火,生命本身实际上来自它(4906,5071,6032,6314)。“光”表示信仰的真理(3195,3485,3636,3643,3993,4302,4413,4415,9548,9684)。 {注4}:左眼的视觉对应于信仰的真理,而右眼的视觉对应于这些真理的良善(4410,6923)。 {注5}:在人右边的事物与良善有关,真理来自它;在人左边的事物与真理有关,它源自良善(9495,9604)。【英98】在瑞登堡神学著作的20多个段落中,他似乎已经预见到现代大脑研究所认识到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同。例如,在《天堂的奥秘》(644)中写道:“意志与理智彼此最为不同。 ……人脑分为两部分,称为半球;它的左半球属于智力,而右半球属于意志”——这种区别与现代归因并不矛盾:即将智力、细节、文学和数学功能归于左脑,将情感和审美功能归于右脑。(1053, 3636, 3643, 4060)。 119、正因如此,在圣经中,就爱而言主被比作太阳;就信而言主被比作月亮。并且,“太阳”表示从主而来的对主之爱,“月亮”表示从主而来的对主之信。如以下经文所示: 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以赛亚书30:26)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掩太阳,月亮也不放光。我必使天上的亮光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以西结书32:7-8) 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以赛亚书13:10) 日月昏暗,星宿无光。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约珥书2:2,10,31; 3:15){注1} 日头变黑像麻布和毛发{注2},月亮像血,星辰坠落于地。(启示录6:12-13)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马太福音24:29) 还有其他经文。在这些经文中,“日头”表示爱,“月亮”表示信,“众星”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注3}当这些不复存在时,经上就说它们变黑、不放光、从天上坠落。 主在天堂显现如同太阳,这一点也可从祂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像一事明显地看出来: 祂的脸面明亮如日头。(马太福音17:2) 当这些门徒被从肉体中提升,处在天堂之光中时,他们看见主呈现这样的形象。因此,古人中那些属于代表教会的人,在举行敬拜时都转脸朝东方的太阳。由此,他们使圣殿面向东方。 {注1}:【英99】瑞登堡原文标注的拉丁文经文是4:15,在英文版本中,这段是3:15。【中】中文版也是3:15。 {注2}:【英100】此处可译为“多毛的麻布”。【中】和合本经文为“毛布”。 {注3}:在圣经中,“星”和“星宿”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知识(2495,2849,4697)。 120、通过对比世上的太阳,可以明白神性之爱的性质和程度。它极其炽热,如果你愿意相信的话,远比世上的太阳更为炽烈。因此,主显为太阳,并不直接流入天堂,祂之爱的炽热在传递过程中逐级被调和,这些调和看似环绕太阳的光环。此外,天使也被一层适宜的薄云遮蔽着,以免被被这爱的流注所伤。{注1}因此,诸天堂因各自领受的不同而有远近之别:高层天堂因处在爱之良善中,最接近显为太阳的主;低层天堂处在信仰之良善中,离主较远;那些没有良善的人,如地狱中的人,离得最远,他们越与良善对立就离得越远。{注2} {注1}:主的神性之爱的性质与程度,以世上太阳之火为比较而加以说明(6834,6849,8644)。主的神性之爱是对全人类的爱,为要拯救全人类(1820,1865,2253,6872)。最贴近主爱之火所发出的爱不进入天堂,而是看似太阳周围的光环(7270)。天使被一层纤薄、与其状态相应的薄云遮掩,以防他们被炽热的爱之流注所伤(6849)。 {注2}:主与天使的同在与天使对来自祂的爱之良善和信之良善的接受相称(904,4198,4320,6280,6832,7042,8819,9680,9682,9683,10106,10811)。主照着每个人的属灵品性向每个人显现(1861,3235,4198,4206)。地狱之所以被与天堂隔离,因为无法忍受来自主的神性之爱的临在(4299,7519,7738,7989,8137,8265,9327)。因此,地狱远离天堂,这种隔离就是巨大的深渊(9346,10187)。 121、然而当主在天堂显现时(这是常有的事),祂并没有显为被太阳包围的样子,而是以天使的形象出现,凭祂脸上闪耀的神性而与众天使有区别。主并非亲身在那里,祂本身始终被太阳包围着,而是通过显现的方式同在。因为在天堂这是常见的事,即人们看似出现在视线所及或终止的地方,尽管这个地方与他们实际所在的地方很远。这种临在被称为内在视觉的同在,这将在以后进一步讨论。{注1}我也曾见过主在太阳外以天使的形像显现,就在太阳稍下面的高处;还看见祂以类似的形象出现在附近,脸上发光;还有一次看见祂在众天使当中显现,如同火焰般的光辉。 {注1}:见下文第147节。在《天堂的奥秘》(6849)中进一步阐述了通过内在视觉而同在的主题:“主只通过内在视觉与人同在,出于对别人仁义的信仰使这内在视觉成为可能。” 122、在天使看来,世上的太阳与天堂的太阳相对,呈现为某种昏暗之物;世上的月亮与天堂的月亮相对,呈现为某种黑暗之物,且恒常这样。原因在于,自然界的火对应于自我之爱,这火所发出的光对应于来自这爱的伪谬。自我之爱与神性之爱完全对立,所产生的伪谬直接与神性真理对立。{注1}对天使来说,凡与神性之爱和神性真理相对立的就是黑暗。因此,敬拜世上的太阳和月亮并向它们下拜,在圣经中表示爱自我和源于自我之爱的伪谬,故经上说那些人必须被除灭(申命记4:19,16:3-5;耶利米书8:1-2;以西结书8:15-16,18;启示录16:8;马太福音13:6)。{注2} {注1}:“自我之爱”也可以译为“爱自己”或“对自己的爱”,在这里被描述为与神性之爱相对立;在《天堂的奥秘》(1675:6) 中则被描述为与“主的人性本质”相对立;在下文第558节中被描述为与爱邻舍相对立。在瑞登堡看来,自我之爱是人类邪恶的本质。唯一可能更糟的“爱”是支配他人的爱,但这也是爱自己的一种形式。关于爱自己的主要讨论出现在下面的第556-565节中;另见注释【英171】。【中】瑞登堡著作中的“自我之爱”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自己关心、爱护自己,而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自私自利之爱,甚至超过了对上帝、邻舍的爱。 {注2}:世上的太阳并不向天使显现,而是在于天堂的太阳相对立的位置显为某种黑暗之物(7078,9755)。“太阳”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自我之爱(2441节);在这个意义上,“拜太阳”表示崇拜那些与天堂之爱或主相对立的事物(2441,10584)。在地狱里的人来看,天堂的太阳就是浓密的黑暗(2441)。 123、因为主在天堂显现如同太阳,这是出于祂里面并从祂发出的神性圣之爱;所以,所有在天堂的人都恒常朝向祂:在属天国度的人,朝向显为太阳的主;在属灵国度的人,朝向显为月亮的主,而地狱里的人则朝向对立的昏暗和黑暗,背对着主,因为在地狱里的所有人都沉溺于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因而与主对立。那些朝向世上太阳所在之处黑暗之物的人,在地狱的后面,被称为“恶魔”;而那些朝向世上月亮所在之处昏暗这物的人,在地狱的前面,被称为“恶灵”{注1}。因此说那些在地狱中的人是在黑暗之中,而那些在天堂中的人是在光明之中。“黑暗”表示出自邪恶的伪谬,“光明”表示出自良善的真理。 他们之所以这样转向,是因为在来世,所有人都面向他们内在占主导地位的事物,也就是他们的主导爱。而内在的事物构成了天使和灵人的脸。所以,灵界的方位不像世上的那样固定不变,而是由人的脸来决定。人在其灵性方面也是类似地转向:凡处在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中,就背对着主;若爱主爱邻舍,就朝向主。但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在自然世界中,方位是由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界定的。不过,这一点难以被人理解,将在后面论述天堂中的方位、空间和时间时再加以说明。{注2} {注1}:【英103】在下面的第311节,瑞登堡将“魔鬼”和“撒旦”这两个名称分别与这两个类别相关联。他经常使用“灵人”来指那些死后正在为天堂或地狱做准备的人。【中】 “后面的地狱名为魔鬼,在那里的人被称为恶魔;在前面的地狱名为撒旦,在那里的人被称为恶灵”(下文第311节);译为“灵人”的也可译为“灵”,本身既包括善灵也包括恶灵,故地狱里的灵人为“恶灵”。 {注2}:【英104】参见本书141-153、162-169 和191-199节。 124、因为主是天堂的太阳,来自祂的一切事物朝向祂,所以主也是共同的中心,是一切方向和定位的基准。{注1}因此,一切在下方的事物,无论是在天上的还是在地上的,都在祂的同在之中,并在祂的眷顾之下。 {注1}:主是共同的中心,天堂的一切都转向这个中心(3633,3641)。 125、从这些论述中,现在可以更清楚地明白前面几章有关主的内容:主是天堂的上帝(第2-6节);主的神性造就了天堂(第7-12节);在天堂中,主的神性是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仁义(第13-19节);世上的一切事物与天堂相对应,并通过天堂与主对应(第87-115节);{注1}世上的太阳和月亮也都是对应(第105节)。 {注1}:【英105】该参考文献与列表中的其他参考文献不同,它不反映章节标题所提及的内容。合适的内容在第101-103节中。 第十五章 天堂中的光和热 126、那些仅仅从自然角度思考的人无法理解天堂中的光,然而,天堂中的光是如此强烈,要超过世上正午之光许多数量级。我经常看见这光,甚至在傍晚和夜里。当我听见天使们说,世上的光与天堂的光相比几乎只不过是一个影子时,起初我很惊讶,但当我看见它时,我可以证实,天堂之光是那样的明亮和辉煌,以至于我无法描述。我在天堂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在这光中看到的,因而比在世上所看到的事物更加清晰分明。 127、天堂之光不像世间之光那样是自然的,而是灵性的,因为它来自那显为太阳的主,这太阳是神性之爱,如前文所示。在天堂,从显为太阳的主所发出的被称为神性真理,但其本质上是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结合,由此流给天使的是光和热:光来自神性真理,热来自神性良善。由此可见,天堂之光和热因有这样的本源,故它们是灵性的而非自然的。{注1} {注1}:天堂里的一切光都来自显为太阳的主(1053,1521,3195,3341,3636,3643,4415,9548,9684,10809)。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并构成天堂的一切光(3195,3223,5400,8644,9399,9548,9684)。 128、神性真理之所以是天使的光,是因为天使是灵性的,而非自然的。灵性的存在通过灵性的太阳来观看,自然的存在通过自然的太阳来观看。天使的理智来自神性真理,这理智是他们的内在视觉,这内在视觉流入并形成他们的外在视觉。因此, 在天堂中从显为太阳的主所显现的事物,都在光中显现。{注1}由于天堂之光的源头是主,因此,那光在天堂会随着天使各自从主所领受的神性真理的多少而变化,换句话说,就是随他们所具有的聪明和智慧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属天国度的光与属灵国度的光不同,各个群体中的光也都各不相同。光在属天国度呈火焰状,因为那里的天使从显为太阳的主接受;而在属灵国度中光是皎洁的白光,因为那里的天使从显为月亮的主接受光(见上文 118节)。在不同的群体里,光也各不相同;在每个群体内,光也有差别:居中的天使在较强的光中,在周围的天使在较弱的光中(见上文43节)。总之,天使接受神性真理的程度,即从主获得聪明和智慧的程度,决定了他们拥有什么程度的光。{注2}天堂的天使因此被称为“光明天使”。 {注1}:天堂中的光照亮天使和灵人的视觉和理智(2776,3138)。 {注2}:天堂中的光与天使的聪明和智慧相对应(1524,1529,1530,3339)。在天堂里有种种不同的光,和那里的天使群体一样多;正如天堂里有无限种类的良善和真理一样,天堂里也有无限种类的聪明和智慧(684,690,3241,3744,3745,4414,5598,7236,7833,7836)。 129、因为主在天堂是神性真理,而神性真理是光,所以主在圣经中被称为“光”,从祂发出的一切真理也同样被称为光。如以下经文所示: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约翰福音9:5) 耶稣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35-36、46)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约翰福音3:19) 约翰论到主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翰福音1:4、9)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4:16) 我使你作众民的约,作外邦人的光。(以赛亚书42:6) 我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以赛亚书49:6) 得救的列国要在祂的光里行走。(启示录21:24) 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理,好引导我。(诗篇43:3) 在这些和其他经文中,主因从祂而出的神性真理被称为光;同样,真理本身也被称为光。因为在天堂中的光来自作为太阳的主,所以当祂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像时,“祂的面貌如同太阳”,“祂的衣服洁白发光,如同光,闪耀洁白如雪,地上漂布的人不能使衣服这样洁白。”(马可福音9:3;马太福音17:2) 主的衣服之所以如此显现,是因为它们代表从祂而来的神性真理在天堂里。在圣经中“衣服”也表示真理,{注1}因此大卫说,{注2}“耶和华啊,你披上亮光,如披外袍。”(诗篇104:2) {注1}:在圣经中,“衣服”表示真理,因为真理披覆良善(1073,2576,5248,5319,5954,9216,9952,10536)。主变像时的衣服表示从祂的神性之爱所发出的神性真理(9212,9216)。 {注2}:【英106】按照他那个时代的习惯,瑞登堡将诗篇称为“大卫之书”,将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称为“摩西之书”。 130、天堂中的光是灵性的光,这光就是神性真理,这一点也可以从人也有灵性之光这个事实得出结论,并且人从这光得到启示,与他从神性真理所获得的聪明和智慧相匹配。人的灵性之光,就是他的理智之光,其对象是真理,它将真理有序地分析排列,形成推理,并由此得出一系列结论。{注1}有这样的真光使理智看见这些事物,属自然的人并不知道,因为他用眼睛看不见这光,在思维中也觉察不到这光。但仍有许多人知道这光,而且还能将它与自然之光区分开来,那些只凭自然而不凭灵性思考的人就处于自然之光中。那些只关注世界并把一切归于自然的人是自然地思考,而那些关注天堂并把一切归于神性的人是灵性地思考。 我多次被赐予领悟并看见,真光确实存在,它启发心智,与所谓的自然之光完全不同。我被逐级提升到那内在之光中,随着被提升,我的理智被启发,以至于能觉察到我先前未曾觉察的事物,最终甚至能觉察到那些无法用自然之光的思维所理解的事物。我有时愤然不平,因为无法理解那些事物,尽管在天堂之光中已经清晰明确地觉察到了它们。{注2}由于理智有其光,所以关于它的说法与关于眼睛的说法相似,比如说当它觉察时就说它看见了并处于光中,当它不觉察时就说它处于黑暗和阴影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说法。 {注1}:天堂之光启迪人的理智;因此人是理性的(1524,3138,3167,4408,6608,8707,9128,9399,10569)。理智之所以被启迪,是因为它是接受真理的容器(6222,6608,10569)。理智被启迪的程度,取决于人从主那里在良善中接受真理的程度(3619)。理智取决于来自良善的真理,通过真理形成了理智(10064)。理智从天堂获得光,如同(肉眼的)视觉从世界获得光(1524,5114,6608,9128)。来自主的天堂之光始终与人同在,但它只照着人处在源自良善的真理中的程度而流入(4060,4214)。【中】英文NCE版本中,将“处在真理中”译为“践行真理”。 {注2}:当人从感官中被提升时,会进入更温和的光中,最终进入天堂之光(6313,6315,9407)。当人进入理智中时,就是实际地被提升到天堂之光中(3190)。当我被带离世俗观念时,,感知到何等巨大的光(1526,6608)。 131、因为天堂之光是神性真理,所以也是神性智慧和聪明。被提升到天堂之光中,就相当于被提升到聪明和智慧中,并被启迪。所以,天使拥有的光完全与他们的聪明和智慧相一致。因为天堂之光是神性智慧,所以在这光中每个人的本质都能被认识。每个人的内在品质完全地展现在脸上,没有任何隐藏。更内层的天使也乐于让他们那里的一切都敞露,因为他们只意愿良善,别无它求。天堂之下的人则不然,他们不意愿良善,因此非常害怕在天堂之光中被看见。令人惊奇的是,地狱中的人彼此看起来像是人,但在天堂之光中却像是怪物,面目狰狞,形体可怖,完全呈现他们自身邪恶的形状。{注1}同样地,当人的灵被天使察看时也是如此:如果是善人,他就依其良善显现为一位美丽的人形;如果是恶人,则如同一个怪物,依其邪恶而畸形。由此可见,一切事物都在天堂之光中被显明,因为天堂之光就是神性真理。 {注1}:那些在地狱中的人,在他们自己的光中(这光如同燃烧的煤炭发出的光),在彼此看来像是人,但在天堂之光中却如同怪物。那些在地狱里的人,在他们自己的犹如燃煤发出的光中,在他们自己看来是人,但在天堂的光中,他们看起来像怪物(4531,4533,4674,5057,5058,6605,6626)。 132、因为神性真理是天堂中的光,所以一切真理,无论在哪里——天使之内外或天堂之内外,都会发光。然而天堂之内的真理不像天堂之外的真理那样发光。天堂之外的真理发出寒冷的光,好像没有热的雪白之物,因为它们不像天堂之内的真理那样从良善中获取本质。因此,天堂之光照在上面,这寒光就消散了,如果下面潜伏着邪恶,这寒光就会转变成黑暗。这些情形我曾多次见过。关于发光的真理,还有更多值得记述的事,但在这里就略过不提了。{注1} {注1}:【英107】多年后,瑞登堡记录了在灵界真理发光的事。他报告说,如果灵人将圣经在脸上或衣服上摩擦,他们会像月亮或星星一样明亮(《圣治》256:4)——甚至就像灵人自己站在一颗星星上一样明亮(《正信的基督教》209:2)。他还写道,灵人将纸剪成装饰性的形状,并在上面写下圣经中的短语,因为它们会变成空中闪闪发光的形状(《正信的基督教》209:2)。 他讲述了一件令人难忘的事:他在强光下看到一张桌子,上面写在纸上的真理像星星一样闪耀,但被篡改的真理会引起爆炸,使灵人失去知觉。在同一个故事中,他看到了一个房间,里面的圣经被宝石环绕着,这些宝石会产生彩虹,背景的颜色取决于天使在看什么(《揭密启示录》566:5-7,540;《婚姻之爱》77:2, 533)。 133、现在谈一谈天堂的热。天堂的热在其本质上是爱,它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关于那太阳乃是在主里面并从主而出的神性之爱这一事实,在前文已有说明。由此可见,天堂的热与天堂的光一样是灵性的,因为来源相同。{注1}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有两样事物,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在天堂中,神性真理显现为光,神性良善显现为热,但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是如此地结合,以至于它们不是二而是一。然而在天使那里它们是分开的,因为有的天使接受神性良善多于神性真理,有的天使接受神性真理多于神性良善。那些更多接受神性良善的天使在主的属天国度,那些更多接受神性真理的天使在主的属灵国度,同等程度接受这二者的天使是最完美的天使。 {注1}:热和光各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世界的太阳,一个是天堂的太阳(3338,5215,7324)。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热是爱的情感(3636,3643)。因此,灵性之热在本质上就是爱(2146,3338,3339,6314)。 134、天堂的热,如同天堂的光一样,在各处都是不同的,在属天国度中是一种,在属灵国度中是另一种,在每个群体中也各不相同。不仅在程度上,而且在品质上也有所不同:在主的属天国度中更强烈和纯净,因为那里的天使更多地接受神性良善;在主的属灵国度中较不强烈和纯净,因为那里的天使更多地接受神性真理;在每个社群中,也因接受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地狱中也有热,但那是污秽的。{注1}天堂里的热用“圣火”或“天堂之火”来表示,地狱里的热则用“亵渎之火”或“地狱之火”来表示。二种火都表示爱:“天堂之火”表示对主和邻舍的爱,以及源于这些爱的一切情感;“地狱之火”表示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以及源于这些爱的一切欲望。{注2}爱是来自灵性源头的热,这从人随着爱而变得温暖的现象明显可见。人会按照其爱的强度和性质而被点燃和变热,当这爱遭到攻击时,其热就会显露出来。因此,人们在谈论善爱的情感或恶爱的欲望时,通常会说“点燃”、“发热”、“燃烧”、“沸腾”、“着火”。 {注1}:地狱中也有热,但它是污秽的(1773,2757,3340);那里的气味就像世上粪便和排泄物的气味,而在最糟糕的地狱中则如同尸体的气味(814,817,819,820,943,944,5394)。 {注2}:此注请参阅前文第118节的第2注。 135、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爱在天堂被感受为热,这是因为天使的内在因主所赐的神性良善而在爱中,因此他们的外在从这爱而变热。由此可知,在天堂中热与爱是相互对应的,每个人都处在与其爱相应的热中,正如前文所述。世界的热完全不能进入天堂,因为它更为粗糙,是自然的而非灵性的。但世人的情况则不同,因为人同时存在于灵性世界和自然世界中,就其灵而言,他们完全按照他们的爱而变热,但就其身体而言,则同时来自两方面,既来自其灵的热,也来自世界的热的流入,前者流入后者之中,因为二者存在对应。这两种热的对应关系可以从动物身上看出来。动物的爱,其中主要是繁衍后代的爱,会根据自然界太阳之热的临在和流入而爆发并活跃,这种热只在春季和夏季才有。那些以为是世界之热流入并激发了这些爱的人极其错误,因为不存在从自然界到灵性世界的流注,只有从灵性世界到自然界流注,这种流注符合神性秩序,但前一种则违反神性秩序。{注1} {注1}:有灵性的流注,但没有物质的流注;也就是说,有从灵界到自然界的流注,但没有从自然界到灵界的流注(3219,5119,5259,5427,5428,5477,6322,9109,9110)。 136、天使和世人一样有理智和意志。天堂之光构成了他们理智的生命,因为那光是神性真理和由此而来的神性智慧;天堂之热构成了他们意志的生命,因为那热是神性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神性之爱。天使的本质生命来自热而非光,除非热存在于光中。很显然,生命来自热,因为当热被拿走时,生命就消亡了。这就像没有爱的信仰,或没有良善的真理一样。因为被称为信仰的真理是光,而属于爱的良善是热。{注1}这些从世界的热和光中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天堂的热和光与它们相对应。在世上,当热与光结合时,如在春夏季节,万物都获得生机并繁荣;但在与热分离的光中,没有任何东西能获得生机或繁荣,反而会枯萎死亡。冬季的情形就是如此,那时尽管光还在,但热缺失。 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天堂被称为乐园,{注2}因为在那里真理与良善相结合,或者说信仰与爱结合,就像地上春季时光与热的结合一样。所有这一切都更加清楚地阐明了上文所述的真理(第13-19节),即主在天堂的神性就是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仁义。 {注1}:与良善分离的真理本身并非真正的真理,因为它们没有生命。真理的一切生命都来自良善(9603)。因此,与良善分离的真理就像没有灵魂的身体(3180,9154)。与良善分离的真理不被主接受(4368)。与良善分离的真理是什么样,就如同没有爱的信仰;而出自良善的真理是什么样,即出自爱的信仰是什么样?(1949-1951,1964,5830,5951)。无论是说真理还是信仰,良善还是爱,都一样,因为真理属于信仰,良善属于爱(2839,4352,4997,7178,7623,7624,10367)。 {注2}:【英108】此处原文也包含“公园”的意思。 137、约翰福音中说: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上帝就是道。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约翰福音1:1、3、4、10、14) 显然,此处“道”表示主,因为经上说“道成了肉身”,但“道” 究竟具体指什么,尚未为人所知。因此要说明,这里的“道”就是在主里面并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注1}因此它也被称为“光”,这光就是神性真理,如前文所述。下面将要解释万物是藉着神性真理而被造和成就的。 [2]在天堂,一切能力都源自神性真理,离开了神性真理就没有任何能力。{注2}所有天使都因神性真理而被称为“权能者”,他们的能力与他们成为神性真理的接受者或容器的程度相匹配。他们籍着这能力胜过地狱和一切对抗者:即便上千个仇敌也承受不住天堂的一道光线,这光就是神性真理。天使之所以成为天使是因为接受神性真理,由此可知,整个天堂唯独源于神性真理,因为天堂由天使组成。 [3] 那些对真理没有其他概念,只把它看作思想或言语的人,无法相信神性真理中蕴含如此大的能力。思想和言语本身并不自带能力,除非他人出于服从而行动。唯有神性真理本身拥有能力,藉着这能力,天堂和世界及其中的一切被创造。可以援引两对例子来说明神性真理中蕴含如此大能,一是人里面的良善与真理的能力,另一个是世界的太阳所发出的光和热的能力。 先考察人里面良善与真理的能力。人所行的一切都是出于他的意志和理智,通过意志是凭借良善来行动,通过理智慧是凭借真理来行动。因为意志中的一切都与良善有关,理智中的一切都与真理有关。{注3}因此,人通过意志与理智来驱动整个身体,其中有成千上万的部分同时按照他们的意愿和喜好自发地响应。这清楚地表明,整个身体是为了服从良善和真理而形成的,因此源于良善与真理。 [4] 世界的太阳所发出的热与光的能力:世界上生长的一切,如树木、农作物、花朵、草、果实和种子,无不是通过太阳的热和光而存在,由此可见它们具有怎样的生产力。世上生长的万物,如树木、谷物、花草、果实、种子等,都是依赖太阳的热与光而生存的,由此可见它们蕴含着强大的生长能力。更何况神性之光(即神性真理)和神性之热(即神性良善)呢?由于天堂籍由这些而存在,所以世界也由此而存在,因为正如前文所述,世界是藉由天堂而存在的。由此可见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话: “万物都是藉着道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道造的”,以及“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也就是藉着来自主的神性真理造的。{注4}这也是为什么创世记首先提到光,然后才提到由这光所产生的事物(创世记1:3、4)。而且也因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在天堂还是在世界,都与良善和真理以及它们的结合有关,其结合是为了成为某种事物。{注5} {注1}:在《圣经》中,“道(verbum,圣言)”一词有多种含义:它既可以指言语,也可以指思想,指一切真实存在的事物,还指某个事物,而在最高的意义上,则指神性真理和主(9987)。道表示神性真理(2803,2894,4692,5075,5272,7930,9987)。道表示主(2533,2859)。 {注2}: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拥有一切能力(6948,8200)。源于良善的真理在天堂拥有一切能力(3091,3563,6344,6423,8304,9643,10019,10182)。天使被称为大能者,通过从主接受神性真理而成为大能者(9639)。天使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者,故在圣经中有时被称为神(4295,4402,7873,8192,8301,8988)。 {注3}:理智是真理的接受者,意志是良善的接受者(3623,6125,7503,9300,9930)。所以,理智中的一切都与真理有关,即它们是否是真正的真理,或是被人相信为真理;意志中的一切以同样的方式与良善有关(803,10122)。 {注4}: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唯一真实的事物(6880,7004,8200)。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而被创造和成就的(2803,2884,5272,7678,7796)。 {注5}:参阅前面第107节的注释。 138、【译注:原文无此节。】 139、应当知道,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来自在天堂显为太阳的主,并不是在主里面,而是来自主。主里面只有神性之爱,这是自有本身,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由此而存在。从自有到存在被理解为发出(向前推进)。{注1}这也可以通过与世上的太阳作比较来说明:世上的热和光并不在太阳里面,而是来自太阳。太阳里面只有火,热和光源自这火,是由太阳发出的。 {注1}:【英110】“存在”原文意思是“从中脱颖而出”; “自有”的意思是“成为”;“发出”、“产生”意思是“来或去”或“显现”。这些是瑞登堡本体论中的关键术语,虽然是简单的拉丁词,但由于其形而上学的含义,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进一步研究瑞登堡对它们的发展的两个段落是《正信的基督教》(210): “(上帝) 是自有(Esse)本身和存在 (Existere)本身,同时也是产生(Procedere,前行)本身。”和《圣爱与圣智》(14):“自有(Esse)和存在(Existere)在神性人(God-Human)中是可区分的一。哪里有自有(Esse),哪里就有存在(Existere):没有一个,另一个就不会出现。” 140、显为太阳的主是神性之爱,而神性之爱就是神性良善本身,为了便于区分,从主发出的神性,也就是祂在天堂的神性,被称为神性真理,尽管它实际上是与神性真理结合的神性良善。这神性真理就是从主的神圣流出。{注1} {注1}【中】此处“神圣流出”的原文是Sanctum,有“圣洁”、“圣”、“所发出的神圣”的意思。此“圣”非独立人格,而是主的神性影响、光与真理之流出。与传统神学“圣灵”在功能(启迪、感动、成圣)上有对应关系,但概念结构不同。瑞登堡避免用 Spiritus Sanctus(圣灵)一词,以防读者联想到三个位格的第三位。 第十六章 天堂中的四个方位 141、在天堂中,就像在世上一样,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两个世界的方位都由各自的太阳来确定:在天堂,由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来确定,在世上则由世界的太阳来确定,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在世上,当太阳在地面上空达到最高点时称为南方,当太阳在地面下方相对位置时称为北方,当太阳在昼夜平分点升起时称为东方,当太阳落下时称为西方。因此,在世上,四个方位都是以南方为基准来确定的。{注1}然而在天堂,主像太阳一样显现的地方被称为东方,与它相对的是西方,右边是南方,左边是北方,无论天使的脸和身体转向何方都是如此。因此,在天堂中所有方位都是由东方来确定的。主像太阳一样显现的地方被称为东方,其原因是,所有生命的起源都来自作为太阳的祂。并且,天使从主那里接受热和光,即爱和智慧越多,就说主在他们那里之中越是升起。因此,在圣经中,主被称为“东方”。{注2} {注1}:【英111】这一讨论清楚而毫不意外地反映了瑞登堡作为北半球终身居民的观点,以及他对天文学的兴趣——早些年他一直积极参与其中。 {注2}:在最高的意义上,主是“东方”,因为祂是天堂的太阳,这太阳总是升起,从不下落(101,5097,9668)。【英112】本段中的陈述涉及“东方”(oriens)、 “来源”(origo)和“上升”(exoriri)之间的关系。【中】“oriens” 有“来源”或“起源”的意思,虽然它最常见的字面意思是“东方”或“升起的太阳”,但这个词源自拉丁文动词 “orior”,该动词有“升起”、“出现”、“起源”和“发源”的意思。 142、另一个区别是,对天使来说,他们的正面总是东方,背面是西方,右边是南方,左边是北方。因为人在世上能将脸朝向任何方向,所以世人很难理解这一点,因此需要解释。整个天堂都朝向主,如同朝向它们共同的中心,因此所有的天使都朝向那里。众所周知,在地球上所有的方向也都指向共同的中心。但天堂界中的方向不同于世上的方向,在天堂,身体的前部朝向它共同的中心,而在世上则是身体的下部朝向中心。世上的这种方向就是所谓的向心性,也就是重力。天使的内在实际上也是朝向前方,由于内在显现在脸上,所以是脸决定了方向。{注1} {注1}:在天堂,所有人都朝向主(9828,10130,10189,10420)。然而,不是天使将自己朝向主,而是主使天使朝向祂自己(10189)。不是天使与主同在,而是主与天使同在(9415)。 143、无论天使的脸和身体如何转动,他们的面部总是朝向东方,这对世人来说更难理解,因为世人无论转向哪个方向,面部就会朝向那个方向。这需要进一步解释。尽管天使和世人一样,能把脸和身体转向或偏向各个方向,但他们的眼前始终是东方。天使的转动与世人的转动不同,确实是来自不同的源头。它们确实看起来相似,其实并不相同,源头是主导爱。对天使和灵人来说,一切定向都从这主导爱而来。正如前文所述,他们的内在实际上转向他们的共同中心,也就是在天堂显为太阳的主。因为他们的爱总是在他们的内在之前,而脸是出于内在而存在的,是它们的外在形式,因此,在他们脸的前面始终是他们的主导爱,也就是显为太阳的主,因为那爱来自于祂。{注1}另外,主自己在祂的爱中与天使同在,因此是主使得他们无论转向何方都注视祂。这些事现在无法进一步解释,但在下文中,尤其是在论及代表和表象、以及天堂里的时间和空间的章节,将会更清楚地阐述。{注2} 藉由大量的经验,我被允许得以知道并且也领悟到,主始终在天使的面前。因为,每当我与天使在一起时,我都会注意到主出现在我面前,不是实际地看见了,而是在光中领悟到了。天使也经常证实这一点。因为主始终在天使的面前,所以世人也说,要将上帝置于眼前和面前,注视祂;还说那些信祂爱祂的人能看见祂。这些说法源于灵界,因为人类的许多言语都来自灵界,尽管人们不知道。 {注1}:在灵界,所有人都始终朝向自己的爱。那里的方位始于脸,并由脸决定(10130,10189,10420,10702)。人的脸是按照内在事物的对应关系形成的(4791-4805,5695)。因此,内在从脸上散发出来(3527,4066,4796)。在天使那里,脸与其内在构成一体(4796,4797,4799,5695,8250)。关于内在流入脸部及其诸肌肉中(3631,4800)。 {注2}:【英113】关于代表和表象的论述,参见第170-176节;关于天堂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论述,参见第162-169、191-199节。 144、这种向主的转向是天堂的奇事之一。纵然有许多天使聚集在同一个地方,每个人的脸和身体可能朝不同的方向,但他们都看见主在自己的前面,右边是南方,左边是北方,后面是西方。同样神奇的是,尽管所有天使的视线都朝向东方,但他们也能朝其它三个方向观看,不过,他们朝这些方向的视线出自他们的内在视觉,也就是他们思维的视觉。在天堂,还有一件奇事,就是不允许有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背向、注视此人的后脑勺,因为这会干扰从主而来的良善与真理的流注。 145、天使以一种方式看主,而主以另一种方式看天使。天使通过眼睛看见主,而主则通过天使的前额看天使,因为前额对应着爱,主通过爱流入他们的意志,并通过与眼睛相对应的理智使自己被看见。{注1} {注1}:前额对应着天堂之爱,故在圣经中,“前额”表示这爱(9936)。眼睛对应于理智,因为理智是内在的视觉(2701,4410,4526,9051,10569)。因此,在圣经中,“举目”和“看见”表示理解、领悟和看到(2789,2829,3198,3202,4083,4086,4339,5684)。 146、主的属天国度里的方位,其区域与主的属灵国度的方位不同。在属天国度,主向天使显现为太阳,而在属灵国度,主向天使显现为月亮,主显现之处就是东方。那里的太阳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三十度,{注1}因此,其他各个方向也是如此。关于天堂被分为两个国度,即为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可参见上文第20至28节。主在属天的国度显现为太阳,在属灵国度显现为月亮,可参见第118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天堂的方位因此而变得模糊不清,因为属灵的天使不能上升到属天天使那里,属天天使也不能下降到属灵天使当那里。参见前文第35节。 {注1}:【英114】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属天天使看显为太阳的主与属天使看显为月亮的主,在空中有30度的夹角。因此,属天国度与属灵国度的东方指向在罗盘上相差30度,如果放在同一张图上,两个国度的方位体系彼此相差一个圆周的十二分之一,大致相同但又不完全一样。然而,这不会引起混淆,因为两个国度彼此分开,没有天使同时生活在两套方位体系中。 147、由此可见,主在天堂中的同在是怎样的,即祂无处不在,在每个人的良善与真理中,这良善与真理都出自祂。因此,祂在属于祂的一切里与天使同在,如前文所述(第12节)。对主同在的觉知在天使们的内在,由此他们的眼睛得以看见主在他们之外,因为视觉与领悟是相通的。这样就可以明白“主在他们里面,他们也在主里面”是什么意思。正如主所说的: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15:4)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约翰福音6:56) “主的肉”表示神性良善,“主的血”表示神性真理。{注1} {注1}:在圣经中,“主的肉”表示主的神性之人,以及主之爱的神性良善(3813,7850,9127,10283)。“主的血”表示神性真理和信仰的神圣(4735,4978,6978,7317,7326,7846,7850,7877,9127,9393,10026,10033,10152,10210)。 148、在天堂,所有人都照着方位住在不同的区域。那些处在爱之良善中的人住在东西方向,其中,那些对爱之良善清晰领悟的人在东方,而那些认识较为模糊的人在西方;那些处在出于爱之良善的智慧之中的人住在南北方向,其中,那些在清晰的智慧之光中的人在南方,而那些在模糊的智慧之光中的人在北方。在主的属灵国度和属天国度中,天使都按同样的秩序居住,不同的只是在爱之良善与出于良善的真理之光方面的差异。在属天的国度中爱是对主的爱,由此而来的真理之光是智慧;在属灵的国度,爱是对邻舍的爱,被称为仁义,由此而来的真理之光是聪明,也就是所谓的信仰(参看第23节)。方向在这两个国度也不同,相差30度,如刚才所述(第146节)。 149、天堂的每个群体中,天使以同样的秩序居住:东方居住着爱和仁义程度更高的人,程度较低的人则居住在西方;南方居住着智慧与聪明之光更明亮的人,光较暗的人则居住在北方。他们如此分别居住,是因为每一个群体都代表天堂,而且也是较小形式的天堂(参51-58节)。在聚会中也是如此。他们被引导进入这种秩序是因为天堂的形式,这样,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主也安排每个群体里有各种类型的成员,目的是让天堂在各处的形式都与自身相似。然而,整个天堂的秩序安排与各个群体的秩序安排仍有所不同,就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样。因为在东方的群体优于在西方的群体,在南方的群体优于在北方的群体。 150、因此,天堂中的方位具有特殊的含义,与居住在那里的人有关:东方表示清晰地领悟爱及其良善,西方则表示模糊地领悟爱及其良善;南方表示处在聪明与智慧的明亮之光中,而北方则表示处在聪明与智慧的昏暗之光中。由于天堂中的方位象征着属灵的状态,所以在圣经的内义或灵义中,方位也象征类似的事物,{注1}因为圣经的内义或灵义与天堂里的事物完全一致。 {注1}:在圣经中,“东方”表示清晰领悟的爱(1250,3708);“西方”表示模糊领悟的爱(3708,9653)。“南方”表示光明的状态,也就是智慧和聪明的状态(1458,3708,5672节);“北方”表示其昏暗的状态(3708)。 151、对那些在地狱中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那里的人不是朝向显为太阳或月亮的主,而背离主,朝向处在世上太阳位置的昏暗之物,或者朝向处在地上月亮位置的黑暗之物。其中,那些朝向世上太阳所在之处黑暗之物的人,被称为“魔鬼”;那些朝向地上月亮所在之处黑暗之物的人,被称为“恶灵”。{注1}前面(第122节)已作说明,世上的太阳和地上的月亮在灵界是不可见的,取代这太阳的是与天堂的太阳相对的某种昏暗之物;取代这月亮的是与天堂的月亮相对的某种黑暗之物。因此,他们的方位与天堂的方位正好相反:他们东方在那昏暗和黑暗之处,西方就是天堂的太阳所在之处,南方在右边,北方在左边。无论他们的身体如何转动,这些方位都保持不变。这是因为他们内在的一切倾向,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定位,都朝向并固着于那个方向。前面(第143节)已经说明,在来世,所有人内在的倾向和随后的实际定位都与他们的爱欲一致。在地狱中,人的爱就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世上的太阳和地上的月亮就表示这些爱(参看第122节),这些爱与对主和邻舍爱相反,{注2}因此他们背离主、朝向那些黑暗之处。地狱中的人也是按照他们的方位居住:那些陷入由自我之爱而来的邪恶中的人住在东方到西方之间;那些陷入邪恶之伪谬中的人住在南方到北方之间。对此,我们将在讲述地狱的章节再详细说明。{注3} {注1}:被称为魔鬼和恶灵的人都是谁,是何本性(947,5035,5977,8593,8622,8625)。【中】此处“恶灵”也可以译为“灵人”。但在瑞登堡的著作中,“灵人”更多的是指在中间灵界(在天堂与地狱中间)的人的灵魂,如果将地狱里的灵魂说成“灵人”,容易混淆,故译为“恶灵”。通常习惯上也说“天堂里的人”(天使),“中间灵界的人”(灵人)和“地狱里的人”(魔鬼、撒旦或恶灵)。 {注2}:那些沉溺在对自我和世界之爱中的人背离主(10130,10189,10420,10702)。爱主和爱邻舍造就了天堂,爱自己和爱世界则造就了地狱,因为这二者是对立的(2041,3610,4225,4776 6210,7366,7369,7490,8232,8678,10455,10741-10745)。 {注3}:【英115】尤其参见第587节。 152、当某个恶灵来到善灵中间时,方位通常会被扰乱,以至于善灵几乎分辨不出他们的“东方”在哪里。我曾多次亲身经历这种情况,并且也从那些抱怨这种情况的灵那里听闻过同样的事。 153、恶灵有时也似乎朝向天堂的方向,那时他们有对真理的理解和领悟,但没有对良善的情感。因此,一旦他们转回自己的方向时,他们就失去了对真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此时,他们就说先前所听到和领悟到的真理并非真理,而是伪谬。他们甚至想把伪谬当成真理。我被告知这种转向的情况,即对恶人来说,心智的理智部分能被如此转动,但意志的部分却不能。主如此预定,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看到并认识真理,但只有处于良善中的人才能接受真理,因为是良善接受真理,邪恶则绝不接纳。在世人这里也是类似的情况,目的是使人能通过真理得到改善,但人的改善程度仅限于他所具有的良善的程度。因此,世人能以同样的方式转向主,但如果他生活在邪恶中,他就会立刻回头,并在自己心中确认与他所理解和看到的真理相反的邪恶之伪谬。当他从内在自我进行思考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第十七章 天堂中天使状态的变化 154、天使状态的变化是指他们在爱与信方面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在智慧与聪明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生命状态的变化。“状态”是指生命及其相关的事物;由于天使的生命是爱与信仰、以及由此而来的智慧和聪明,所以状态是对这些方面的事物而言的,被称为爱与信仰的状态,以及智慧和聪明的状态。下面描述天使的这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 155、天使在爱的方面并非始终保持相同的状态,因此在智慧方面也不相同,因为他们所有的智慧都是源于爱并且是依照爱而来的。有时,他们处在强烈的爱的状态,有时则处在较为微弱的爱的状态。他们的爱会从最强减到最弱,逐渐降低。当他们处在最强烈的爱的状态时,他们就处在生命的光和热中,也就是处在明亮与喜乐中;当他们处在最微弱的爱的状态时,他们处在阴冷中,也就是处在昏暗和不快乐中。他们从最后的状态又回到最初的状态,如此循环往复,一个状态接着另一个状态,并伴随着多样性。 这些状态的交替变化,就像光明与黑暗、热与冷的状态变化,或者就像世上每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和夜晚那样,经年累月,变化多端。并且它们之间有对应的关系:早晨对应他们处在明亮之爱的状态,中午对应他们处在明亮的智慧状态,傍晚对应他们处在昏暗的智慧状态,夜晚对应没有爱与智慧的状态。不过,应当知道,夜晚并不对应天堂天使的生命状态,而是对应早晨之前的黎明。夜晚所对应的与地狱里的人有关。{注1}出于这种对应,在圣经中,“日”和“年”表示生命的整体状态;“热”和“光”表示爱和智慧;“早晨”表示爱的最初和最强烈的状态;“中午”表示处在光明中的智慧;“傍晚”表示处在阴影中的智慧;“黎明”表示处于早晨之前的昏暗;“夜晚”表示爱与智慧的缺乏。{注2} {注1}:天堂中没有与夜晚相对应的状态,但有与黎明相对应的状态(6110)。“黎明”表示最后与最初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10134)。 {注2}:发生在天堂里、与启示和领悟相关的状态交替,就像世上一天当中的时辰(5672,5962,6110,8426,9213,10605)。在圣经中,“日”与“年”表示总体上的一切状态(23,487,488,493,893,2788,3462,4850,10656)。“早晨”表示新状态的开始,还表示爱的状态(7218,8426,8427,10114,10134)。“傍晚”表示光和爱衰微的状态(10134,10135)。“夜晚”表示没有爱或信的状态(221,709,2353,6000,6110,7870,7947)。 156、随着天使爱与智慧的这些内在状态的改变,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各种外部事物的状态也随之变化,因为那些在他们之外的事物,会根据他们内在的状态而呈现出相应的表象。但这些事物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将在后续关于天堂中的代表与表象的章节中讲述。{注1} {注1}:【英116】参见第170-176节。 157、每位天使都经历并度过这样的状态变化,每个群体也是如此,但由于爱与智慧的差异,每个个体都与其他个体不同。那些位于中央的天使比那些在周围直到边界的天使处在更完美的状态(参见上文43和128节)。但要详述这些差异将会过于冗长,因为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爱与信仰的性质而经历变化。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同一个群体内,有人处在光明和喜乐中,而另有人则处在昏暗和不快乐中;不同群体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属天国度的群体与属灵国度的群体之间情况又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状态变化,大体上就像地球上不同气候带的日常变化一样:在那里,有些人正处在清晨时分,而另一些人却是傍晚;当一些人感受到温暖时,另一些人则在寒冷之中,反之亦然。 158、我从天堂得知,为什么那里会有这样的状态变化。天使说,这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拥有的生命和天堂的喜乐来自主的爱和智慧,如果他们始终处在这种喜乐中,这喜乐就会逐渐变得平淡乏味,如同那些处在一成不变的快乐和愉悦之中的人一样;第二个原因是,天使和世人一样,也有自我,{注1}这自我的本性就是爱自己。天堂里的所有天使都靠主摆脱自我的束缚,在什么程度上靠主摆脱自我,就在什么程度上处在爱和智慧中。反之,他们越不摆脱自我,就越陷入自我之爱中。因为人人都爱自己的自我并被其所引,{注2}所以他们会经历状态的变化或连续转换;第三个原因是,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得以完善。因为这样他们就能逐渐习惯于持守在主的爱中,并摆脱自我之爱。再者,通过喜乐与不喜乐的交替,他们对良善的领悟和体验变得更加细腻。{注3} 天使又补充说,这些状态的变化并不是由主所造成的,因为主如同太阳一样,总是以热和光、也就是以爱与智慧流入。原因在于他们自己,因为他们爱自己的自我,自我本性不断地使他们偏离。这可用世上的太阳来作比喻:一年四季或昼夜冷热与明暗的变化,其原因不在于太阳,因为太阳固定不变,而原因在于地球。 {注1}:【英117】这里的拉丁原文是proprium(“自我”、“自我统一体”,即属于自己的一切,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瑞登堡使用这个形容词作为实体来表示构成我们个人身份、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的一切。【中】本书习惯上译为“自我”,严格地说是“小我”(proprium),因为主的自我(Proprium)才是真正的自我,是“大我”。 {注2}:人的自我就是爱自己(694,731,4317,5660)。必须与自我分开,主才能同在(1023,1044)。当人被主保持在良善之中时,自我实际上也被分离开了(9334-9336,9447,9452-9454,9938)。 {注3}:天使在永恒中不断被完善4803,6648)。在天堂中,没有一个状态与另一个完全相同,因此就有了持续不断的完善(10200)。 159、我曾被指示看见,主如同太阳在天堂中向天使显现时,天使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种状态中分别看到怎样的情况。首先,看见显为太阳的主闪耀着红色的光芒,光辉灿烂到无法描述的程度。我被告知据说,这就是天使在第一种状态时所看到主的样子。后来,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巨大的暗色光环,通过这个暗环使得原本灿烂辉煌的太阳开始变得暗淡。我被告知,当天使处在他们的第二状态时,太阳看上去便是这样。然后,我看见光环逐渐变暗,使得太阳看起来光辉在减弱,逐渐地,直到最后变得如同纯白色。我被告知,当天使处在他们的第三状态时,太阳看起来就是这样的。在此之后,就看见这白光向左朝着天堂的月亮移动,将自己加添到月光中,以至于月亮异乎寻常的明亮。我被告知,这是属天国度天使的第四状态,也是属灵国度天使的第一状态。这样的状态变化在这两个国度中交替进行。但这并不是在整个国度中同时进行,而是一个群体接一个群体进行地。并且这些变化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或迟或早地发生。 天使还说,太阳本身既不改变也不移动,而是根据他们状态的持续发展而如此呈现,因为主照着各人的状态向各人显现:当人处在强烈的爱中时,祂显得红光闪耀;随着人的爱减弱,就显得不那么赤红,直到最后当人的爱消退时,祂显得苍白。黑暗的光环表示天使的状态,这光环使得太阳在火焰和光芒方面呈现那些变化。 160、当天使处在最后一种状态、也就是陷入自我时,他们开始感到忧郁。我曾与处在这种状态中的天使交谈,目睹了他们的忧郁,{注1}但他们说,他们仍怀有希望,相信很快就会回到先前的状态,这样就仿佛再次进入天堂,因为对他们来说,天堂就是摆脱自我。 {注1}:【英118】原文为maestitia ,可以译为“沮丧”、“忧郁”、“ 忧伤”等。 161、地狱中也有状态的变化,等到后面谈论地狱时再作说明。{注1} {注1}:【英119】虽然下文未对地狱中状态的变化作明确的详述,但显然隐含在下文第562、574和594节中。 第十八章、天堂里的时间 162、尽管天堂中的一切都像世上一样有次序地发生和发展,但天使对时间和空间却没有任何概念和想法,是彻底地没有,以至于他们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时间和空间。这里先谈谈天堂中的时间,至于空间,将在以后的相关章节再讨论。{注1} {注1}:【英120】参见第191-199节。 163、天使不知道什么是时间,尽管他们那里的一切都像在世上一样依次地进行,而且如此完全相似,以至于没有任何差别。原因在于天堂里没有年日,只有状态的变化。有年日的地方,就有时间。有状态变化的地方,就只是状态。 164、世上之所以有时间,是因为世上的太阳看似从一个位置连续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形成被称为四季的年度时间,而且还围绕地球运转,形成被称为昼夜的日间时间,这两种时间都按固定的周期更替。在天堂却完全不同,那里的太阳不是通过连续地移动和旋转来产生年和日,而是从表象上产生状态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并不是通过固定的更替来产生的,正如前文所述。因此,天使不可能有任何关于时间的观念,而是以状态的概念取而代之。至于什么是状态,可参见上文第154节。 165、因为天使不像世人有任何来自时间的概念,所以他们也没有任何关于时间、与时间有关的事物的概念。他们甚至完全不知道那些时间所特有的概念,如年、月、周、日、时、今天、明天、昨天等。当天使听到世人说这些词语时(因为主始终将天使与世人相连),他们就用状态以及属于状态的事物来理解。这样,世人的自然概念在天使那里转变成灵性的观念。所以,圣经中时间表示状态,前面所列举的时间所特有的概念则表示与之相对应的灵性事物。{注1} {注1}:圣经中的时间表示状态(2788,2837,3254,3356,4814,4901,4916,7218,8070,10133,10605)。天使的思维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3404),以及原因(1274,1382,3356,4882,4901,6110,7218,7381)。在圣经中,“年” 的含义(487,488,493,893,2906,7828,10209),月的含义(3814),周的含义(2044,3845),日的含义(23,487,488,6110,7680,8426,9213,10132,10605),今天的含义(2838,3998,4304,6165,6984,9939),明天的含义(3998,10497),昨天的含义(6983,7114,7140)。 166、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一切依赖于时间的事物上,如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夜晚四个时段;人生的婴儿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四个年龄段;以及其它要么依赖时间而存在、要么随时间而相继发生的事物。世人出于时间思考这些事物,但天使则出于状态来思考。因此,其中对人来说是出于时间的一切,对天使来说,就变成状态的概念。春天和早晨变成天使第一状态中爱和智慧的概念;夏天和正午变成他们第二状态中爱与智慧的概念;秋天和晚上变成第三状态中爱与智慧的概念;冬天和夜间则变成地狱中状态的概念。因此,这些时间在圣经中表示相似的事物(参见155节)。由此可见,在人的思维中的自然事物,是如何在与人同在的天使那里变成灵性的事物。 167、由于天使没有任何时间的概念,所以他们对永恒的理解与世人不同。天使领悟的“永恒”是无限的状态,而不是无限的时间。{注1}我曾经思考“永恒”,通过时间的概念,我能理理解“到永远”是什么意思,即没有尽头;但不能理解“来自亘古”是什么意思,因而不能理解上帝在创世之前、自亘古以来做了什么。当我为此感到焦虑时,我被提升到天堂的氛围中,因而进入到天使对永恒的领悟中,于是我被启示,对永恒的思考不应该基于时间,而是应该基于状态,这样就能领会“来自亘古”是什么意思。而这的确也发生在我身上了。 {注1}:世人对永恒的概念是与时间相连的,而天使则没有时间的概念(1382,3404,8325)。 168、与世人交谈的天使,从不使用世人的自然概念来说话,因为这些概念都来自于时间、空间、物质以及相应的类比,而是通过灵性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来自于天使内在和外在的状态及其各种变化。然而,当这些灵性的天使概念流入世人时,会立即自发地转变为世人特有的自然概念,这些自然概念与灵性概念完全对应。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天使不知道,人类也不知道。天堂对世人的一切流注也是如此。曾有天使更深入地进入到我的思维中,甚至进入到我的自然思维中,其中包含许多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但因为他们那时什么都不能理解,随即退了出去。他们退出后,我听见他们在交谈,说他们刚才好像处在黑暗之中。 [2]我得以通过经历知道,天使对于时间是怎样的无知。有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他的特质使他能被带入到人的自然概念中。后来,我与他交谈,就像人与人之间那样交谈。起初,他完全不知道我所说的“时间”是什么意思,于是,我不得不详细地告诉他:太阳看起来如何围绕着我们的地球转,形成了年与日,并且,年由此分为四季,也分为月与周;而日则分为二十四小时。这些时节按固定的次序循环往复。听到这些,他感到惊讶,说他不知道这些事物,但他知道什么是“状态”。 [3]在与他交谈时,我还说,世人也知道天堂里没有时间,因为人们说话时就好像知道这一点,他们在说到死去的人时,会说这些人“离开了暂时的事物”,以及“离开了时间”,意思是他们离世了。我还说,有些人知道时间在其本源上就是状态,因为时间完全取决于情感状态:对那些处在愉悦和欢乐中的人来说,时间显得短暂;对那些处在不快乐和忧伤状态的人来说,时间显得漫长;而在希望和期待状态中,时间则多变。因此,学者们探究时间和空间究竟是什么,甚至也有人知道时间是属于自然人的。 169、自然之人可能会认为,如果除去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概念,他就不会有任何思维,因为世人的一切思维都以它们为基础。{注1}但要知道,思维越是从时间、空间和物质中汲取,就越有限制和受限。反之,越是不从这些事物当中汲取,就越是无限和广阔,因为那时心智能被提升,超越肉体和世俗的事物。天使正是由此而有不可思议的智慧,因为它不落入由时间、空间和物质组成的概念中。 {注1}:人若没有时间的概念,就不能思考。天使则不然(3404)。【中】结合前文的内容,笔者以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状态,时间是世人所造的参量,以方便描述状态的变化(运动),本身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而状态变化(运动)的提法也会误导人,以为那是同一事物的一系列的改变(运动),事实上,那只是不断被创造、被产生的不同的存在状态。 第十九章 天堂的代表和表象 170、仅凭自然之光思考的人,无法理解在天堂中存在与世上相似的事物。原因在于,这种人基于自然之光思考并认定天使只是心智,就像是由以太构成的虚无缥缈的灵气,因此不像世人那样有感官,也没有眼睛,既没有眼睛,就没有视觉的对象。然而,天使拥有世人的一切感官,而且更加精致。天使观看时所凭借的光也远比世人所凭借的光明亮。天使是处在最完美形态中的人,享有一切感官(参见73-77节)。天堂中的光远比世上的光明亮(参见126-132节)。 171、天使在天堂中所见的事物,无法用三言两语来描述。这些事物在很大程度上与地上的事物相似,但形式更完美,数量更丰富。这可以从众先知的异象中得到证实。如以西结所看到的新圣殿和新圣地(记载于以西结书40-48章)、但以理所看到的(但以理书7-12章)、约翰所看到的(启示录第1章至最后一章),以及其他先知所看到的,这些都记载在圣经的历史书和先知书中。{注1}当天堂向他们打开时,他们就看到这些事物。当内在视觉,也就是人的灵的视觉被打开时,就说天堂被打开了。因为天堂里的事物无法被人的肉眼看见,只能被他的灵眼看见。当主愿意时,人的灵眼就会被打开,这时,人从肉体感官所在的自然之光中退出来,并被提升到他的灵所在的灵性之光中。我在那灵性之光中看到了天堂中的事物。 {注1}:【英121】瑞登堡所说的“历史书”是指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以及列王纪(上、下);“先知书”是指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另见第1节注释7。 172、尽管在天堂中呈现的事物在很多方面与世上的事物相似,但在本质上却并不相同。天堂中的事物是源于天堂的太阳,世上的事物则源于世上的太阳。源于天堂太阳的事物被称为灵性的,而源于世上太阳的事物被称为自然的。 173、天堂中的事物其存在方式与地上的截然不同。在天堂,一切事物都是根据与天内在的对应关系由主所造。因为天使有内在也有外在,其内在的一切都与爱和信仰有关,因而与意志和理智有关,因为意志和理智是它们的容器,而外在则与内在相对应。关于外在如何对应内在,可参看前文(87-115节)。这可以通过前文所说的天堂的热和光来说明:天使依照其爱的品质而拥有热,依照其智慧的品质而拥有光(128-134节)。同样,这也适用于在天使感官前显现的其他事物。 174、当我被允许与天使共处时,我看到那里的事物完全就像世上的一样,感受是如此的清楚真实,以至于我不知道别的,只觉得自己是在世上,仿佛是在王宫之中。我也像人与人之间那样与他们交谈。 175、因为所有与天使内在对应的事物也代表了这些内在,所以被称为“代表”;又由于它们根据天使的内在状态而变化,所以它们也被称为“表象”。在天堂天使眼前显现、并被他们的感官感知到的事物,是如此地真实而鲜活,就像人在世上所见的一切事物一样,甚至更为清晰分明,更容易被感知。天堂里由此而来的表象被称为“真实的表象”,因为它们确实存在。也有“不真实的表象”,它们虽然显现出来,却并不与内在事物相对应。{注1}这些将在下文再作讨论。{注2} {注1}:所有在天使面前显现的事物都是“代表”(1971,3213-3226,3342,3457,3475,3485,9481,9457,9576,9577)。天堂中充满了代表(1521,1532,1619)。代表在越高的天堂中越美(3475)。那里的代表是“真实的表象”,因为它们来自天堂之光(3485)。神性流注在高层天堂转化为代表,并且从那里流向低层天堂(2179,3213,9457,9481,9576,9577)。所谓代表,就是那些显现在天使眼前的事物,它们的形式与自然界中的形式相同,因此就像世上的事物(9457)。内在的事物就这样转变为外在的事物(1632,2987-3002)。通过各种例子说明什么是天堂中的代表(1521,1532,1619-1628,1807,1973,1974,1977,1980,1981,2299,2601,2761,2762,3217,3219,3220,3348,3350,5198,9090,10276)。天国中一切显现的事物,都是依照对应关系而成的,因此被称为代表(3213-3226,3342,3475,3485,9481,9457,9576,9577)。对应的一切事物也代表并同样表示它们所对应的事物(2896,2987,2989-2991,3002,3225)。 {注2}:【英122】虽然后面提及许多事物“出现”的方式,但对该主题最明确地进一步描述是在第479:5节。 176、那些按照对应关系向天使显现的事物是什么样的,我想在此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聪慧的天使眼前,会显现充满各种花卉树木的花园与乐园,树木的布局排列极为优美,交织盘绕形成拱形入口和环绕的步道,一切都美不胜收,难以言喻。聪慧的天使漫步其中,采撷花朵,编织花环,用来装饰孩童。此外,那里还有世上从未见过的、也不可能存在的各种花卉树木,树上还结有果实,对应于这些聪慧天使的爱之良善。他们之所以能看见这样的事物,是因为花园与乐园,以及果树和花朵都与聪明和智慧相对应。{注1} 世上也有人知道天堂中有这样的事物,但只限于那些处在良善中、没有让自然之光及其伪谬熄灭自己里面天堂之光的人。因为当他们谈论天堂时,他们确实思想并说,那里有“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的事物。{注2} {注1}:“花园”或“乐园”表示聪明和智慧(100,108,3220)。“伊甸园”和“耶和华的园子”是什么意思(99,100,1588)。在来世看到的花园何等的华丽辉煌(1122,1622,2296,4528,4529)。“树”表示产生智慧和聪明的领悟和认知(103,2163,2682,2722,2972,7692)。“果实”表示爱之良善和仁之良善(3146,7690,9337)。 {注2}:【英123】结尾的这句源自以赛亚书64:4节,在哥林多前书2:9节中被引用。 第二十章 天使所穿的衣服 177、因为天使是人,他们彼此之间的生活就像世人彼此之间的生活一样,所以他们也有衣服、住所以及许多类似的东西,所不同的是,他们的一切都更加完美,因为他们处在更完美的状态。由于天使的智慧远远超过世人的智慧,达到难以言表的程度,所以天使感知和看到的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为他们感知和看到的一切都与他们的智慧相对应(参见173节)。 178、天使所穿的衣服,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也是对应,既对应,就真实存在(参看175节)。他们的衣服对应着他们的聪明智慧,因此,在天堂,所有天使的衣着都与他们的聪明智慧一致。一些天使比其他人更聪慧(参看43、128节),衣着也更加华美。最聪慧的天使,衣服像火焰一样闪耀,有些天使的衣服光辉灿烂,对于较不聪慧的天使,衣服洁白闪亮,没有光辉,而更少聪慧的天使,衣服是杂色。不过,最高层天堂的天使是赤裸的。 179、天使的衣服他们的聪明智慧相对应,所以也与真理相对应,因为一切的聪明智慧都来自于神性真理。因此,无论说天使是依照聪明智慧穿衣服,还是说依照神性真理穿衣服,都是一样的。至于有些天使的衣服如火焰般闪耀,有些天使的衣服与白光明亮,这是因为火焰对应良善,光对应出自良善的真理。{注1}有些天使的衣服是纯白且无光泽,有些天使的衣服是杂色的,是因为在聪明智稍逊的天使那里,神性良善与真理较少闪耀,而且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接受。{注2}亮白和白色对应真理,{注3}颜色对应真理的多种多样。{注4}最高层天堂的天使是赤裸的,因为他们处在纯真无邪之中,纯真对应赤裸。{注5} {注1}:依对应,“衣服”在圣经中表示真理(1073,2576,5319,5954,9212,9216,9952,10536)。真理包覆良善(5248)。“遮盖”表示理智,因为理智是真理的容器(6378)。“洁白的细亚麻”表示来自神性的真理(5319,9469)。“火焰”表示灵性的良善,由此而来的光表示出自这良善的真理(3222,6832)。 {注2}:天使和灵人的衣着显现与他们的真理、也就是与他们的聪明智慧相一致(165,5248,5954,9212,9216,9814,9952,10536)。天使的衣服有的发光,有的不发光(5248)。 {注3}:在圣经中,“亮白”和“白色”表示真理,因为它们出自天堂之光(3301,3993,4007)。 {注4}:天堂的颜色是那里光的各种变化(1042,1043,1053,1624,3993,4530,4742,4922)。“颜色”表示理智和智慧的各种状态(4530,4677,4922,9466)。乌陵和土明上的“宝石”按其颜色表示天堂中源自良善的一切真理(9865,9868,9905)。颜色中偏红的部分表示良善,偏白的部分表示真理(9466)。 {注5}:在最高层天堂,所有天使都纯真无邪,因而显为赤裸(154,165,297,2736,3887,8375,9960)。纯真在天堂现为赤身(165,8375,9960)。对纯真与贞洁之人来说,赤身并不羞耻,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引起丑恶联想的东西(165,213,8375)。 180、因为天使在天堂穿着衣服,所以当他们在世上显现时也穿着衣服,就像向先知显现的那些天使,以及在主的坟墓旁显现的那些天使,他们的相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发光(马太福音28:3;马可福音16:5;路加福音24:4;约翰福音20:12);以及那些在天堂被约翰看见的天使,他们的衣服是洁白的细麻衣(启示录4:4,19:14);由于聪明智慧出自神性真理,所以当主改变形像时,祂的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马可福音9:3;路加福音9:29);由于光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参看129节),因此在圣经中,“衣服”表示真理和源自真理的聪明智慧,如启示录中说: 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启示录3:4-5) 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启示录16:15) 关于耶路撒冷,它代表在真理中的教会,{注1}在以赛亚书中说: 锡安哪,兴起!兴起!披上你的能力,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以赛亚书52:1)。 在以西结书中说: 耶路撒冷啊,我用细麻布给你束腰,用丝绸为衣披在你身上。你穿的是细麻衣和丝绸。(以西结书16:10、13)。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处经文。但论到不在真理中的人,经上就说他没有穿婚宴的礼服,如马太福音中说: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马太福音22:11-13) 婚宴的房屋可以理解为天堂和教会,因为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与他们结合,因此在圣经中,主被称为“新郎”或“丈夫”,天堂和教会被称为“新妇”或“妻子”。 {注1}:“耶路撒冷”表示拥有纯正教义的教会(402,3654,9166)。 181、天使的衣服确实就是衣服,并非只是看起来像衣服。这可以从下事实来证实:天使不仅能看见这些衣服,还能触摸感觉到它们;并且他们有多件衣服,或穿上或脱下,把不穿的衣服保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穿上。我上千次看到他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我问他们衣服从何而来,他们说是从主而来,是被赐给他们的。他们有时在不知不觉中就穿上了这些衣服。他们还说,他们的衣服会发生变化:在他们的第一和第二状态,他们的衣服是闪亮和洁白的;在第三和第四状态,则稍微暗淡一些。这也是由于对应,因为他们状态的变化是在聪明和智慧上的变化(参见154至161节)。 182、在灵界,每个人的衣服都是按照他的聪明智慧而定的,也就是按照作为聪明智慧之源头的真理而定的。由于地狱里的人没有真理,他们看似穿着衣服,但衣衫褴褛、污秽肮脏,与各人的疯狂相一致。他们不可能穿上别的衣服,只是主允许他们穿上衣服,免得他们赤身露体。 第二十一章 天使的住所 183、由于在天堂中有许多群体,而且天使像世人一样生活,所以他们也有住所,这些住所因各人生命的状态而有所不同:处在更尊贵的灵性状态中的天使,住所宏伟华丽;处在较一般灵性状态的天使,住所则不太宏伟华丽。我曾多次与天使谈论天堂中的住所,并说,如今几乎没有人相信天使有居处和住所,有些人是因为看不到那些;有些人是因为不知道天使也是人;有些人则以为天使的天堂就是他们眼睛所看到的周围的天空,看似空空如也,认为天使是虚无缥缈的以太形体,便断定天使住在以太中。此外,他们不能理解在灵界存在着与自然世界相似的事物,因为他们对灵性的事物一无所知。 [2]天使说,他们知道如今在世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无知,令他们惊讶的是,这种无知在教会中尤其普遍,在有知识的人当中比在所谓“简单”的人当中更普遍。天使还说,人们本可以从圣经中知道天使是人,因为那些被看见的天使都是以人的形像出现的,主也是如此,因祂取了全部的人性。既然天使是人,那么应该知道,他们有房屋和住所,而不是像某些人想的那样(天使称这种无知之见为疯狂)在空中飘荡,或者像风一样存在。{注1}尽管风被称作灵。在思考天使和灵人时,只要能暂时跳出先入为主的成见,别一开始就质疑审视并追问是否是真的,人们也能明白这一点。因为人们普遍地认为:天使是以人的形象存在,他们有住所,被称为天堂的住所,比世上的住所要壮丽得多。但这一来自天堂流注的普遍观念,一旦被置于直接观察和审思之下、去质疑是否如此时,就立即消失了。这种表况尤其发生在有学问的人身上,他们用自我的聪明封闭了自己与天堂和天堂之光的通道。{注2} [3]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关于人死后生命的信仰上。当一个人谈论这话题时,如果他不同时去想关于灵魂的学问或关身体复活的学说,他就会相信人死后将继续活着,若是好人,就会在天使当中,到时还会看到壮丽的景象并感受到喜乐。然而,一旦他关注到灵魂的假说或复活的教义,并且开始思考灵魂是否真的如此这般时,他先前的观念就会消散。 {注1}:【英125】这里强调的是在物质的空气中无形体的飞行或漂浮(比较第264节)。在其他地方,瑞登堡描绘了天使虽然没有翅膀,但有飞行的能力(《婚姻之爱》2:1;《正信的基督教》134:5;比较启示录8:13,14:6)。 {注2}:【英126】瑞登堡经常告诫人们不要用学习和自我生成的智力能来判定命题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他经常提出可以识别命题真实性的理性标准。他对学习的警告和对使用理性的鼓励都源于他的基本信念,即所有罪的起源(正如创世记3:1-13中亚当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所象征的那样)是由人“不相信主或圣经,而是相信自己”构成的(231)。也就是说,他坚持认为,如果人们相信主或圣经,他们的推理是由主引导的,以识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真实的;但如果他们只相信自己,他们的推理就会使他们陷入自私或世俗的错误。另见上文第3节关于“流入”的注释。 184、不过,最好还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每当我与天使面对面交谈时,那么多次都是在他们的住所与他们在一起。他们的住所完全像世上的房屋,但有更美丽的厅堂、房间和卧室,还有庭院,周围有花园、花圃和草地。在天使聚居的地方,他们的住所彼此相邻,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列成城市的形式,有街道、道路和广场,完全像我们世上的城市。我也曾被允许漫步其中,四处观看,并时常进入房屋。这都是在我完全清醒时发生的,那时我的内在视觉被开启。{注1} {注1}:天使有城市、宫殿和房屋(940-942,1116,1626-1631,4622)。 185、我见过天堂的宫殿,它们是如此的金碧辉煌,以至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宫殿的顶部闪闪发光,仿佛由纯金打造,底部则宛如由珍贵宝石构成的,一座比一座更加辉煌。内部装饰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以至于无论是言语还是知识都不足以描述它们。朝南的一侧有花园,那里的一切同样闪烁着光芒。在某些地方,叶子仿佛是银子做的,果实仿佛是金子做的;花圃中的花朵色彩缤纷,宛如彩虹延伸到边界。极目远眺,视线终结之处是更多的宫殿。天堂的建筑如此之美,以至于你会说那里的艺术就是艺术本身。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艺术本源于天堂。天使说,这些和其它无数更完美的事物都被主呈现在他们眼前。然而,这些事物更多地愉悦他们的心智而不是眼目,因为他们在每一件事物中看到对应,并通过对应看见神性的事物。 186、关于这些对应,我也得知,不仅宫殿和房屋,就连里里外外的一切事物,都对应天使内在从主而来的事物。一般来说,房屋本身对应他们的良善,里面的各种事物对应构成良善的各种事物;{注1}房屋外的事物对应出自良善的真理,还对应于他们的领悟和认知。{注2}因为这些对应于他们从主领受的良善和真理,故也对应于他们的爱,以及由此而来的智慧和聪明,因为爱属于良善,智慧属于良善并同时属于真理,聪明属于源自良善的真理。这些内在事物就是天使在观看那些外在事物时所领悟的,因而,那些外在事物更多地愉悦并感动他们的心智,而不仅仅是他们的眼睛。 {注1}:“房屋”及所包含的物件表示人里面属于其心智的事物,也就是表示他的内在特质(710,2233,2331,2559,3128,3538,4973,5023,6639,6690,7353,7848,7910,7929,9150);所以特别对应良善与真理(2233,2331,2559,4982,7848,7929)。“内室”和“卧室”表示更内在的事物(3900,5694,7353)。“屋顶”表示至内在的事物(3652,10184)。“木屋”表示属于良善的事物,“石房”表示属于真理的事物(3720)。 {注2}:“园子”与““乐园”表示聪明与智慧(100,108,3220)。“伊甸园”和“耶和华的园子”的含义(99,100,1588)。在来世,乐园式的景象是如何宏伟壮丽(1122,1622,2296,4528,4529)。“树木”表示领悟觉和认知,由此产生智慧和聪明(103,2163,2682,2722,2972,7692)。“果实”表示仁爱和仁义的良善(3146,7690,9337)。 187、由此可见,为什么主称自己为耶路撒冷的圣殿(约翰福音2:19、21),{注1}以及为什么新耶路撒冷被看见是由纯金造的,其门是用珍珠做的,根基是用宝石砌的(启示录21章)。因为“圣殿”表示主的神性之人;“新耶路撒冷”表示以后要建立的教会,“十二城门”表示引向良善的真理,“根基”表示教会立于其上的真理。{注2} {注1}:“上帝的殿”在至高的意义上表示主的神性之人中的神性良善,而“圣殿”则表示神性真理;在相对意义上表示天堂和教会中的良善与真理(3720)。 {注2}:“耶路撒冷”表示拥有纯正教义的教会(402,3654,9166)。“城门” 表示引入教会的教义,并通过教义引入教会(2943,4477,4478)。“根基”表示真理,天堂、教会和教义立于其上(9643)。 188、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多半居住在较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看似从地面升起的山脉;主的属灵国度的天使居住在不那么高的地方,看起来如同丘陵;而在天堂最低层的天使居住在看似岩石构成的方。这些都是出于对应,因为内在事物与高处的事物相对应,外在的事物与低处的事物相对应。{注1}因此在圣经中,“大山”表示属天的爱,“小山(丘陵)”表示属灵的爱,“岩石”表示信仰。{注2} {注1}:在圣经中,内在事物用高处事物来表达,高处的事物表示内在的事物(2148,3084,4599,5146,8325)。“高”表示内在,同样表示天堂(1735,2148,4210,4599,8153)。 {注2}:在天堂中出现的山、丘陵、岩石、谷、地看上去和世上的完全一样(10608)。住在大山上的天使处在爱之良善中;住在小山(丘陵)上的天使处在仁之良善中;住在岩石上的天使处在信之良善中(10438)。故在圣经中,“山”表示爱之良善(795,4210,6435,8327,8758,10438,10608)。“小山(丘陵)”表示仁之良善(6435,10438)。“岩石或磐石”表示信之良善和真理(8581,10580)。构成岩石或磐石的“石头”同样表示信之真理(114,643,1298,3720,6426,8609,10376)。“山”表示天堂(8327,8805,9420)。“山顶”表示天堂的至高部分(9422,9434,10608),古人在山上举行神圣的敬拜(796,2722)。 189、也有一些天使不是群居生活,而是分散居住,一家一户。他们住在天堂的中间,是最优秀的天使。 190、天使住的房屋,不像世上的房屋那样被建造的,而是由主按照各人对良善与真理的接受程度而白白地赐予的。它们也照着天使内在状态的变化而稍微有改变(参看154-160节)。天使所拥有的一切,他们都归于主的恩赐;凡他们所需的,都会被赐予。 第二十二章 天堂中的空间 191、虽然天堂中的一切看上去与世上一样,也是显现在位置和空间中,但天使却没有位置和空间的概念或想法。这似乎自相矛盾,我将清楚地说明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很重要。 192、在灵界的一切移动都是通过内在状态的改变而实现的,因此这些移动无非就是状态的改变。{注1}以这种方式,我曾被主引领到天堂和宇宙中不同的星球:{注2}是我的灵在移动,而我的身体仍留在原处。{注3}天使都是这样称动的,因此,对他们来说没有距离,因为没有距离,所以也就没有空间,取而代之的是状态及其变化。 {注1}:在圣经中,“地点”和“空间”表示状态(2625,2837,3356,3387,7381,10580节);从经历中得知(1274,1277,1376-1381,4321,4882,10146,10580)。“距离”表示生命状态的差异(9104,9967)。在灵界,“运动”和“地点的变化”是生命状态的变化,因为它们来源于这些状态(1273-1275,1377,3356,9440)。这同样适用于前进(移动)(9440,10734节);通过经历来说明(1273-1277,5605)。因此,在圣经中,“出发”表示“活(着)”,并且也表示生命的进程,同样“寄居/旅居”也是如此(3335,4554,4585,4882,5493,5605,5996,8345,8397,8417,8420,8557)。与主同行,就是与祂同活(10567)。 {注2}:【英127】尤其参见瑞登堡1758年的著作《其它星球》(Other Planets)。 {注3}:人的灵能通过状态的变化被引领到远方,而身体仍留在原地。从经历中得知(9440,9967,10734)。“在灵里被带到另一处”是什么意思(1884)。 193、行进或移动就是这样形成的,很显然,接近就是内在状态的相似,远离就是内在状态的相异。因此,那些处在相似状态的人彼此靠近,处在不同状态的人彼此远离。天堂中的空间还过是与内在状态相对应的外在状态。同样的原因,各个天堂彼此有别,天堂中的群体和群体里的个体也是如此。因此,地狱完全与天堂分离,因为它们处在相反的状态。 194、出于同样的原因,在灵界,若有人强烈地渴望与另一人同在,就能立即出现在那人面前。这是因为他在思维中看到那人,使自己处在那人的状态;反之,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厌恶另一个人,就会在多大程度上远离对方,因为所有的厌恶都来自情感的对立和思想的分歧,所以在灵界,人们同处一地时,只要他们意见一致就能彼此看见,但一旦产生分岐就会分散消失。 195、当有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时,无论是在自己的城市中,还是在庭院、花园,琮是前往自己群体之外的地方,如果他急于到达,就会很快到达,如果不渴望就会较慢到达,路程本身会根据渴望的程度而延长或缩短,尽管是同一条路。这种情况我经常看到,并感到惊奇。由此再次显明,对天使来说,距离以及空间完全取决于内在状态。{注1}因此,尽管那里有空间,与我们世上一样,但空间的概念或观念无法进入他们的思维。 {注1}:地点和空间是根据天使和灵的内在状态而呈现出来的(5605,9440,10146)。 196、这可以通过人的思维来说明,因为思维中没有空间。凡是人专注思考的事物,就会呈现在他面前,如同在眼前一般。凡是加以反思的人也都知道,除非借着地上那些同时可见的中介物,或借着对它们确实相隔的认识而得知距离有多远,否则世人的视觉中也没有空间。这是因为它是连续体,在连续体中,如果不依靠那些不连续的,就不会显出远近。在天使那里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的视觉与思维合一,思维又与情感合一,因此亲近与疏远显现出来,并且会随他们内在状态的不同而变化,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 197、由此可知,在圣经中,地点和空间以及一切从空间引申出来的事物,都表示状态。比如通过距离、远近、道路、旅程、迁移、里程、斯塔德{注1}、平原、田地、花园、城市、街道、运动、各种量度,长、宽、高、深,以及无数其它事物。因为人的源自世界的思维之中的大多数事物都有空间和时间的成分。我在此仅仅提一下长、宽、高在圣经中的含义。 [2]在世上,所谓的长和宽都是指空间的长和宽,高也是如此。但在天堂,不从空间来思考,“长”被理解为是良善的状态,“宽”是真理的状态,“高”表示根据不同层级来区分它们(参看38节)。这三个维度之所以被这样理解,是因为在天堂,“长”是从东到西,那里住着在爱之良善中的人;而“宽”是从南到北,那里住着在源自良善之真理中的人(参看148节);而天堂中的“高”适用于这二者按照等级的区分。因此,圣经中的长、宽、高表示这些事物,如以西结书中(从40到48章),通过长、宽、高的尺寸描述了新圣殿和新地,包括庭院、房间、大门、门扉、窗户、四围属地,这些都象征着新教会,以及其中的良善与真理,否则所有这些度量又有什么意义呢?同样,在启示录中用这些话描述新耶路撒冷: "那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一万二千斯塔得,长、宽、高都是相等的。"(启示录21:16) 因为“新耶路撒冷”在此表示新教会,所以这些尺寸表示属于教会的事物:“长”表示爱的良善,“宽”表示源于这良善的真理,“高”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等级,“一万二千斯塔德”表示整体上的一切良善与真理。要不然,怎会说高与长和宽一样都是一万二千斯塔德呢?在圣经中,“宽”表示真理,这从诗篇中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啊,你未曾把我交在仇敌手里,你使我的脚站在宽阔之处。(诗篇31:8)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祂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诗篇118:5) 此外还有其它经文(如以赛亚书8:8;哈巴谷书1:6)。在其它地方也是如此。 {注1}:【英129】“斯塔德”(stadia)是古希腊的距离单位,约等于185米。下文的“一万二千斯塔德”约为 2220公里。 198、由此可见,尽管天堂也有像世上一样的空间,但那里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空间来估量,而是按照状态。因此,那里的空间不能像世上的空间那样被测量,只能出于并照着天使的内在状态而被看见。{注1} {注1}:在圣经中,“长”表示良善(1613,9487节),“宽”表示真理(1613,3433,3434,4482,9487,10179节),“高”表示良善和真理的程度(9489,9773,10181)。 199、最根本的首要原因是,主照各人的爱与信仰与其同在,{注1}而一切都照主的同在而或近或远的显现,由此决定了天堂里的一切。天使也由此获得了智慧,因为他们因此而拥有思想的扩展,并且因此而能用言语与天堂中每个人自由沟通。总之,正是由于主的同在,他们得以作灵性地思考,而不像世人那样作自然地思考。 {注1}:主与天使的结合和同在是依照他们从主所接受的爱与仁而定的(290,681,1954,2658,2886,2888,2889,3001,3741-3743,4318 4319,4524,7211,9128)。 第二十三章 天堂的形式——它决定着那里的联合与交流 200、天堂的形式是怎样的,可以从前面各章的描述中知道一些:如天堂在最大和最小之处都与自身相似(参看72节);每个群体都是较小形式的天堂,每位天使都是最小形式的天堂(参看51-58节);正如整个天堂呈现为一个人,天堂的每个群体都在较小形式上呈现为一个人,每位天使呈现为一个最小形式的人(参看59-77节)。最有智慧的天使住在中央,智慧稍逊的天使住在周围直到边界,每个群体中也都是这样(能看43节);那些处在爱之良善中的天使从东到西居住,而处在源自良善之真理的天使则由南到北居住,每个群体都是这样(参看148-149节)。这一切都依照天堂的形式,故由此可以在整体上断定天堂的形式是怎样的。{注1} {注1}:整个天堂,就全部的天使群体而言,主照着祂的神性秩序排列它们,因为正是与天使同在的主之神性造就了天堂(3038,7211,9128,9338,10125,10151,10157)。关于天堂的形式(4040-4043,6607,9877)。 201、知道天堂的形式很重要,因为所有人都依照那形式联合在一起,而且所有的交流也依照那形式进行,并且,一切交流又带来思想与情感的延伸,因此,天堂的形式决定了天使全部的聪明与智慧。由此可见,天使在何等程度上在天堂的形式中,或者说在何等程度上成为天堂的形式,他就在何等程度上是有智慧的。说“在天堂的形式”中,或者说“在天堂的秩序”中,意思都一样,因为任何事物的形式都出自秩序并遵循秩序。{注1} {注1}:天堂的形式是依照神性秩序的形式(4040-4043,6607,9877)。 202、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在天堂的形式中”。人是按照天堂的形象和世界的形象而被造的:他的内在是按照天堂的形像,他的外在是按照世界的形像(参看57节)。无论你说“按照形象”,还是说“按照形式”,都是一样的。由于人用意志的邪恶,以及由此产生的的思想的伪谬,在自己的内在毁坏了天堂的形像,也就是毁坏了天堂的形式,以地狱的形像与形式取而代之,所以他的内在甚至在出生时就被关闭了。这就是人与动物不同,生来就处于完全的无知之中。因此,为了使天堂的形像或形式在人里面被恢复,他必须在那些属于秩序的事物上爱教导,因为,如前文所述,形式是依照秩序而来的。圣经包含神性秩序的所有律法,因为这些律法就是其中的诫命。因此,人在何等程度上知道这些戒命并遵照它们生活,他的内在就在何等程度上被开启,秩序或天堂的形像就其中重新形成。由此可见,“在天堂的形式中”就是照着圣经的戒命生活。{注1} {注1}:神性真理就是秩序的律法(2447,7995)。人越是依照秩序生活,也就越是依照神性真理而活在良善中,他就越是人(4839,6605,6626)。人是所有神性秩序的集合体,从创造开始,神性秩序就在人的形式之中(4219,4220,4222,4223,4523,4524,5114,6013,6057,6605,6626,9706,10156,10472)。人并非生在良善与真理中,而是生在邪恶与伪谬中,是与神性秩序相反,这就是为什么他生来完全无知。因此,他必须重新出生,即重生,也就是通过主的神性真理而重生,以便被引入秩序(1047,2307,2308,3518,3812,8480,8550,10283,10284,10286,10731)。当主重新塑造人,也就是使人重生时,祂会按照秩序安排人的一切,这就是使之进入天堂的形式(5700,6690,9931,10303)。 203、一个人在何等程度上在天堂的形式中,他就在何等程度上在天堂中,确实地,他就在这个程度上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参见57节),因而,他也在这个程度上处在聪明和智慧中。正如前文所述,其理智的一切思想和意志的一切情感照着天堂的形式向从四面八方延伸,并奇妙地与那里的群体交流,而这些群体也反过来与他交流。{注1} [2]有些人以为思维和情感并非真的从向他们四周延伸,而是在他们里面,因为他们看见凡自己所思想的都在自己里面,而不是在外面、在远处。然而,这样是大错特错了。因为,眼睛的视觉延伸至远处的物体,并依照在延伸中所见之物的秩序而受到影响;同样,他的内在视觉,即理智慧,也在灵界有延伸,只是由于上述原因(参见196节)没有被人觉察。区别在于,眼睛的视觉以自然的方式受影响,因为是来自自然界的事物,而理智的视觉以灵性的方式受影响,因为是来自灵性世界的事物,而这些灵界的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有关。世人不知道这些,是因为他不知道任何有一种光在照亮理智,若没有照亮理智的光,人根本无法思考(关于这光,参阅126-132节)。 [3]有一个灵人相信他在自身之内思考,一点也没有延伸到他的外面,从而也没有与他外面的群体的交流。为了让他知道自己错了,他与邻近群体的交流被切断了。结果,他不仅失去思考的能力,而且像死去一样倒下,但仍然挥动双臂,好像刚出生的婴孩。过了一会儿,他的交流被恢复,而且是逐渐恢复。随着交流的恢复,他也回到自己思考的状态。 [4]其他灵人看到这一幕后承认,所有的思维和情感都是依照交流而流入的,并且所有的思维和情感,甚至所有的生命,也是如此,因为人的全部生命就在于能思考并被情感感动,或者换句话说,在于他能理解和意愿。{注2} {注1}:生命的交流(也可以称之为延伸),属于天堂里的每个天使,并照着各人良善的质和量向周围的群体延伸(8794,8797)。思维和情感具有这种延伸(2470,6598-6613)。它们根所主导的情感而被结合或分离(4111)。 {注2}:只有一个生命,无论在天堂还是在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源于此(1954,2021,2536,2658,2886-2889,3001,3484,3742,5847,6467)。这生命唯独来自主(2886-2889,3344,3484,4319,4320,4524,4882,5986,6325,6468-6470,9276,10196)。它以奇妙的方式流入天使、灵人和世人(2886-2889,3337,3338,3484,3742)。主流入,出自祂的神性之爱。这神性之爱的本质是希望属于自己的给予他人(3472,4320)。因此,生命貌似在人里面,而不是流入的(3742,4320)。天使通过与我的交谈,感知并确认了他们的喜乐;而这喜乐来自于认识到,他们的生命并非出于自己,而是出于主(6469)。恶人却不愿被说服生命是流入的(3743)。来自主的生命也流入恶人(2706,3743,4417,10196)。但他们将良善变为邪恶,将真理变为伪谬。因为人怎样,他对生命的接受就怎样。这一点已经被阐明了(4319,4320,4417)。 204、但应当知道,每个人的聪明和智慧会根据与他人的交流而变化,那些聪明和智慧是由纯正的真理和善良所形成的人,他们与相应的天堂形式的群体交流;而那些聪明和智慧不是由纯正的真理和良善、而是由某些相似之物形成的人,他们的交流是破碎的,联系不一致的,因为他们与天堂形式序列中的群体没有联系。而对于那些不在聪明和智慧中的人,因为他们在出自邪恶的伪谬之中,他们的与地狱中群体交流,其程度是基于确认伪谬的程度。还应当知道,那种与群体的交流并不是与那里的人有明显的感知交流,而是与他们所处的品质及由此而来的事物交流。{注1} {注1}:思维会向周围的灵人与天使的群体扩散(6600-6605)。但这并不会搅动和扰乱这些群体的思维(6601,6603)。 205、天堂中的所有人都照着灵性的亲和力集合在一起的,这种亲和力是良善与真理按其自身秩序排列,如此遍及整个天堂,如此存在于每个群体、家庭。因此,处在相似的良善与真理中的天使彼此认识,如同世上的血亲和姻亲一样,完全好像自幼就相识的人。同样地,构成智慧和聪明的良善与真理也是这样结合的,在每位天使那里它们也以类似的方式彼此认识,而且它们怎样彼此相识,就也照样彼此结合。{注1}因此,那些里面的真理与良善照着天堂的形式结合起来的天使,能够看到事物在序列中的后续发展,以及广泛、全方位地了解周围的事物如何相互连贯的;而那些良善与真理没有按照天堂的形式结合的人则不然。 {注1}:良善认识其真理,真理也承认其良善(2429,3101,3102,3161,3179,3180,4358,5704,5835,9637)。因此而有良善与真理的结合(3834,4096,4097,4301,4345,4353,4364,4368,5365,7623-7627,7752-7762,8530,9258,10555)。这一切出自天堂的流注(9079)。 206、每个天堂都有这样的形式,照着形它,天使的思想和情感得以交流和延伸,因而也照着它而有聪明和智慧。但这一层天堂与另一层天堂的交流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与第二层或中间层天堂的交流,以及第二层天堂与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的交流是不同的。不过,各层天堂之间的交流不能称作“交流”,而应称作“流注”。对此,现有必要说明一下。关于有三层天堂,且彼此不同,可参看前面相关章节(29-40节)。 207、不同天堂之间只有流注,没有交流,这从它们彼此之间的位置可以看出来。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在上面,第二层或中间层天堂在其下方,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在更低的位置。每个天堂的群体里都在类似的位置关系中,例如有些群体住在看似大山的高地(参看188节),至内层天堂的群体住在山顶,第二层天堂的群体住在他们的下面,最外层天堂的群体住在更下面。无论是住在高地还是在低地,处处都这样。较高天堂的群体与较低天堂的群体之间除了通过对应关系外没有其他交流(参看100),而通过对应关系的交流就是所谓的“流注”。 208、不同的天堂、或天堂中的不同群体,唯独由主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流注来联结。直接流注从主自己那里,间接流注则按秩序通过高层天堂进入低层天堂。{注1}由于唯独靠主通过流注结合各层天堂,所以最大程度地防止高层天堂的天使俯视低层天堂的群体,并与那里的天使交谈。一旦发生这种事,高层天堂的天使就立刻丧失自己的聪明智慧。原因是:正如天堂分为三层,每位天使的生命也分为三层。对至内层天堂的天使来说,第三层或至内层被打开,第二层和第一层被关闭;对中间层天堂的天使来说,第二层被打开,第一层和第三层被关闭;对最低层天堂的天使来说,第一层被打开,第二层和第三层被关闭。因此,一旦第三层天堂的天使俯视第二层天堂的群体,并与那里的任何人交谈,他的第三层立刻就被关闭,由于他的智慧居于这个层级,因此如果该层被关闭,他就会丧失自己的智慧,因为他在第二或第一层级没有那种智慧。这就是主的话的含义: 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马太福音24:17-18) 当那日,人在房顶上,财物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来。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17:31-32) {注1}:既有来自主的直接流注,也有经由天堂的间接流注(6063,6307,6472,9682,9683)。主的直接流注进入一切事物的最细微之处(6058,6474-6478,8717,8728)。关于主经由天堂的间接流注(4067,6982,6985,6996)。 209、没有从低层天堂向高层天堂的流注,因为这违反秩序,只有从高层天堂向低层天堂的流注。高层天堂天使的智慧远远超过低层天堂天使的智慧,犹如上万比一。这也是低层天堂的天使无法与高层天堂的天使交谈的原因。事实上,当他们举头观看时,也看不见他们,高层天堂看上去就像头顶上的一团云雾。但高层天堂的天使能看见低层天堂的天使,但不允许与他们交谈,除非以损失自己的智慧为代价,如前所述。 210、最高层天堂天使的思维、情感和言语,决不会被中层天堂的天使所感知,因为它们远远地超越了中层天堂中的一切。不过,蒙主悦纳时,它们在低层天堂中显为如同火焰状的东西;而中层天堂天使的思维、情感和言语在低层天堂中又显为某种光亮的东西,有时如同一朵明亮的彩云。通过那云的升起、下降和形状,也能稍微知道中层天堂天使在那里谈论什么。 211、由此可以清楚地知道天堂的形式是怎样的:即在最高层天堂中,其形式最完美的,在中间层天堂也完美但程度稍低,在最低层天堂则更低。而且,一个天堂的形式是通过来自主的流注而依存于另一个天堂的形式。但是,除非知道什么是高度层级,以及这些层级与长度和宽度层级有什么区别,各层级又分别是什么样的,否则就无法理解这种通过流注的交流(参见38节)。 212、具体地来说,天堂的形式是怎样运作和流动的,就连天使也难以参透。可以借着被智者细致地观察和研究的人体各部分的形式,来对此形成某种概念。因为前文已经说明,整个天堂呈现为一个人(参看59-72节),并且人体里面的一切事物都与天堂相对应(参看87-102节)。天堂的形式是何等的错综复杂和难以理解,唯有从神经纤维的整体结构中看出来:神经纤维将人体的每一个部分全都联结在一起,它们是什么样的,在大脑中是如何运作和流动的,甚至连肉眼也无法分辨。无数的纤维在那里彼此交织在一起,看起来就像软绵绵的一团,然而,意志和理智的一切功能都极其分明地按照这些纤维流入到行动之中。又如,从各种神经丛,诸如心脏的、肠系膜的等等,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纤维是如何在体内交织在一起的;还可以从被称为神经节的结点看出众多纤维从身体各部位进入结节点,在那里混合,以不同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去执行功能。这种情况在每个内脏、肢体、器官和肌肉中反复发生。用智慧的眼光观察这些现象,以及那里的诸多奇妙之处的人,一定会惊叹不已。然而,肉眼能看到的只是极少数,看不到还要奇妙得多,因为它们属于更内在的自然之中。 意志和理智的一切在它里面并依照它运作,由此显而易见,该形式对应天堂的形式。因为无论人想要什么,都自发地按照这种形式转化为行为;无论人思想什么,都从神经纤维的起点贯穿到末端,由此产生感觉。由于这就是思维和意志的形式,故也是聪明和智慧的形式。正是该形式对应天堂的形式。由此可知,所有天使的情感和思维都是按照这种形式延伸的,天使拥有聪明和智慧的程度,与他们处在这种形式中的程度相等。从前文(参见78-86节)可以看出,天堂的这种形式来自主的神性之人。之所以讲述这些,是为了让人也知道,天堂的形式如此这般,即使在大体上也永远说不完,因此,即使是天使也无法理解,如前所述。